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一个国内知名的时尚品牌在官方微博上推出一则新广告。8个小时,该视频转发量突破12万,创下新浪微博的单日转发新纪录。简单点说,它火了。
黄晓明是这则广告的主角,他在其中有这样一段独白:“黄晓明,七岁立志当科学家;长大后,却成为一个演员。被赋予外貌、勤奋和成功,也被赋予讥讽、怀疑和嘲笑。人生即是如此,你可以努力,却无法拒绝。哪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没错,我不是演技派,Notatal……”
很快,“挺住体”诞生。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许多网友都纷纷表示要“挺住”。因为这个广告,黄晓明当了一回“励志哥”。人各不同,需要挺住的事自然各异。具体到黄晓明来说,他要在别人调侃自己是“二哥”的时候挺住,要在“闹太套”被评为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时候挺住,更要在自己单飞之后,为了做老板不得不“交学费”的时候挺住……黄晓明经历的这些事,在他的经理人兼合伙人黄斌看来,都是一个明星必须面对的“成长的烦恼”。
“黄晓明是一个很真实的人,表里特别如一。”这是黄斌眼中的黄晓明。“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这种真,被大家看到。”所以在这则广告的最末,黄晓明认认真真、一字一顿地把“Notatal”读出来,标准的美音。一度让黄晓明很郁闷的“闹太套”事件,被他自己摆平了。
“没错,我不是演技派”,这句话出自黄晓明之口,既在说“自己是个真实的人”,也在说“自己还只是个偶像派演员”。不过,当黄晓明这样讲的时候,却是个真正的“演技派”——表面坦然平静的他,心里又怎能没有波澜?对于一个真正的演员来说,“戏好”一定大过“人帅”。这样的道理,黄晓明自然明白。
从《风声》到《赵氏孤儿》,及至《匹夫》,黄晓明一直在努力寻找好戏好角色。《风声》中的“武田”和《赵氏孤儿》中的“韩厥”虽然不是男主角,却都很有戏,其中也能看出他的确在有意求变。不过,黄晓明能遇到《匹夫》和土匪头子“方有望”,却有些无心插柳的意思。
2010年底,黄晓明应邀加盟电影《时空地道》,赵薇已确定担当此片女一号。当时,“黄晓明和赵薇毕业十年首次合作”的噱头,让大家着实兴奋了一阵子。没想到过完年,这个项目却因故陷入僵局,先前的导演李欣退出。眼看开拍遥遥无期,赵薇便解除合约,不久回归电影《画皮2》的拍摄。“其他主创都走了,我留下来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当时我想跟着一起撤了吧。”黄晓明也萌生退意。
黄斌找来导演杨树鹏救场,他曾经是杨树鹏的上一部电影《我的唐朝兄弟》的联合制片人。黄晓明说:“说实话,我一开始听说换导演,就已经决定推掉这个戏,因为完全跟我们原先设想的不同。”不过,既然是合伙人黄斌的推荐,黄晓明还是答应和这位新导演见一面。
看过《时空地道》原来的剧本,杨树鹏觉得没法儿拍,气场不合。后来他被出品方拉到河北涿州看景,见到已经搭到一半的地道,突然产生灵感,于是有了后来《匹夫》的雏形:匪帮抓了“肉票”,逃到地下,结果被“肉票”给骗了……杨树鹏说:“中国已经好久没有拍过地道战了。”一个传奇又浪漫的匪帮渐渐有了面目。
黄晓明同杨树鹏见面之后,重新对这个自己本要放弃的项目动了心。一是因为杨树鹏在几天之内改编出来的剧本,黄晓明觉得既有想法又好玩,“他喜欢的东西跟我想要的东西有点儿像。”再加上出品方的原因,“他们跟我说,晓明,我们希望你能做这个事情。我们钱都花了,地道都搭好了,你要不做的话,这个钱可能就浪费了。”黄晓明放不下心,不好意思真的不管这件事。而最开始,黄晓明并未觉得这部电影会对他有什么特殊意义,而是觉得杨树鹏是个年轻导演,做出来的作品也不错,那就支持他一次,也有赌上一把的意思。一来二去,《匹夫》终于上马。
黄晓明最终决定投资《匹夫》,做这部电影的出品人,还是在正式拍摄之后。他觉得应该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信心,要跟这群热爱电影的“匹夫们”共荣辱。
戏外,黄晓明是电影出品人;戏里,黄晓明是匪帮的“大当家”。
本来杨树鹏希望黄晓明去演张译现在的角色高栋梁,可是,黄晓明还是挑了方有望。《匹夫》公映后,有人说黄晓明要是去演高栋梁,应该更有戏。可是,他仍旧觉得方有望更符合内心深处的他,“一个狂野、有担待的人”。
看完《匹夫》,许多人都觉得方有望真是够糙够粗。看着黄晓明灰头土脸地吃大葱,跟窑姐儿甄小七说“想爷了么”,大家大概才想起来,黄晓明也是个山东汉子。不过,他还是嫌自己演得不够粗。他说,要不是担心审查通不过,方有望会是个更粗野的土匪头子。
《匹夫》中,张歆艺是大当家方有望的妹妹方梓珍。这个故事里,方有望和方梓珍的兄妹情倒是比那些男欢女爱更耐看些。“我们家男生多女生少,我有很多弟弟,妹妹相对少一些,所以我格外疼爱她们。张歆艺在《匹夫》里扮演我的妹妹,我就真当她是妹妹来看待……”黄晓明能演好方有望做大哥的一面,真和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些关系。《匹夫》的拍摄期不短,许多主创都是在组里过的生日。张歆艺曾提起,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想吃四川火锅。没想到,这无心的话却到了有心人的耳朵里。黄晓明觉得,自己这个做哥哥的有责任让妹妹吃到她想吃的东西。张歆艺生日那天,黄晓明找人订了两大车的“海底捞”火锅送到剧组。“看见她和大伙儿惊讶得嘴巴张那么大,我很有一种做哥哥的成就感。”黄晓明笑言。
按照杨树鹏的形容,方有望、方梓珍、韩魁、黑狗、岳三炮等人是“摇滚范儿”的匪帮,天真质朴又热血,说话不如拳头来得快。拍戏向来拼命的黄晓明都说,《匹夫》算是自己遇到拍摄强度比较大的。
既然是演民国时的匪帮,马上的功夫当然不能差。黄晓明有不少站在马上奔跑的戏,常常被马摔下来。“我都被摔出经验了,真觉得自己可以出本书叫《摔马避险大全》。”更危险的是爆破,好几次爆点就在黄晓明耳边不远处炸开。“我半天都听不到声音,脸上也火辣辣的疼,我以为自己肯定毁容了,还好没有。不过,确实有点儿心理阴影。”尽管有这么多危险度颇高的动作戏,黄晓明也没用过替身。他觉得,几个男演员之间还是有些好胜心在的,大家都攀比着不用替身直接上。
《匹夫》的主创们在地道里摸爬滚打了几个月,用黄晓明的话说,“大家从未一起体验过那样的脏乱差,戏里戏外都玩得过瘾。时间久了,真有种混在匪帮里的感觉。”不知何时,“匹夫帮”这个名号便传开了,最后也成为电影宣传的一个噱头。不过,在“大当家”黄晓明看来,“匹夫帮”不是随便说说就算完。“大家喊口号,谁都会喊。真正的朋友不是喊出来,不是一时的。真正的朋友,是那种你长久都不联系,但是你需要我的时候,你想做什么事的时候,我一定会出现在你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你。我觉得我们这个‘匹夫帮’就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义的人,话不多,但是我们做的都是事。”
以前,黄晓明只是公司的一个艺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许多决定要由别人来做,比较被动。他坦言,自己成立工作室之后,他和人谈事确实比单飞之前更好谈一些,完全是自己做主,做事自然游刃有余。不过,单飞的目的并非单纯的自由,而是正确的轨迹。当下的影视行业,热钱涌动,项目扎堆。孰优孰劣,如何进退,对于做决定的那个人来说,确实任性不得。黄晓明最开始对某个项目产生兴趣,大多从一个演员的直觉出发,剧本和角色好不好,主创班底是否合适等等;然而,涉及到具体的项目投资运营,团队的支持变得更重要。
经过《匹夫》这个项目,黄晓明真正完成了从艺人到老板的身份转换。虽然做了电影出品人,黄晓明自言,在《匹夫》的拍摄中,自己仍旧把精力更多放在做演员上,其他的事还是交给团队来管。而这个团队的领头人就是黄斌。作为工作室的CEO,他负责日常运营、项目实施、人员配置等等具体事务,而黄晓明更多时候都是听取团队意见,把握大方向即可。许多过去要由黄晓明费神处理的细节,如今基本都由黄斌来操心了。“有意思的是,我做了真正的老板之后,反倒更有时间专心去演戏了。”这对黄晓明来说,确实是他在单飞前没有想到的一种自由。
黄晓明在戏里面做“大当家”,靠得是热血和拼命,而在现实中,他带队伍的风格可要理性得多。“团队对我有协助,我对团队有要求,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所以,某种程度来说,我单飞之前就开始做老板,或者说下意识地对自己做着这样的训练科目。”黄晓明对现代企业管理很有兴趣,日本的现代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就是他的榜样之一,《活法》《干法》等等一些稻盛和夫的著作,他会推荐给自己的员工。稻盛和夫的书最打动黄晓明的地方,一是走正路、不害人、不骗人也能赢得成功。“现在人们不相信规则,只相信潜规则。相信暴富,相信投机,为了成功,不择手段,所以你看发生了很多不诚信的事情。”二是敬天爱人。在他的理解中,这就是在说接受和给予的关系。“我是一个给予型的人,不断地给出去,觉得很快乐。但是有时,也要学会接受,让别人有机会给予。”如今的黄晓明会特意花时间陪陪家里的长辈们,接受他们对自己善意的唠叨。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日常的快乐。
黄晓明成立工作室的时候,身边差不多有10个人,大多跟随他多年,彼此间默契已深,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也让黄晓明真正做老板的时候,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黄晓明觉得自己更像是工作室员工的哥哥。“我希望大家都开心,在我的字典里,开心二字是最重要的。做好了,我会奖励,做不好,我会责罚。”黄晓明有个弟弟原来是运动员,弟弟退役后,被他安排到工作室做行政事务。若是弟弟做错了什么,黄晓明对他的责罚,有时会比其他员工更厉害。对黄晓明来说,这都出自一种从小就被赋予的责任感。“因为我自己在生活中就是长子长孙长外孙,我有七个表弟,所以我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要照顾好弟弟们,做他们的榜样。弟弟们犯错误了,他们爸爸妈妈们都来找我,让我出面跟他们谈话,说他们只听我的。”黄晓明说,他就是一个大家长,这也成为“黄老板”带队伍的风格。
做影视这门生意,其商业逻辑同传统行业相差很大,尤其在尚不成熟的华语电影市场,不可预测的因素更多,所谓“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黄晓明自然懂得。他作为一个入行不过两年的老板,真正成熟尚须时日。好在黄晓明的心态不错,他坦言,这个行业里,没有什么项目是稳赚不赔的,既然要做,就得随时做好会赔钱赔时间赔精力的准备。“在投资某个项目之前,我都要问自己许多问题。如果觉得值得去干,那就没什么好后悔的。所以当我决意要做这件事后,头脑一定是清醒和理性的。做好了‘交学费’的准备,就不容易被现实打败,也不会一受挫折就一蹶不振。”
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玛德2号》再到《匹夫》,除高群书之外,另外两部电影的导演的资历都不算深。黄斌透露,工作室未来五年的影视投资,大多是和新导演合作。这样的投资风险不是更大吗?而在黄晓明和黄斌看来,除了真金白银,对导演等创作人的情感投资也是必须的。近两年,华谊、博纳、光线、小马奔腾等业内实力派公司,都开始大规模地同青年导演合作,其中甚至涉及上亿的大项目。在这样的语境下,出品人黄晓明可谓审时度势。
和电影项目的投资相比,黄晓明在电视剧制作上的手笔要大得多。长篇历史剧《精忠岳飞》,黄晓明出任出品人并担纲主演,投入了几千万人民币,这是他至今投入最多的影视项目。他对这部戏的超强信心,也打动了圈中好友范冰冰。她看到黄晓明如此看重这个项目,也表达了自己的投资意愿,二人一拍即合。“我觉得她是个很有眼光的人,虽然我的游说起了一些作用,但这个项目到底好不好,她肯定是有她自己的想法,好戏才是让她行动的最终动力。”
《精忠岳飞》投资过亿,唐季礼任监制,《新水浒传》导演鞠觉亮执导。这部戏目前虽然尚在后期制作,却已成为各大卫视眼中的香饽饽,现在的版权收入就已经让投资方拿到了双倍的回报。黄晓明自己赚得开心,也让好友范冰冰收获满满。
黄晓明在投资上的兴趣点远远不止于影视项目,他在房地产、红酒、股票、医院、餐厅、古董收藏、互联网等等领域都有自己的项目,投资额控制在百万至千万的级别上。虽然这些影视业以外的投资,黄斌并不参与,不过他觉得黄晓明挺有投资天赋的。黄晓明坦言,做这些投资决定的时候,他大多依靠自己的直觉。“你们可能都不相信,有时候一些专业人士告诉我,那些我所看好的投资项目是不可行的,但如果直觉告诉我,我是可以赌一把的时候,我就会不顾所有人的劝阻下赌注。不知道是我的运气好,还是大家都肯尽力帮我的缘故,往往到最后,我的投入都获得了回报。”黄晓明的投资里面,目前除了餐厅不尽如人意之外,其他项目上的回报大都比较理想。
黄晓明不是富二代,他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拍广告,赚了1500块钱,兴奋地给妈妈打电话说,我一天赚的钱比你一个月都多,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吧。“现在想想,自己那时候真有点儿幼稚呢。”而现在这个身家过亿的黄晓明,面对财富已然淡定许多。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黄晓明,自言已过了爱玩的年龄。年轻的时候,他也是个挺爱热闹的人。“有那么几年,跟朋友去夜店,去卡拉OK,喝酒,有几次喝得烂醉如泥,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家的。”不过,热闹是娱乐圈最不缺的东西,时间久了,黄晓明变得不那么折腾了。
最近这几年,黄晓明把父母从青岛老家接到北京一起住。他说,现在工作结束后,自己就想回到家里面跟父母聊天,陪他们看一会儿电视。然而这样的机会,对于到现在一连拍了7部戏的黄晓明来说,并不多。在外地工作的时候,他偶尔会把妈妈接过去呆一段时间。黄晓明不独自己重孝道,也这么要求员工。员工们做得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黄晓明给所有员工的父母订购电动洗脚盆却是真的。
同媒体上真真假假的消息相比,黄晓明更在意父母对他的看法。有一段时间,外面都传他的身高问题,黄妈妈甚至比他本人更难受,这是黄晓明最不希望见到的。“我是公众人物,但他们不是啊,我最不希望伤害到他们的感情。”黄晓明说,“我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快乐,生活得很好,让他们分享我今天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