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启幕!陆志鹏书记倾情推介大美南通

2019-11-12   南通新房网

今天上午9:30

2019江海英才创业周

暨中央创新区人才发展大会开幕式

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厅举行

市委书记陆志鹏精彩致辞

倾情推介大美南通——

她南濒长江,奔腾是她的风貌。长江奔腾万里到此,巨龙点睛,豁然开朗,不仅为南通带来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这里,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与上海隔江相望,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组成城市。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南通的产业发展从率先萌芽到全面兴旺,至今已逾百年。近年来,我们以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和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为重点,打造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27亿元,经济总量列全国大中城市第19位、地级市第7位,明年有望跻身“GDP万亿俱乐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正滚滚向前,随着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等战略性工程的推进实施,南通已经站上了长三角经济地理格局重塑的潮头,正在朝着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的目标阔步前进。在高质量发展风口上的这片热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她东临黄海,包容是她的胸怀。南通面朝大海,向海而生。伴随着海落沙涨,一代代先民从八方汇集,孕育了“包容会通”的江海文化。南通始终以海一样的胸怀面向人才,百年前,先贤张謇便提出要有“世界眼光”,目及全球延揽人才,先后邀请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比利时、美国、日本等海外人才来通助力各项事业,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大批来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渡江北上,带来最新理念和技术,助推南通始终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进入新时代,我们高度重视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深入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广聚人才,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全市先后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0名,入选省“双创人才”数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二。当前,南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3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近50%,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这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扎实基础,营造了浓厚氛围。我们相信,广大人才一定能感受到南通海纳百川的胸怀,更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江海大地书写辉煌篇章。

她怀揽河湖,温润是她的气质。一千年前,南通开始筑城凿河,母亲河——濠河以葫芦的形状护佑崇川福地,赋予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温润气质。千年之后,同样是葫芦状的紫琅湖,正在以新的形象、新的方式接续城市文脉。以紫琅湖为地标的南通中央创新区,是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区、重要创新资源合作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是南通未来新的城市核心。这里区位便利、环境优美、配套齐全,中央森林公园景观带纵贯南北,科创、文创、会展、医学四大中心临湖而立,人才公寓、学校、商业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创新创业提供了绝佳环境。在做优硬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双百”政策,构建起“100亿科创基(资)金”和“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为核心的政策支持体系。目前,中央创新区已累计引进各类项目80多个,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已经开工建设,中科院微系统所、技术物理所等“国字号”大院大所,以及京东集团等一批科技领军团队相继签约入驻。上周,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签约落户,书写了一段以创新资源为媒介、推动未名湖与紫琅湖牵手的佳话。正所谓“紫气东来、琅嬛福地、‘湖’纳百川”,中央创新区东阁待贤,期待有更多有识之士来到紫琅湖畔,共处愿景之地、共享创新成果、共创精彩未来。

她坐拥五山,灵秀是她的底色。狼山、军山等五山环列城南,如同五颗翡翠镶嵌在长江之畔,赋予了南通灵秀的底色。这里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持续名列全省第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五山滨江享有“城市会客厅”的美誉,上个月成功举办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这是这一国家级盛会首次在地级市举办。这里内外交通便捷,沪通长江大桥成功合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展加快,兴东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入运营。这里营商环境一流,简政放权创新创业环境评价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被李克强总理点赞。这里和谐安全宜居,基础教育全国知名,公众安全感持续排名全省前列,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人杰地灵的秀美南通,一定会让人才找到“家”的感觉,体会到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并让你为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南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