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证
“上期答案”
A. 凝血功能障碍是深静脉穿刺的绝对禁忌症 错误应为相对禁忌症
B. 穿刺时应让患者处于头高脚低位 错误应为头低脚高位,此体位又称Trendelenburg位
C. 锁骨上动脉在锁骨上静脉的后上方 错误应为锁骨下动脉/静脉
D. 穿刺时应30-45度进针,针头长轴指向胸骨切迹 正确
E. 穿刺后若为暗红色、非搏动性的血液则可以断定未穿刺入动脉错误 对于低血压、低氧血症或两者兼有的患者,很难通过血流形态判断到底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
“课前小测”
对于呼吸困难、水肿或低血容量的患者,颈静脉查体可以评估右心房压力及血管内容量。颈静脉查体包括静脉压测量及腹颈静脉回流试验,可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功能衰竭。本期视频介绍几种颈静脉查体方法,具体操作赶紧戳
仅用于交流学习用途,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视频不会细致入微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更多相关内容~
如果你没有时间点开视频,那就收下这份课代表总结文字版吧~
图文讲解较简略,视频效果更好哟~
解剖
颈内静脉与颈外静脉一同汇入头臂静脉;
下颌后静脉与耳后静脉在下颌角处汇合形成颈外静脉,走行在颈阔肌深部,胸锁乳突肌表面,穿过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
- 岩下窦和乙状窦汇合成颈内静脉,穿过颈静脉孔,伴随颈内动脉在颈动脉鞘中向下走行,最终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
颈静脉定位
站在患者右侧。
- 患者体位: 床头抬高30-45度 ,若找不到颈静脉,可尝试抬高或降低床头15-30度。
- 患者 向左转头部 ,用手电筒照向右耳,充分显露颈静脉。
- 颈外静脉定位: 胸锁乳突肌表面 可以看到血管两个向下的搏动,分别对应于波形图的 x‘波和y波 。颈静脉搏动波形如下: a波 右心房收缩 x波 右心房舒张 c波 右心室收缩及三尖瓣关闭 x'波 右心室收缩 v波 右心房充盈 y波 三尖瓣打开
- 辨认困难时,可选择 按压锁骨上部、嘱患者 进行Valsalva呼吸,或按压上腹部 使颈静脉充血。
- 颈内静脉定位:位于 胸锁乳突肌两个头之间 ,可能看到血管的两个向下的搏动。若显露不明显,可选择 抬高或降低床头、按压上腹部 。
区别颈静脉与颈动脉
心室收缩期间,颈静脉有两次向内的血流,颈动脉只有一次向外的血流;
颈静脉搏动不可被触及,颈动脉搏动可以被触及;
吸气或患者坐起时,颈静脉搏动减弱,且搏动点在下方更明显,颈动脉搏动不受影响;
- 腹压增加时,颈静脉搏动加强, 且 搏动点在上方更明显 , 颈动脉搏动不受影响 。
评估静脉压
床头位于30-45度,胸骨角作为参照点;
测量静脉搏动最高点到胸骨角的垂直距离;
正常值为小于3cm,颈静脉压(cmH2O)=距离+5;
若距离大于3cm,即颈静脉压大于8cmH2O,可认为右心房压力升高( 敏感性57%,特异性93%);
- 搏动点不可见时,表明颈静脉压小于5cmH2O,提示血容量不足。
腹颈静脉回流试验
按压患者右上腹或者上腹部10s,测量颈静脉压力;
与不施加压力时的颈静脉压力进行对比,若增加超过4cmH2O,且持续时间超过10s为异常,提示右心房压力升高;
- 结合颈静脉压力测量和腹颈静脉回流试验结果,检测 右心房压升高有80%的敏感性和81%的特异性 。
Kussmual征
吸气时,颈静脉压反常升高,颈静脉明显扩张,可见于 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心衰、肺栓塞和右心室梗死。
文中图片来源于视频
颈动脉窦按摩
久坐的负担 | 协和八·放映台
女性患者导尿 | 协和八·放映台
字幕 & 翻译:黑种曹子,小果排草
后期 & 时间轴:杜若松柏,西瓜翠衣
质控:闲闲闲兔,小果排草
编辑:小果排草
审核:协和八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