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个“善变”的城市

2019-10-27   重庆吃喝玩乐团

重庆的城市画风变化多端

一边是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另一边是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一边是步伐匆匆的繁忙

另一边是闲聊舒适的安逸

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是这种城市“A面”和“B面”的相互交融





对于吃,重庆人从来都是最认真的!

从解放碑到观音桥,从沙坪坝到时代天街,任何一家新开的餐厅,都逃不过重庆人的嗅觉。

哪里的餐厅环境好到爆?哪里的奶茶店是某某明星开的?哪里的菜品在某音上又火了?都是他们周末打卡的好去处。



相对的另一面,就朴素得多,破旧的店面,简单的装盘,甚至还藏在卡卡角角里,却有着老重庆特有的味道。

对重庆“土著”来说,都有从小吃到大的面馆,晓得哪家火锅最地道,哪个巷子的炒菜最好吃,至于什么的环境,谁会在意呢?

有的人愿意在装修精致的环境里拍照2小时,也有人愿意简陋的小店吃串喝酒,各有各的乐趣。

闲了,大家吆喝一声,约着一起打卡!晚了,总有一家店还开着,保证不会饿着你!





生活在重庆,必不可少的就是日常用品的采购,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都是不错的选择。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很多大型的超市,货架上有摆放整洁干净的商品等着人来挑选。逛超市早已走进重庆人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


琳琅满目的商品,明码标价,多了都市生活的精致,却少了些食物的人情味。


相比高大上的生鲜超市,农贸市场里就多了一些市井烟火气息,买菜,买水果,缝补衣物,置办家用,修鞋修伞,啥子都有。

不论早晚,随处可见的小摊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大爷大妈都拖着小车来来回回的对比砍价,老板勉强答应了砍价,还是热心的帮你把蔬菜打包好。

重庆,一个“善变”的城市


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的人,都会在菜市场里选择自己最信任的小摊贩。

摊主也会对熟客格外照顾,买了菜还会送把葱给你,还会和你说哪些菜最新鲜便宜,哪些应季的蔬菜上市了...



简单来说,住在重庆的有两拨人,一种是“重庆土著”,一种是“租房一族”。


有的人,从小就生活在主城,住在自家房子里,有着优质的居住环境,晨跑,开车上班、下班、小区遛狗,每天过着规律的生活。

熟悉的街道,唠家常的邻居,忙碌的生活...这就是老重庆人的日子。

而另一面,就是“漂在重庆”,每天精打细算的省着房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房东一个电话:“那什么,我儿子要结婚,房子不租了,你月底记得搬哈。”这样他们又得火急火燎的找房子。

所有的这些,都是住在重庆最真实的样子,不管A面还是B面都在努力奋斗,打造着自己的“家”。



重庆是个飞速发展的城市,发展的同时,离不开这些高耸的商业楼,这里就是城市最繁华的地方。

白天,我们可以在观音桥、解放碑、沙坪坝...的各大商圈里,吃喝玩乐~

晚上,可以去江边散散步,看灯火阑珊的夜色,近距离感受重庆的繁华。

在夜色中,新时代的地标被灯光映衬的耀眼无比人们开始欣赏的同时,又在感叹着时光的飞逝。

不论是老商圈还是新商圈,几年不注意的地方很快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对于发展迅猛的商圈,另一面的重庆是古老的城中村;虽然破旧,但是交通方便,这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步调。

一条小巷子里藏了无数个小店铺,包含了生活的各方各面;这里的消费很低,巷子外的店可能已经换了好几拨,里面却还是十年如一日。

在这儿生活的人,永远都充斥着浓浓的人情味,别具一番风味的小巷子也铭刻着在这里生活的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岁月和记忆。

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重庆城,这里上演了不同的故事和现实。

AB面就是重庆新旧的碰撞,新重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老重庆的历史与传统永远是她的底色;

在变与不变之间,重庆始终具有城市魅力,新旧得宜,自在舒适。

重庆是个包容万象的城市,最恰当的打开方式,便是用老重庆的情感思维,演绎新重庆的精彩生活,这就是我们爱的重庆

在这里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但每天却又不一样,一样生生不息的发展,不一样的,是每天都在进步的我们~

你好,我是重庆吃喝玩乐团。

帮重庆人解决哪儿好吃、哪儿好耍的世界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