渭南市人民检察院:“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习近平在厦门》

2020-04-23   华山网

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渭南市人民检察院以网络形式开展读书分享活动,通过阅读分享展现检察干警的精神风貌。第一期分享的书目为《习近平在厦门》,分享者:龚宇。

《习近平在厦门》读后感

——开启人生的“攀岩”模式

在翻开这本书前,对习书记的认知还停留在梁家河,在那个对人质朴友善的农村小伙子身上,在那个努力克服“五关”适应生活的挑战中,在那种带领全体村民大胆尝试努力开拓新生活的执着热情里。而如今翻开《习近平在厦门》,字里行间却是让我汲取了从一个正处在人生道路开端的青年,为人处世、干事创业应有的状态和典范。

1985年6月,刚满32岁的青年习近平从冀中平原农业县河北正定,来到东南沿海特区城市厦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到经济特区工作,是我第一次走上市一级的领导岗位,第一次直接参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开放,是一个非常艰苦、刻苦的学习过程,从中得到了历练。”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练史中,我看到了习书记青年时代的胸怀、格局与担当,更从他的故事中读出了自己当下人生的感悟。

培养求知好学,自我修炼的踏实劲儿

一看到书就“醉”了!这是彭丽媛调侃习书记的话语,描述出了把埋头工作、埋头读书作为工作、生活全部的生动形象。身处领导岗位的习书记,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但认真求知、汲取营养,更是有一种自我修炼的踏实劲儿。主动通过秘书联系厦大知名教书,借阅名著或登门请教。还与一位副市长约定,只要彼此有时间,就利用中午吃饭的一个小时进行交流,不肯放弃每一个自我提升和文化交流的机会。正所谓博学强识,酷爱读书的习书记,不但视野宽阔,还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善于用以古比今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和探讨问题。尤其在厦门特区的发展问题上,习书记从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亲自带课题组到新加坡考察,组织全国第一个关于“出口加工区和自由港”的国际研讨会,为厦门积累相关的国际资料和数据。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厦门“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自由港发展之路的最初探索;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21个课题,为厦门市发展点亮了明灯,指引了方向。

树立做事执著,敢想敢干的冲劲儿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这是习书记搞经济大合唱定下的调子,用他的话说,“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它的行动。”抓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整治筼筜湖水质的难事,关心教育事业发展、帮助以军营村为代表的落后村镇精准脱贫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贴心事,他都做的极为认真,从不敷衍塞责、马虎怠慢,更不喊空口号。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把小事干成大事,干出了一流的业绩。在往往令人头大的述职报告面前,习书记将自己分管的计委、农委、体改委、协作办、民政局、市外办等各项工作如倒豆子一般了如指掌,没有平时扎实的工作和足够的积累,很难做到信手拈来。

甘于奉献,躬身入局的拼劲儿

“我看到厦门农村这一块比较弱,就主动要求分管。”这是习书记在厦门主动请缨分管“三农”工作的原因。本职的分工已经很难了,却要为自己加压“讨”活干,只因为想把困难的事情做好,把薄弱的“三农”环节补上去。为此,他还为自己定下规矩,“心到”、“人到”、“措施到”。在田间地头,在抗旱第一线,习书记及时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面对1986年夏的连旱天,当场拍板,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三十多年未见的百日大旱,因抗旱及时,非但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当年底农民人均收入还逆势增长了20元,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

有人说,习书记的生活距离我们太过于遥远,遥远的不切实际。但从书中一个一个的故事里,从字里行间人们对习书记恳切的评价里,我深刻的认识到,生活的细节方能彰显出人生的高度和胸怀。在时代更迭的今天,永远不能因温水煮青蛙而丧失了青年人应有的活力和拼劲儿。《习近平在厦门》讲述的,不仅是年轻的我们为人处世的模范和榜样,更是工作生活中应该秉持和坚守的使命和担当。

身为检察队伍中一名普通而年轻的书记员,2020年是值得纪念的,这也是我人生的一次角色转变,第一次真正的融入检察事业大军。也许顺风顺水便能顺势而为,享受体制的“红利”。可偏偏是这样一本书,在命运的转折点告诉我,年轻人应有的自我修炼的踏实劲儿、敢想敢干的冲劲儿和甘于奉献,躬身入局的拼劲儿。我想,在这样的时候,我是不是也该走出心里的舒适区,定下一个自己的宏图大志,把自己放进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用一种“自找苦吃”的心态激励自己砥砺前行。

也许当下尚且年轻的我们和这份最基层的岗位,注定不能做点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面对人生新的开始,更不知道对自己严要求,走一条“攀岩”的道路会有多么艰辛。也许苦依然会是苦的,但我相信甜注定会更甜。因为穿石的洞口都会留下曾经为之努力的每一滴水的痕迹。蜗牛爬的很慢,却足以丈量一颗树的高度。

不足以改变现状,却能从改变自己做起。如果每一天都踏实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定能在不断的自我攀登中夯实人生的高度。我相信,只要始终保持热忱的初心和不断攻坚克难的决心,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就一定能收获灿烂的阳光,无愧于青春!

作者简介:

龚宇,女,2012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法学专业,现就职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

励志格言:

信心为灯,实干为路,扼困难于萌芽,抚希望于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