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志向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在一起后,惟秦始皇可并肩

2019-07-21   历史有妖气

小的时候读《三国》,最看不惯的人物就是刘备,一个大男人家遇到点事情就哭哭啼啼的,还怎么去做大事呢?但是等到年岁渐长以后,反而对于刘备愈发理解也就愈加有敬佩之心,对他的志向,对他身处逆境而艰难求存,并且不改青云之志的坚韧。

​刘备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髀肉复生”,说的是刘备在四十多岁因为兵败而投奔刘表,在上厕所的时候因为看见自己大腿上已经长了肥肉,于是为自己虚度光阴而痛哭不已。这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只有因为对自己有高超的期待,才会因为现实的颓废而悲伤,但我们在研读三国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忽略这一点。

因为刘备在志向远大的同时,也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虽然自称说是皇族之后,但其实小时候以卖草鞋为生,算是名副其实的草根。深深知晓生活的艰难,也很了解出头鸟的命运,于是他将所有的宏图大志都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并不遭人注意。

那么他的志向到底有多大呢?只要我们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在一起读出来后,就不免会为这个小商贩出身,大半辈子都在为生活而东奔西跑,年近半百依然寄人篱下的男人的恢弘之气而惊叹,千百年间惟秦始皇可并肩也!

刘备的第一个儿子叫做刘封,是他的一个养子,因为与关羽之死有关而被赐死;第二个儿子叫做刘禅,也就是著名的阿斗;第三个儿子叫做刘永,这个人因为与刘禅关系不好,混得相当惨淡;第四个儿子叫做刘理,此人早年因病而亡,史书上没有太多记载,这四个儿子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封禅永理”。

所谓“封禅”,就是只有皇帝才能够举行的一种大规模祭祀活动,而且能够就算是皇帝也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够进行这一活动,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基本上是要“帝王贤明,天下盛世,天降祥瑞”三个条件满足其中一项才可以,但如果只满足一项那也不好意思去封禅的,基本上就是需要三个条件都满足,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秦始皇、汉武帝与武则天。

“永理”就是永远治理下去的意思,结合前面的“封禅”,刘备给自己也是给儿子们的希望,就是作为贤明的皇帝永远治理天下,这一份雄心也只有秦始皇的“既寿永昌,受命于天”能够可以相提并论了,其他人就算是想当皇帝也知道“盛衰兴亡乃自然之常理,无亘久不灭之王朝”。有意思的是刘备与秦始皇都是二代而亡,其中冥冥之意,未免令人不胜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