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联赛,李霄鹏向球迷展示了自己新的战术版本,无论是结果还是过程,球迷们都看得十分过瘾,尤其是段刘愚和新援莫伊塞斯的表现,更是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一天内,大家也吹得差不多了,现在咱们就通过新战术版本的首测,找找新体系里存在的问题,看看今后李霄鹏还需要给球队更新哪些补丁。
数据这种东西,绝不能单方面来看,64.5%的控球率,传球成功率90%,射门19次,射正8次,从基本面来看,鲁能似乎是传控风格,但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内,鲁能距离“传控”还有些距离,在李霄鹏做出第一次换人调整前,只能说是“有传无控”。
以英超首轮为例,利物浦的控球率是58%,射门15次,曼城控球率57%,射门14次,数据差不多,可利物浦给诺维奇留出了12次射门机会,而西汉姆联却只有5次射门。两队数据对比说明,“控”并不是单单指的控球率,而是要真正地掌握住比赛的主动权。
曼城是压迫式的打法,完全掌控了比赛节奏,几浅几深都是自己说了算,对手毫无议价能力;而利物浦则是依靠“打砸抢”,一旦有个闪失,就会让对手从自己眼前溜走。比如法比尼奥8次抢断尝试,7次成功,抢断效率相当高,可唯一一次抢断失败,就送给了诺维奇射门机会。谁更接近于“控”,一目了然。
回到鲁能的比赛。华夏幸福的控球率比鲁能少了近一半,可射门次数却达到14次,仅比鲁能少5次,也就是说,鲁能跟利物浦一样,场面更占优势,但还没达到“控”的标准。我们接着就华夏幸福的射门展开分析,前20分钟比赛,华夏幸福只获得了1次射门机会,而且发生在比赛第1分钟。再结合他们的射门总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鲁能开场后控制得很不错,但一段时间后,控制效率出现下滑。
上图是华夏幸福上半场被抢断、失误的位置分布,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开场后鲁能的高位逼抢效果相当不错,一段时间后,中前场的逼抢开始失效。以压迫性打法而论,高位逼抢与球队的进攻相辅相成,球队的进攻更具威胁,高位逼抢的效率也便更高;进攻打不出威胁性,高位逼抢的效率也随之下降。上周鲁能与恒大的比赛,恒大上半场25分钟后高位逼抢失效就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费莱尼前压,就是鲁能进攻威胁性下降的信号。本场比赛费莱尼的触球位置分布,可谓“泾渭分明”,可以清楚地看到费莱尼的位置变化。第15分钟后,费莱尼开始冲到禁区内抢点,之后干脆留在前场担任中锋。但凡比利时人后插上抢点,说明攻击线几个人hold不住,需要支援;如果是扮演佩莱的角色,那就是进攻有大问题了。
一会儿在分析鲁能进球的时候,可以看到费莱尼在前两个进球的过程中均是在中场活动,如果鲁能进攻顺畅,那么费莱尼是不会冲到禁区内的,因为比利时人打中锋效果完全不如佩莱,充当单箭头,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而且费莱尼顶到前端,也大大削弱了中场硬度,一度让比赛趋向于开放式节奏。
那么鲁能进攻威胁性的下降,问题出在哪儿呢?在左路。先来看一下格德斯、段刘愚、刘彬彬三人的触球位置分布:
格德斯在场上是个九号半的角色,而段刘愚则是一个伪九号,刘彬彬是一个纯边锋。在433体系里,纯边锋想要发挥作用,需要有强力中锋的策应(比如主场与天海的比赛),可佩莱这场比赛轮休,影响了刘彬彬的发挥。本场比赛的攻击线配置,需要两名边前锋在肋部展开攻击,边路进攻任务则留给两名边翼卫的,具体可参考萨拉赫、马内以及罗伯逊、阿诺德的套路。
虽然刘彬彬在比赛中有1次成功突破、2次关键传球,但是由于他只能抱紧边路活动,挡住了刘洋的压上助攻路线,让左路进攻失去层次性,大大减少了对华夏幸福右路的压迫力度。而马斯切拉诺、张呈栋、费尔南多都集中在在这一侧,以几个人的实力,一旦你压不住他们,就会让他们找到突破口。
上图是鲁能的犯规地点分布,全场鲁能13次犯规,7次出现在左路,如果肋部的2次也算上,就是9次。其中刘洋一人就犯规4次,郑铮的黄牌也是在左路防守中吃到的,足以看出左路防守的压力。
在刘彬彬下场前,鲁能左路有5次犯规;刘彬彬下场不到半分钟,刘洋又犯规1次;而等陈哲超迈开腿之后,鲁能左路只有1次犯规。也就是说,在陈哲超上场后,鲁能左路的压力骤减。从这个记录可以看出,陈哲超的上场是改变比赛局面的调整。陈哲超上场后不久,刘洋立即获得了一次套边助攻的机会:
虽然刘洋的传中没有成功,但也标志着鲁能的左路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游离于球队的体系之外,而是与中路和右路结合在了一起,真正形成了运转流畅的体系。我们来看第一个进球的全过程:
第一个进球,是从左路开始推进的,陈哲超、蒿俊闵、费莱尼三人在左路连续传递通过中场,将华夏幸福的防守注意力吸引到左路后,费莱尼将球转移到右路。
此时,鲁能的右路已经成为了弱侧,王彤、莫伊塞斯、格德斯同样完成了三人小组配合后,鲁能终于取得了第一个进球。能取得进球的关键,是鲁能左中右三路的顺畅连接,将对方防线的宽度拉开,一旦宽度拉开,打穿对手的防线也就容易得多。
第二个进球,同样得益于对进攻宽度的运用,莫伊塞斯在后场接球之前,曾指挥刘军帅压到边路,为自己的拿球拉开空间:
经过后场的几脚传递后,球来到刘军帅脚下,在鲁能的横向扯动下,华夏幸福的中场防线出现漏洞,段刘愚出现在无人盯防的位置:
刘军帅把球交给段刘愚后,段刘愚立即转身,助攻格德斯打进锁定胜局的进球。宽度拉开之后,从后场到前场,鲁能只用了2次传递。
从鲁能前两个进球中,我们能看出进攻宽度对于传控球队的重要性。进攻想要打开局面,必须要让蒿俊闵、段刘愚、莫伊塞斯这种技术型球员多获得正面拿球的机会,尤其是在中前场正面拿球的机会,这就需要球队左中右三路形成有效呼应,拉开进攻宽度。如果两条边路有一条线存在问题,那么球队便很难形成有效压迫,进而难以控制比赛节奏。鲁能的这场比赛便存在这个问题,直到陈哲超上场后才解决。
可能有朋友认为鲁能昨天比赛踢得很不错,找问题属于鸡蛋里挑骨头。其实不然,六成以上的控球率、九成的传球成功率,只能证明球队占据优势,但不能证明掌控了比赛。既然球队选择了传控这条路,就要做到最好,因为传控体系的容错率,比之前的442要低很多,球队必须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才能支撑起整个战术体系,所以,在取得胜利之后,必须马上集中精力,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补强,方能保证整个战术体系的运转流畅。
不过球队在比赛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李指导在下半场的调整便是解决方案之一。既然整个战术体系都能升级,那么未来做几个补丁更是不在话下。而且可供李指导选择的攻击线组合方案有很多,,佩莱、格德斯、刘彬彬、段刘愚、吴兴涵、金敬道等攻击手,能在不同的组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希望鲁能在更新战术体系之后,能够继续一路高歌,持续这样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