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腾讯财报的发出,腾讯员工平均月薪高达7.29万的消息也冲上了热搜,引来吃瓜群众的羡慕。
虽然很多腾讯员工出来辟谣说自己是被高管给平均了,但是腾讯员工的收入很高还是达成了共识。这一点,从经常冲上热搜的腾讯员工年终奖等话题上也可见一斑。
而孕育了腾讯这个大企业的深圳,也在知乎上上了热搜。但是话题竟然是,为什么那些在深圳或者已经离开深圳的人都不推荐来深圳?
题主在纠结的,是在深圳会买不起房子,而在老家做公务员会很爽。
热门回答说了洋洋洒洒几千字,分了四条,其实总结起来也是一句话,就是压力大,买不起房子。
于是我在下面怒答了一波。
我没想到的是,如今的深圳,其创造力和发展力甚至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是却有人不建议来深圳。我本来以为下一句,是建议去北上广,谁知道是建议人家待在老家。这样的人,在我看来,简直太毒了,典型的自己喝了鸡汤不给别人喝,自己在深圳过得爽,才建议别人不要来的。
我承认,如果是在老家,可能工作几年加上家人的资助,可以住上大房子,而在深圳,买房是个遥远的梦,但是,仅仅因为这个就不来深圳吗?
我想起来我来深圳的样子。
来之前,我的同学告诉我,这里的节奏会比厦门要更快,(我刚毕业在厦门工作了半年)我也是做好了累成狗的打算。我来了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的工作很充实,而且,我发现,这里有很多的机会。同事不仅仅是同事,他们还会找我做项目。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付出可以跟收获成正比,就是我只要多做一点事,就可以多赚一点钱。
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努力还赚不到钱的人无力感的人,才能知道有多爽吧。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有这种感觉。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大学之前每次学校要交钱,就成了我的噩梦时刻,因为家里总是拿不出钱来,而我也没有任何办法去凑钱。我只能一次次被老师催促,被家里拒绝。在学习之余,还要发愁交钱,那种感觉,真的很自卑。
而上了大学我发现,面对交钱,我不再那么无力,因为我可以去做兼职,我可以自己赚钱了。
在厦门工作的那半年,其实我的压力也很大,因为我要还清大学的贷款,但是工资只有该死的两千五,我只能省吃俭用,一天只吃一顿饭。
我也想过要做兼职,但是苦于找不到出路。
所以,当我的深圳同事邀请我一起做项目的时候,我的心情又一次被点亮了。
虽然我很喜欢这种努力工作的状态,但是我也知道,我跟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融入不进去,他们的周末是逛街,ktv,甚至高尔夫,而我只能去图书馆。但是,这又怎样呢?还有一个图书馆可以接纳我,给我书看,给我讲座。老家有什么?打麻将吗?
我也知道,我的工作,哪怕每年都上升,我要买房还是不可能,我甚至都没有舍得租住在小区房,而是在下沙的农民房,但是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深户,而深户也给了我一万五的补贴金。这简直太友好了好吗。
很多人说我们在深圳是赖活着,说在老家当公务员有多爽,而我想说,如果你有考公务员的实力,你考上深圳的公务员也是爽歪歪啊,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深圳的公务员想走后门更难吧。而这,恰恰是我喜欢深圳的原因,这里的公务员,真正在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老家的公务员,要人民给他送礼。
你说我看不到未来,我告诉你,我的未来比你的清澈,我现在的努力,一分都不会白费,我的后代,可以享受深圳的教育资源,他站在我的肩膀上,可以比我走的更远,而你的后代,因为你回了老家,以后只能重新走一遍我的路,你不后悔,你的孩子也会怪你。
我记得小时候的课本里面,无数次出现少年宫这个词,但是老家哪里有什么少年宫,来了深圳,经过少年宫地铁站,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所以,当你还在为你的孩子的早教费纠结的时候,我的孩子,却可以享受免费的少年宫,还有各式各样的夏令营,这些,你的孩子只能在书本里看到的东西,连你都无法讲清楚的东西。
所谓的深圳压力大,我想不是深圳给你的压力,是你自己给你的压力。深圳没有规定没买房的人就不能留在深圳,是你自己这样觉得的。深圳有公租房,这里的政策透明,只要符合政策就一定会有,如果你不想要公租房,就想要市中心的商品房,那就努力赚钱,让你的实力配上你的野心。
深圳真的遍地都是机会,朋友可以给你介绍工作,朋友的朋友可以给你介绍项目,只要你努力,真的每一分钟都可以赚钱。脚踏实地地去干活,保持进步和晋升,组合一个小家庭,夫妻一起赚钱,供一套房子,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我身边,真的很多小夫妻,都做到了。
我不想道德绑架,有些人就是喜欢老家,我不说什么,我只是说,那些不推荐来深圳的人,你们不要把深圳说的那么可怕,你们被现实打倒了,但是别人依然可以有梦想。
而深圳,就是一个支持你的梦想的城市,这里有创业补贴,有梦想基金,真的是对年轻人最友好的城市了。
我们都很喜欢那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之所以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让我们在生活中挣扎的时候,还抱有希望。
世界不管怎么变,我们都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