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跟美国CNN新闻直播室的主持人克里斯·科莫在直播的时候小小翻了个车,让群众吃了一嘴瓜
一开始画风还是很正常的,纽约州长在谈自己对宵禁的看法。起初我都没注意到这俩是如假包换的亲兄弟,毕竟长得也不是太像。结果这俩说着说着画风就变了。
主播:无论工作多么重要,都要记得给妈妈打电话哟。
州长:我本来就会给妈打电话。这节目录制前我还打了电话的,妈说我是她最爱的儿子,她说你是第二爱的儿子。
主播:我俩都知道,在妈心里我们都不是最爱的儿子。真不敢相信你居然当着全国的面撒谎,你毁了采访的公信力。
州长:矮油,妈妈第二喜欢的儿子不肯接受现实呢!
相信你俩的妈看了这期节目也会想给你俩一人一个头栗。难以置信,这俩儿子一个62岁一个49岁,一个当到州长,一个是CNN的主播,俩公众人物,长得都一本正经,结果吵起来跟两个小男孩争宠没两样。
问题来了,孩子幼年时父母不经意的偏心威力有没有那么大,可以让人在半个多世纪以后还耿耿于怀,在公众面前吵个不休。
抛开政客作秀的因素,答案是真的会。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二胎对一胎心理上有什么影响吗”?好多早已成年,有了孩子的人,还对小时候父母的偏爱始终不能介怀。
有个比弟弟大9岁的姐姐说,小时候家里开店,妈妈去进货的时候她就得在家看店看弟弟。高中同学叫她出去玩,她妈都让她把弟弟带着,说弟弟一个人在家会无聊。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去哪都得带着个小男孩,后来索性不去聚会了。
姐姐升初中,交一万可以去市里最好的初中读书,结果父母说家里没钱。弟弟升初中,家里交了2万去私立中学。虽然她懂事,没说什么,但难免会想,如果家里不宽裕,当初为什么要交罚款生了弟弟呢?
而最让她厌烦的一点是:弟弟无论要她帮忙做什么,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比我大啊”!哪怕他已经比姐姐还高,比姐姐还重了。
这些东西累积到一起,这个姑娘说:因为从小带多了弟弟,以后真的不想要小孩,或者只要一个女儿。
现在二胎渐渐多了起来。我的一个30来人的小群,里面竟然有3个怀孕中的准二胎妈妈。3个都是意外,但都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果然是宅家久了,缺乏运动项目,太无聊了吗?目测这一届新生儿将来会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一届。
我没有要二胎的计划,但还是想跟这些朋友聊聊。
首先,祝贺你们又要当妈妈了!愿你们健康平安,一切顺利。
其次,虽然我本人是独生子女,也只生了一个娃,但作为对心理学略有研究的人,还是想跟大家聊聊该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重男轻女之类的极端情况就不讨论了,这里主要讨论一下普通二胎家庭,父母主观上并没有明显倾向,或者“自认为”没有倾向的。
据统计80%以上的父母都对子女有所偏好。当然他们可能不会承认这一点。就像纽约州长的妈一样,她们对每个小孩都说:“你就是妈最爱的崽”。但其实孩子心里都清楚,谁才那个最受妈妈宠爱的“小甜心”。
不要陷入公平的陷阱
有的妈妈会觉得委屈:明明对两个孩子都一样。为什么孩子们反而争得更凶了?
我有个朋友曾说:自从生了俩孩子,我平时买衣服、食物都一模一样买两份,生怕孩子说我偏心。两个孩子吵架,我都会问清缘由,给他们做裁判。结果孩子们还总说我偏心,二胎妈太难了……
妈妈最头疼的一点就是再怎么公平都落不到好,反而会让自己沦为大宝二宝争夺的战场。
道理很简单,当你一味强调公平的同时,也让孩子过度注重资源分配。公平的陷阱就在于你无法做到真正公平。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需要的资源实际上是不同的。大的孩子可能要花更多的钱买书,小的孩子想要更多的玩具。有的孩子爱吃肉,有的孩子偏好水果。强行公平只会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跟浪费。
就像这幅图,很多妈妈的公平是左边的公平,而实际上孩子要的是右边的公平。
建议妈妈们不要一味强调公平,换成给每个孩子一点特殊待遇。比如老大爱吃牛排,就在切牛排的时候给老大多一些。但是不要忘记分老二爱吃的橘子时多给他几瓣。
父母最好能跟每个孩子拥有一点爱的小秘密,比如每次去接老大补习的时候,单独给他带一个爱吃的点心。每次跟老二逛街时,给他买个棒棒糖之类的。这样两个孩子都觉得父母可能有一点点偏心自己,就会对对方宽容地多。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也一样不是讲公平的地方。父母要学会淡化公平的概念,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是特别的。
不要对孩子投射自己的童年情感
二胎父母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父母喜欢对孩子做投射。啥意思呢?
父母自己是老大或者独生子女,就会对老大更好一点。总觉得老大被弟弟妹妹分了宠,很可怜。想补偿老大。
反之父母自己排行靠后,就会对小的孩子更偏疼。总觉得小的那个更惹人怜,穿的用的都是哥哥姐姐不要的。
其实你们疼的不是眼前这个孩子,而是小时候受了委屈的自己。你的孩子和你小时候根本不一样。也许你自己是重男轻女家庭的姐姐,便总不自觉偏向家里的大女儿,长此以往老大会变得更骄纵。
对孩子进行投射是做父母很容易犯的毛病,意识到了就会改善。比方说我就观察到有个朋友特别爱给她女儿买草莓冰激凌。但那个小孩很少能把冰激凌吃完。有一次聊天,她主动说起,她小时候,要好的朋友零花钱比较多,经常买草莓蛋筒,她很羡慕,但因为家里条件一般,从来没有问父母要过。我说:所以你总是爱给娃买草莓冰激凌吗?她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想补偿的是小时候的自己。
老大上学了,老二刚出生怎么办?
虽然二胎政策几年前就出来了,但很多妈妈出于各种顾虑一直在犹豫。这次被动宅家久了,“搞出人命”了才发现老大老二差了有6、7、8、9岁。之前老大都是当独生子女养大的,这下突然蹦出个老二,有的妈妈担心老大接受不了。
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把老大当做家庭正式成员那样开诚布公地谈谈。千万不要藏着掖着,或者忽悠孩子说爸妈是为了给你一个伴才生弟弟妹妹的。现在的小孩远比我们想象地精明,而且你给他预期设立地过高,老二出生后,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到老大的利益,(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能是陪伴更少了,关心少了),这个谎言很容易会被拆穿。
建议跟老大谈的时候坦诚一点,主基调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你比弟弟妹妹多独占了爸爸妈妈这么多年。
但是弟弟妹妹出生后,爸爸妈妈肯定会更忙,也许会忽略你,我们不是故意的。希望你能体谅。如果你能帮爸爸妈妈一点忙,我们会很感激的。你不帮,我们也不会怪你。如果你有任何不开心跟委屈,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说。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老二出生后,父母对老大每一次的帮忙,都不要视为理所当然,而要真诚地对他表示感谢,表示因为有了他帮忙,自己觉得压力小多了,这样他才会更有动力参与照顾弟弟妹妹,这点很重要。
另外,我发现和谐的二胎关系,父母多少都对老大更好一些。老二还在吃奶,啥也不懂,老大却能切身体会到父母给自己的时间变少了,自己不再是家庭的中心。
任何动物的幼崽都脑袋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很可爱,且会用尖锐的叫声、哭声去吸引母亲。所以动物生二胎前大都会把老大赶出去。只有人类不一样,幼崽成年期太长,不得不同时照顾不同年龄的娃。但喜欢幼小的宝宝是生物本能,父母很难不偏爱小的那个。
加上老二出生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哥哥姐姐,人际关系相对复杂,他们天生更会察言观色,讨好父母。用吾友陈老师的话来说,老大只会气人,老二看一眼就回血了。
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多给老大关爱,只有这样,老大才不会觉得弟弟妹妹抢走了自己的父母,进而产生为人兄姐的自豪感,并对弟弟妹妹更好。
二胎家庭要兄友弟恭,请从对老大好一点的开始。
祝二胎家庭都能摆得平家里的两只小神兽。
我是亦君,80后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认知心理学,多平台作者。谢谢你的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