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17000公里,威慑全球的核导弹,美俄两国如何进行销毁?

2019-11-21   大喵情报局

自然定律的法则表明,“一山不容二虎”,否则必有一争。而当今国际军事领域,美国和俄罗斯就是极为鲜明的例子。

一直以来,美俄两国认真地监视着对方核武库的任何发展,并一丝不苟地保留着相当数量的核弹头。

根据2011年生效的第三阶段裁武条约,到2021年,俄罗斯和美国都不得拥有超过1,550枚核弹头和700枚核武器。 但是从2018年开始,美俄两国之间的“一纸协定”变得岌岌可危。

双方都在不断更新其核武库,这也需要退役过时的武器以保持在规定的限制内。例如,俄罗斯在2018年采用了萨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能够打击17,000公里的目标。就美国而言,至少是暂时起草一项计划,以使其核力量现代化和更新,使其对已经拥有的导弹感到满意。

尽管如此,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深知和平来自不易,并不断朝着铸剑为犁的角度迈进。总得来说,和平依旧是国际的主旋律。

那么,作为影响世界各国神经的“核武器”,其发展备受瞩目,但是其销毁也同样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那么,作为世界军事第一、第二的美俄双方,如何处理导弹并互相监视?

实际上,这是有章法可寻的。专家团队参观了原子弹所在的基地,并允许他们检查自己选择的任何事物。简而言之,从洲际导弹上清除整流罩,到检查内部的核弹头数量,都需要畅行无阻。

美国海军目前有14艘诸如“搭载着三叉戟导弹”的此类潜艇,在START III之前已安装24枚导弹,每枚都有8枚核弹头(每艘潜艇上192枚核弹)。削减进攻性武器条约签署后,美国人手动从导弹上拆除了多个弹头,将总数减少到了三个。

要想验证美国人的确进行了削减,这实际很容易在现场验证。可选择一艘潜艇,然后将一枚导弹从其中移出并送至修理室,在那里,整流罩从导弹的最后阶段撤下(弹头本身被遮盖,以不露出其设计),而检查员计算每枚导弹上核爆炸物的数量即可。

就核轰炸机而言,情况有所不同。有些仍在服役,但改用于非核目标。这包括拆除用于大型重型巡航导弹的所有塔架以及用于核武器的设备。在执行这些外科手术程序之后,飞机从核服务退役到无核(常规)服务。

战斗部直接发送到存储设施,并在那里进行相应处理。没有关于弹头和核弹药的程序;仅拆除导弹级和发射器。

俄罗斯军事专家iktor Litovki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美国每年交换八次有关回收和处置核导弹的进展报告,包括每枚导弹的所在地,回收站的确切位置以及清除的确切日期。而且,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卫星跟踪的。每个步骤都被拍照和录像。此数据足以准确解码它是什么类型的物体,并获得其完整的战术和技术规格。

在处理回收设施时,将导弹切成碎片,并放在工厂前面展示,重要的是向对方展示导弹碎片。

但是对于在导弹拆除之前就将其移除的核弹头来说,情况就更加复杂了。某些弹头和导弹可能以最简单的方式销毁,即在没有核弹头的情况下进行发射。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做到这一点(例如,电子设备或发动机不工作),则在特殊设施中拆除导弹,将其减少为报废品,以使碎片无法用于制造新导弹。同时,内部的起落架将被压缩,切割和熔化。相对而言,这仅仅是操作的最简单部分。

在最后阶段,核武器销毁工程中,最为困难、最为危险、也最为复杂和麻烦的就是对核弹头的销毁。因为核弹头中有大量放射性极强的核装料,其核装药TNT当量往往从几万吨到几百万吨级。为了确保安全,同时也是因为技术所限。因为人类尚未想出一个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核弹头是由乏核反应堆燃料制成的)。工业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在处理材料的所有阶段确保辐射安全,为此,核武器被埋葬了,这便是极佳的方式。美俄两国制造了特殊的密封胶囊,以防止核废料与外界接触。

但是,在大喵看来,无论是直接销毁核武器,还是对核武器部分材料进行再利用,都需要花费巨额资金,但和为了人类安全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倘若到了2021年,美俄之间的核协定或许在国际社会的要求,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