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必读:如何引流裂变的13种裂变教程方法,教育机构收藏学习

2019-09-09   学榜艺术机构联盟

最近这半年,裂变很流行。如何引流裂变的13种裂变教程方法,教育机构能用到的都在这里了!

4月,连咖啡上线“1元新品拼团”功能,通过拼团、分享一天斩获500万pv,3小时就把一个月的原材料库存消耗完毕,只得临时下线;

5月,来自裂变高手鉴锋的“趣拍卖”小程序几个小时之内传染朋友圈,转眼达到180万pv而被微信限制当日访问;

人口红利已尽,流量成本太高?我做一个“裂变”,让你在朋友圈刷屏,就好了。

当下的裂变主要围绕微信生态,做裂变的人群美其名曰“流量党”,目标很简单:最低的成本、最巧的手法,攫取微信最后一点点流量红利,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时代薅羊毛。

裂变的基本要素

下面,总结了一个工具,简称为5w1h1t公式:

具体就是what、who、where、when、why、how、tool。

再具体点就是:

“裂变=易传对象+传播渠道+传播动机(诱饵、催化剂)+时间节奏+传播主体(超级节点)+玩法+工具”


1、易传对象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在互联网上裂变。就像《引爆点》一书中说的,流行的事物首先本身要有很强的“附着力”,才能很容易得到传播。

在网上裂变的东西都有如下特征:

1)、本身有炒作点:

新世相课程的刷屏,首先是因为新世相确实是一个多次刷屏自我证明的公司。拼多多的拼团爆发,首先是因为总能推出让人根本抗拒不了的低价诱惑。和传统互联网理念一样,产品本身过硬,自带流量和气场,永远是第一位的。

2)、社交属性强。

传播过程能融入人们的社交互动中,自然而然毫不违和。礼物说的小程序、连咖啡的福袋、成长咖啡,本身类似朋友之间随手送出的红包,朋友印象的群印象、熬夜王者、朋友星座小程序,都是朋友之间互相撩拨社交心理g点引发分享高潮,而拼多多的拼团,更像是举家带口一起互动游戏的活动。

3)、形态轻,执行成本低。

如果一个裂变发出去,执行起来居然要极高的履约成本,那火爆的那一天,也就是发起者噩梦的开始。如果中间不凑巧被张小龙爸爸疯了,那就等着一堆官司跑上门吧。好的裂变一定要非常轻,边际成本无限压低,最好不存在。

基于以上几点,实际上已经跑通的有:

知识付费卖课程

比如网易精选课、新世相营销课。

聚合平台卖会员(优惠券)

比如三联中读会员、知乎读书会会员。

连锁平台卖标品(网红爆品)

比如抖音火起来的答案茶和小猪佩奇。

连锁平台高产能

比如连咖啡以“咖啡车间”模式降维打击,咖啡车间的边际成本远远低于咖啡门店,很容易低成本规模扩张,在占据成本优势的同时已经开始盈利,这就确保了足量的产能。


2、裂变玩法

我们常说,这世界上最赚钱的办法,都写在刑法里。

那么在社交网络中最容易收割流量的方法,一般都写在微信的禁令中,尤其是张小龙爸爸深恶痛绝的“诱导分享”那里。最常见的打法有:

1)、拼团。

这个看拼多多就行了,不赘述。

2)、分销。

这个稍微走歪一点就能扣上“传销”的骂名,基本的手段看那些刷屏课程就明白了:你买我的课程,生成一张二维码海报,别人通过你的海报购买了,你获得提成。

3)、求助。

抢火车票,请朋友帮忙加速。游戏玩死了,请朋友帮忙复活。

4)、测试。

这也是张小龙深恶痛绝的,测一测我的心理属性、测一测我像哪个动物、测一测我人生的关键词,测成了生成一个逼格海报,当然要放到朋友圈显显了。

5)、创作。

裂变的发起者制造一个创作的工具,让用户自由发挥,精心制作的作品肯定要发朋友圈了。从足记的大片模式,到风靡一时的大字,到最近流行的“我的卧室画”,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一定要记得作品上加二维码了。

6)、打卡。

另一种装逼模式,今天为我又读了几本书,今天我又背了多少单词。

7)、逗趣。

适合朋友间逗乐、整蛊的一切,最好是能赚点零花钱的。趣拍卖,拍卖一下我的晚餐时间。匿名聊聊,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偷偷对我说?

8)、礼物红包。

前面说过,礼物说的礼物金、连咖啡送出来的万能福袋,都是典型的礼物模式。还记得一段时间刷屏的支付宝口令红包吗?

9)、认领养成。

让用户认领一个宠物或其他独特的东西,在养成的过程中,用户倾注了感情和心血,也会把相关的一切都发到朋友圈。旅行青蛙和恋与制作人,甚至蚂蚁森林,都是异曲同工,当年刷屏的腾讯公益画也是这个道理。前朋友印象产品经理创业做的猫卡小程序,就是用这个模式裂变,2个月拿到祥峰和经纬的高额融资。

10)、福利任务。

有个牛逼课程免费领,不过你要完成任务:先关注一下,发个海报。

11)、抽奖寻宝。

分享后出现一个抽奖转盘是最初的形态,而集五福这样的“寻宝收集”,更可以激发持续地使用。

12)、投票拉票。

这是求助的变种,还记得那些微信群里求投票的好友吗?

13)、立场表达。

我是陶渊明,你是菊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