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印度大部分武器是进口的,当然,进口用着还不够,有些武器要国产,尤其是印度海军,自己要发展航母和军舰。为了推动"国舰国造",印度可谓是下了血本。先是禁止从国外进口整舰,而后启动了P-18大型驱逐舰的建造计划。此前,P-18驱逐舰的技术指标已经公开展示:满载排水量达到13000吨到14000吨间,要求最大航速达到30节,计划建造6艘。从整体上看,P-18驱逐舰完全以赶超055为设计目标。
印度未来万吨大驱CG图
如果P-18驱逐舰能够按时入列,那么极有可能是南亚最大的驱逐舰。对于印度这个"亚洲某人口大国"来说,也算是有了实力稍强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只不过这样的驱逐舰虽说不至于单舰作战,但奈何印度海军其它战斗辅助舰艇属实拉垮,光有战斗力强的驱逐舰虽能号称地区一霸,但这是相较于周边弱国而言。
当然了,这么一艘大型驱逐舰对于印度来说是完全不可能自主建造的。光是各种舰载武器,印度就至少需要从荷兰、以色列、俄罗斯、意大利等四个国家海淘来LW-08型舰载预警雷达、EL/M-2248相控阵雷达,"巴拉克-8"舰空导弹、布拉莫斯/锆石反舰导弹、AK-630近防炮和奥托-127舰炮,还得额外再从乌克兰采购M-36E燃气轮机机组。
印度的国产航母还在船台上
换言之,可能除开钢板是印度产的以外,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印度简直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就是购买国外的装备,自己组装的一个军舰。建造这么一艘大舰对于印度国内造船厂而言也是一大难题:有没有足够大吨位的龙门吊?
有没有足够深的港口?船台、船坞能不能容纳这么一艘万吨大舰在施工?国内舰用特种钢的产能能不能满足使用?这些都能暴露出印度造船厂和背后工业体系的不足。画饼充饥的印度海军把这么大一个饼画出来,却全然不顾国内工业体系能否支持——这只能把自己给绕进去。
目前展出的CG图上也暴露出了该舰的不足。虽然在外表上该舰极为简洁,但其四面相控阵雷达仍然采用了"顶个球"的方式布置。将雷达布置在桅杆上虽然能有效提升其视野、减小盲区,但这也会导致其舰船重心变高、适航性下降(参考"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加尔各答"级驱逐舰),连后续更换大孔径雷达都是极为困难的。就算勉强布置上了,桅杆内空间弥补管线,对于后续的维修维护来说肯定不利。
之前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就是因为高耸的上层建筑饱受诟病,作为一艘"全能目标舰",P-18驱逐舰使用的却还是目前"加尔各答"级沿用的"巴拉克-8"型舰空导弹。这家伙虽然还是勉强够用的,但还不至于在未来还能堪用:它的最大速度只有区区2马赫,攻击远处的战斗机没准还得追上一段时间;最大有效射程区区80公里,相比世界上主流的大型驱逐舰,印度这款以色列过时的防空导弹确实是差距比较大,80公里的射程也就勉强算是中近程防空导弹。
以色列的巴拉克8舰载防空系统
印度试射巴拉克8防空导弹
现在的主流大型驱逐舰部署有远程、中程和近程防空系统,并且远程防空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可以有效对付来袭的飞机和导弹,毕竟现在的空对舰武器大多都是射程比较远的,甚至有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在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或者反舰巡航导弹。印度设计的这艘驱逐舰,防空导弹拦截的距离太近,这却不能保证攻击携带了空射反舰导弹的战斗机——一般主流的空射反舰导弹最大射程往往在200公里左右。
印度海军的PPT可是一套比一套强,目前的P-17A护卫舰只造好了个船壳就匆匆下水,对于未来预期的满载排水量却直逼7000吨。该舰的作战系统和P-15型驱逐舰师出同门,究竟战力能有多少还有待考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完全是印度海军PPT造船计划的真实写照——吨位再大、武器再多,自己却永远掌握不了技术,有什么用呢?这艘大型驱逐舰还要与055对标,可能连055的一半指标都赶不上。
按照P-15型驱逐舰首舰就造了7年的光辉事例来看,吨位浪费、成本超支等一系列问题肯定会存在。目前首批P-18驱逐舰的单价在纸面上的造价就突破了68亿美元,这可以创下有史以来驱逐舰建造成本的新纪录了。这样无脑的军备竞赛却酷似小朋友玩泥巴,没有大国把它当成一回事,真是可怜。即使被建造出来,估计也是二流的驱逐舰,并且按照印度目前的国产军舰建造速度,P-18大型驱逐舰到最后能否成功造出来,还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