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00后”是“数字原住民”,90后、80后都是“数字移民”。原来我是不服气的,发誓不能让娃过早接触手机,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还一本正经跟她约好,高考以后,满18岁给买一部手机。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网课,直接把全体小学生一竿子赶到手机的海洋里扑腾,提早实现了小学生“数字化”。
做梦也没想到,这么早就要跟娃为了手机斗智斗勇了。
我反对小孩过早拥有手机自由。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上了热榜“如何看待‘毁掉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这个言论”。这个答案下面几乎清一色地力挺手机。中心思想是:80后没被电视毁掉,90后没被网游毁掉,凭什么说手机会毁掉这届孩子。如果说有啥能毁掉孩子,那也只能是家长而不是手机。
相当地政治正确,但他们大多没有孩子。
电视、游戏是被动地接收资讯,手机却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那里面什么都有,可惜你不知道门后面是人是鬼。
手机操作门槛低,内容丰富,吸引力之大,成年人都挡不住。
当年网游火的时候,我没见几个老头老太太天天上线推boss,可现在我周围几乎所有的老人,都成了手机重度用户。朋友圈发的比我还起劲,小视频和文章看得比我还多,某宝、某东、某多多用得比我还溜。我妈现在已经不去菜场了,靠手机就实现了买菜自由。
要娱乐有娱乐,要社交有社交,要购物有购物,手机已经不仅仅是手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就是为啥我反对给孩子一部手机了。孩子的世界本来很简单:家里、学校;接触的人也简单:老师、家长、同学。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单一:课本、书本、父母、老师。现在突然有一个几乎毫无限制的资讯获取渠道,小孩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那么旺盛,他哪里顶得住!
本来这道闸我打算打开的时间拖得越晚越好,到时候孩子心智成熟点,分辨能力强一点,受的影响也就没那么大。
结果网课一开,所有想法统统泡汤。为了让娃上课,我还得专门给她注册一个微信。手机更是随时随地可以拿。家长还不能问,问就是“我在上课”,不上课的时候就是“我在确认作业”,“我看一下老师分析的作业”。
老实讲,我深深地怀疑,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月学的那点东西和养成看手机的习惯这个损失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群里有个娃,父母白天都要上班,小孩拿着手机一天都不放手,屏幕使用时间超长。父母下了个手机卫士一看,哇塞,玩小程序时间比上课长多了,气得不行,于是又是装摄像头,又是装安全卫士地一番折腾。还没消停两天,又来抱怨说娃不玩微信小程序了,改玩爱奇艺小游戏了……
除了玩游戏,各种信息获取也是个麻烦事。为了防止娃看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家娃的微信“发现”页,只有“扫一扫”一个功能,比和尚的脑袋都干净,朋友圈、摇一摇这些一概都没有。然而还是挡不住她点到别人头像进去看人家的朋友圈。(微信这个禁止实在太不到位了)所以她还是看得到别人发的朋友圈。
前两天她看到一篇某自媒体写的《钟南山写给大家的一封信》,就反反复复问我,这真的是钟南山爷爷写的吗?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给她解释清楚这是别人模拟钟爷爷的口吻写的。(还好她看到的不是高中生写给方方的信,不然我解释起来估计嘴唇都要脱一层皮)
网上乱七八糟的资讯这么多,我可能不忧心嘛。(气人的是现在微信还有推荐号功能,你一个都不关注,它还主动给你推荐)
更麻烦的是她还能看到我和她爹的朋友圈。我很庆幸自己朋友圈没发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我一般朋友圈只发自己的文章,偶尔也会在里面吐槽吐槽娃的糗事,她还会跟我理论理论。
中年人未免太惨了吧!谁还没个颓废的瞬间,以前还能发发朋友圈。后来发现领导同事能看到后,就憋回去一部分,接着是发现父母亲戚也会看,又默默地删掉了一些,现在连娃都能看了,简直就是被迫积极阳光、热情向上。算了,还是不发了。(什么,你说分组可见?脑子不好使,很容易忘记的,不安全啊!)
除此以外,小孩开始跟同学聊天了,也是需要担心的一件事。现在聊天等级还比较低,只会争争谁当群管理员,互相斗斗图,顺便踢来踢去。我们班的娃都比较天真。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等他们聊多了,谁知道会聊出啥幺蛾子。(我家娃加过一波同学后,微信好友添加方式基本都被禁了,不过娃现在比较小,也没注意这个)
丢给娃一部手机上网课,跟让猴子看桃园没区别。如果有,那就是猴子见了桃子只会摘了吃,而聪明的小孩有办法插根吸管,把桃肉桃汁吃了,外表看起来还是好好的,好像他没动过桃子一样。
老实讲,跟小孩斗智斗勇,几乎是父母逃不掉的宿命。
我小的时候放暑假一个人在家,白天电视几乎一直开着。后来我爸妈下班知道先去摸电视机烫不烫。挨过一顿熊后我也学乖了,估摸着爸妈快下班了,拿着扇子跟小丫鬟似的对着电视散热那块一通猛扇。
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现在轮到我们跟娃斗了。而智能手机比电视复杂一百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手机做不到的。据我研究,唯一能防止娃乱玩手机的办法只有物理防御。把手机锁柜子里,一了百了。
好了,现在全民上网课。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只有继续斗智斗勇下去,半点都不能放松。
如果你问我开学以后手机会不会没收,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你继续问我孩子大了,要不要看他的手机,要不要看微信聊天记录。答案还是肯定的。
孩子的自控力是有限的。给他一部手机未必会毁了他,却会人为地给他的学习增加困难。
至于说到孩子的隐私权。我只能说如果孩子只是写日记,我可以不看。写日记这件事不可能伤害到孩子。但是手机不一样,有些东西会伤害孩子。如果有个陌生的成年人加了孩子,有事没事跟她聊天,这就很可怕了。
这届家长太难了,官方批准孩子看手机,希望开了学小孩能不要养成手机依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