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开展消防演练,全面增强、提升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保障农场安全健康发展。
此次演练模拟救助人员公寓楼突发火情,各楼层负责人按照既定预案,快速有序疏散楼内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同时还就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受伤人员心肺复苏等进行了实操。这次演练从发现火情、报警、撤离等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整个过程行动迅速、处置得当,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消防器材的使用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工作人员王欢欢在采访中说:“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我学会了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具体做法,同时在演练过程当中,大家也相互配合,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如果遇到类似的紧急事件,我们会进行更好的处理。”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工作人员刘培培在采访中说:“使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有充分的自我救护能力,和自救、互救,增强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落实消防安全工作。”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位于华州区东约10公里处,占地717亩,内设5个科室,在岗25人,长期安置受助人员22人。近年来,该农场积极落实对安置人员的各种服务,包括特困供养年审、残疾人两项补贴复审、高领补贴复审等。为了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火墙”,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为农场 “安全运行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办公室副主任燕蓬在采访中说:“通过大家前期的协作和配合,非常圆满的完成这次消防演练任务,演练的过程中大家对火灾的扑救,人员疏散,和简单的医疗抢救都有了掌握,让我们遇见这种突发事件之后有一个应急能力。”
编辑:郑洋
审核:李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