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人民日报发文称赞了扬州大学学生李东明。李东明今年大四了,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父亲腿有残疾。从小父亲就教导他:“穷不怕,只怕不争气”。
从大一开始,李东明就坚持打数份工,他在扬州瘦西湖边管过游船,负责将游船拉到岸边,又在快餐店端过盘子。
除去每周休息一天用来学习,李东明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在打工,平均每天打工时间超过6小时,每月可以挣3000元工资,留下1000元生活费,其余全寄给父母。
李东明说:“如果自己不谋出路,书就读不下去了,虽然学校又给我一些帮助,但总靠别人,只能解决一时。”
大一到大三,残疾的父母在老家由姑姑照顾。想不到天有不测风云,今年上半年,姑姑又去世了,李东明回了老家,把所有的积蓄都留给了姑姑的家人。父母没了人照顾,一边打工一边考研的李东明干脆把父母接到了身边,一家人蜗居在40平米的出租屋,开支比以前更大了。
李东明一边实习一边打工,还要照顾父母,准备考研,整个暑假,没有休息过一天。但他觉得日子过得踏实,能和父母住在一起很快乐。
有个清贫的退休老教授听说了李东明的事,主动提出捐出自己的一笔3万元的存款给他,可李东明只收下了5000元。因为生活的苦难,毕竟还是要他自己扛过去。目前李东明扔在准备考研,他说,“虽然命途多舛,但生活的苦难压不到我,感谢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关爱,真的非常感谢,以后一定要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也去帮助他人,让爱传递。”
这个小伙子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这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难得倒他?还有什么能苦过一边打工一边考研一边照顾残疾的老父老母呢?这样坚毅有志气的孩子,难道不算“贵子”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寒门再难出贵子”。大概是去年的高考状元说的,大意是现在学得好的孩子都是父母“喂了”大量资源,养育出来的。穷人要想凭自身努力考到第一梯队,靠读书出人头地很难了。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事实。穷人的孩子确实接触不到很多教育资源。但他忽略了一点,贫穷也可以是一种财富。
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寒门还能出贵子?
1、要让孩子直面贫穷和苦难
考上北大的河北某贫困县出身的寒门女孩王心怡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感谢贫穷》。这个姑娘在文章里这样写“我第一次直面贫穷与生活的真相,是在八岁那年。姥姥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平静的生活如向湖面投了颗石子,突然被击碎。一家人焦急慌乱,却难以从拮据的手头拿出救命钱来。“
王心怡还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贫穷和苦难有时候会带来灭顶之灾,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成敦促人上进的鞭子,变成宝剑锋自磨砺出的磨刀石。一个孩子,能够真正直面贫穷和苦难,并不惧艰难,奋力向上,在这一过程中,所汲取的精神力和意志力是难以估量的。
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跟难题奋战,为了青春期的小烦恼而不开心时,寒门的孩子已经挑战过了生活中最大的boss贫穷跟苦难,拿到了难以估量的经验值。
可惜的是,有些父母,自己被贫穷和苦难压得抬不起头,却偏偏要给孩子伪造一个岁月静好。曾经见过一户人家,父亲残疾,母亲跟人跑了。全家靠吃低保,领救济过日子。爷爷奶奶一把年纪了,还要出去打工挣钱。就是这样的家庭,平时给孩子说的最多的却是:“亏了谁也不能亏了娃,娃儿你放心,别人有的,我们尽量满足。”有次那孩子想要一双好一点的球鞋,那个月奶奶和父亲就忍着没买药,把医保的钱套出来给孩子买了一双五六百的球鞋。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家还想培养“富二代”。我不明白,穷不是罪,为何要如此遮遮掩掩。作为寒门子弟,除了用贫穷来磨砺自己,难道还有别的长处去跟人竞争吗?
2、不抱怨的父母能培养出贵子
寒门能出贵子,跟父母对待贫穷和苦难的态度关系很大。今年被清华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点名的林万东就出身于一个贫穷却乐观的家庭。林万东的家乡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姐弟三人都在上学。姐姐读大学,弟弟读高一。父亲有脑梗和腰伤,还有个腿脚不便的85岁的老爷爷。
这么贫穷的一家人,还坚持要三个娃儿读书,离不开林万东的母亲孔大桃。这个41岁的女人,一直在昆明的工地上搬砖,比普通小伙子干得都多。明明生活对她并不厚待,她却从来不抱怨,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看到孩子们的成绩单,就觉得一切苦累都值得了。
母亲的乐观积极,影响了林万东,他说:“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北大寒门女孩王心怡曾经因为穿了一件土得掉渣的棉袄,被同学笑话后哭着回家。妈妈没有抱怨,没有咒骂,只是平静地说“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贫穷的父母总是说“咱家穷,你拿啥跟人比”;“谁叫你不投个好胎?”;“那么贵的东西,你有啥资格看?”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父母的抱怨,把贫穷生生变成一瓶毒药,一点一点腐蚀了孩子的心灵。
3、寒门要教会孩子感恩
寒门还有一种现象,把全家的资源集中到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身上,结果养出了一个白眼狼。我曾经看过一个求助帖,那个女孩是个养女,养父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现在她考上了名牌大学,父亲却瘫痪了。她发帖说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孩子也许也从贫穷和苦难中汲取了力量,但却没有感恩之心。如果有心,就会像李东明一样主动把父亲接过来。上网求助不过是为了找理由让自己能够心安。
林万东在高考结束后主动跟母亲去工地上搬砖。光有成绩成不了贵子,还要懂得感恩。一个懂得回报社会,回报父母的人,才能获得贵人相助。
最后,寒门不是出不了贵子。只是需要有一个敢于让孩子直面生活的真相,乐观积极面对生活,教会孩子懂得感恩的原生家庭。
贫寒和苦难陪伴孩子砥砺前行之日,就是寒门出贵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