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古墓中出土一个《山海经》中的异兽,国外学者:这不可能

2020-06-20     卫星说娱乐

原标题:匈奴古墓中出土一个《山海经》中的异兽,国外学者:这不可能

陕西一座匈奴王朝的古墓被人发现,不少的出土文物也随之被发掘,其中一件非常怪异的纯金雕像却引起了专家们的格外注意。大家看到:这尊雕像高11.5厘米,长11厘米,采用了立体圆雕技术,纯金打造,兽身雕刻着10几只小鸟。这么一个奇怪的雕像勾起了所有人的浓厚兴趣,“这个雕像的怪兽到底为何物”也成了专家们想要破解的一个疑团。

据史料记载,古墓是西汉初期的,所以专家就给怪兽雕像起了“汉金兽”的名字。在今天的现实生活里,我们是看不到“汉金兽”这样的奇怪动物了,但古人又不可能凭空打造一些来历不明的物品来进行殉葬。所以细心的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终于从典籍《山海经》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这种奇怪的“汉金兽”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蛊雕。

据《山海经》描述,在一座名为鹿吴山的山上,没有花草生长,却到处是金属矿产;山上还有泽更水流到了滂水里面,这个滂水里就生活着这种奇特的动物——蛊雕。这种怪兽的外表像雕,叫声类似婴儿的哭喊声,而且还会吃人。让人比较意外的是,陕西出土的“汉金兽”竟然与《山海经》里的蛊雕惊人相似:两个怪兽的外表与所生活的地理位置非常吻合。

就在我国学者沉浸在破解了“汉金兽”谜团的喜悦之中时,西方考古家却直接表示:“绝不可能。”我国的专家对于西方学者的否认态度也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山海经》这部“上古百科全书”存在不少的争议:其中太多事物过于荒诞,甚至有些神话故事的色彩。连史学家司马迁也对《山海经》存在质疑的看法。因此西方学者的观点也存在几分道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大肆烧毁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古书,但《山海经》的很多貌似荒诞不经的记载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那段时间的空白。更为难得的是,好多典籍存在被后人改动的痕迹,而《山海经》却因不为正史所载而鲜有被人动过的痕迹,所以其中保留的一些远古、上古时的珍贵资料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山海经》里描述了不少的神话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比如精卫、西王母、女娲、黄帝、大禹等;同时也记载了不少的奇特生物;还讲述了很多的传说故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虽然其中的记载看起来有些过于古怪离奇,但也许有一天,学者们可以破解其中的奥秘,向人们展现一个全新的《山海经》也说不定。总有一天,蛊雕的谜团也会得到真正的破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eEf0nIBfGB4SiUwcF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