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燃又炸,这部爆款国漫,真给中国电影长脸

2019-07-29     腔调电影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我几乎向身边所有朋友疯狂安利了一遍!因为,我真心觉得,这部动画太好看了,好看到我走出电影院时,脑海里反复的只出现同一条弹幕:真好,国漫崛起了!

这真不是吹牛,中国其他类型电影或许和好莱坞还有一定差距,但《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力的证明,中国动画已经率先达到了世界级水准。

以前,我们提起动漫,大多数时候想到的都是国外的作品,尤其是岛国的作品,譬如宫崎骏的作品,新海城的作品,当然,还有很多陪伴了很多人整个童年的作品,如《海贼王》,《火影忍者》,《哆啦A梦》……

那时候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日本有太多经典的动漫了,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片和动漫作品,简直稚拙的令人心疼!甚至因此形成了一种惯性,一说起动漫,就立即想到的是日本,而国产动画几乎无人提及。

然而近几年,国漫却呈现出了雄起的态势,出现了很多佳作,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更加让人惊艳,同时也让我觉得,这一连串的国漫佳作的出现,绝不是偶然!

那么,《哪吒之魔童降世》,究竟好在哪儿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和争议点在于,它的故事颠覆了传统的哪吒故事模型。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哪吒其实是灵珠转世,出生就自带神器,技能满点。他生性顽劣,杀气极重,七岁时就用混天绫闹海,还用乾坤圈砸死了巡海夜叉,又和龙王三太子敖丙起冲突,杀死了敖丙,然后抽了龙筋送给他爸李靖当腰带,闯下了弥天大祸。

而在电影里,保留了哪吒的顽劣活泼的人物性格,却对故事进行了爆改,传统的灵珠转世被改成了魔丸转世,不过这个改动的好处是,让哪吒顽劣的性格有了根本的缘由,既然是魔丸转世,那生性顽皮,很有破坏性就完全说得通了。当然,为了赋予哪吒性格的合理性,电影还让城塘关的百姓因他魔丸的基因对他抱有成见,从而孤立他,使得他愈发顽劣。

而这一基本的设定的改变,也伴生着哪吒形象的颠覆。

传统哪吒形象是穿着肚兜粉雕玉琢的萌系小正太,电影里的他,被改成了大眼,塌鼻,阔嘴,还画着烟熏妆的小恶魔。不少网友表示对哪吒的这个形象接受无能,还大方地送了他一个诨号——史上最丑哪吒。

可我反而觉得,恰恰是这个形象的颠覆,极大程度上成就了电影。

首先,在外形上,如果哪吒还是既往的形象,那么在视觉上就带不来太多冲击,没有什么惊喜感和反差萌,和人物设定也会相去甚远。而全新的形象则能迅速抓住观众眼球,让人耳目一新。

其次,哪吒的魔性外形,不是为颠覆而颠覆,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剧情。

电影里,因为是魔丸转世,且比较顽皮,城塘关百姓都对哪吒畏如虎狼,抱有偏见。每次见到他出现,都关门闭户,避之唯恐不及。试想想,如果他是个萌萌的小孩子,人们又怎么能很快识别他,并把他看作怪物?他长得像怪物,实际上是他魔丸转世的表症,是他恶的外在体现,因为,中国古代便有一个观念,相由心生!

除此之外,这种形象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凸显主题。

相由心生,真的是相由心生吗?我们真的能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和外貌,去判定一个人是善良还是邪恶吗?

答案是,不能!

电影中,通过哪吒和敖丙的对比,啪啪打脸了这一惯性思维。

哪吒是魔丸转世,外貌又邪魅不羁,被人们认为是天生的恶魔,遭到了所有百姓的误解和唾弃,可最终呢,却是他在危难时刻出手,抵挡住了人们的灭顶之灾。而敖丙恰恰相反,他是灵珠转世,长相清秀,妥妥的鲜嫩多汁的小鲜肉,然而他却听从父亲和师父申公豹的撺掇,企图杀死哪吒,甚至要活埋整个城塘关的百姓,制造虚假的功勋,进入封神行列。

这也是这部电影表达的一个观点,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和长相而判断他是纯良还是邪恶,评价一个人,要看他做了什么。

说到这里,那就顺便说说关于哪吒和龙王三太子的关系的颠覆吧,在传统的神话故事里,他们的关系很简单,一个杀人,一个被杀。而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却成了敖丙的救命恩人,两人成为了一对好基友。尽管他们之间是对手,还硬碰硬地打了一架,但哪吒却最终放过了敖丙,而敖丙也选择和哪吒一起承受天劫,最终被雷劈得只剩下了魂魄。

不过说起来,整部电影最大胆的颠覆,还是哪吒和他父亲李靖的关系。神话故事里,这对父子其实是反目成仇的,因为哪吒的顽皮给父亲带来了太多的祸端,所以纵然他最后剔骨还父,父亲却还要和他的魂魄过不去,阻挠他重生,正因如此,父子俩成了最大的敌人。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却将父子矛盾换了一种方法演绎,变成了父亲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孩子,导致父子之间渐生嫌隙,但最终哪吒发现父亲竟然想要替自己承受天劫,这种无私的父爱打动了他,父子俩达成了和解。

对于哪吒父子关系的颠覆,争议其实非常大,很多人认为传统神话故事里父子反目,是古代人反对父权,是鲜有的反叛精神,而改动后,就没有了这种精神。可我觉得改过后的更加符合当下的社会价值,父子不一定要形同水火,要谁去反对谁打压谁,父子也需要彼此理解,站在统一战线上去帮助彼此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

《哪吒之魔童降世》事实上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好父亲好母亲和好的人生导师的重要性。而这,也是通过哪吒和敖丙的父母和导师对比完成的。

哪吒是魔丸降生,百姓对其成见极深,如果家长引导不慎,很可能越陷越深,成为真正的恶魔。太乙真人把他带进了画卷里,本意是要软禁他,以免他出去闯祸,可是他父母却说,他其实是斩妖除魔的好苗子,之所以把他带进来,是为了让他修炼法力,好出去斩妖除魔。而为了消除百姓对哪吒的成见,李靖夫妇还不得不挨家挨户去求乡亲们来参加哪吒的生日宴,可以说为了帮儿子逆天改命,他们是煞费苦心,结果也是求仁得仁,哪吒终究成为了拯救万民的英雄。

相反,敖丙是生性纯良的,可是他的父王却把龙族列入仙班的使命强加在他身上,而他的师父申公豹更是想要利用他在师父面前露脸,他们因为一己私欲,把敖丙引向了歧途,差点铸成大错。

父母也分很多种,好的父母只希望你此生快乐,而差劲的父母,却只把你当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让你背负他们未完成的梦想负重前行。人最无奈的地方就是,你无法选择出身,更无法选择父母。

当然,《哪吒之魔童降世》最核心的主题还是“逆天改命“,正如前文所说,这部电影通过哪吒和敖丙的对比,讲述了一个核心观点: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出身,不是相貌,不是别人想要你成为怎样的人,而是你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出身和相貌是不可以选择的,但是你可以选择善良还是邪恶,选择斩妖除魔还是为害人间。

在人生旅途中,更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被别人一时的成见和诟病所打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不由别人,你只要努力做正确的事,总有一天,终会被世人承认。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设也非常出彩,哪吒是个邪魅的熊孩子,由于饱受异样眼光,而时刻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示人,摆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因此,他经常都是插着裤兜不可一世的样子,看上去萌丑萌丑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和敖丙的一场戏,他邀请敖丙参加自己的生日宴,然后插着裤兜走掉了,一回过身,就开始偷笑。那种表面拒人千里之外实则渴望友情的心态令人觉得又好笑又可怜。

太乙真人的人设也非常有趣,他大腹便便,操着一口川普,名义上是哪吒的师父,却经常被哪吒整得狼狈不堪!可以说,他和哪吒包揽了整部电影大部分的笑点。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个性鲜明,故事讲述完整,画风很有质感,有密集笑点和引人泪下的哭点,有视效震撼的燃点,也有引人入胜打戏,所以整部电影的可看性非常高。我的整个观影过程中,影院里大部分时候是哈哈哈的笑声,但是到了哪吒最后遭天劫时,整个影院至少有一半人都在轻声啜泣或者擦眼泪。

从个角度,我非常推荐《哪吒之魔童降世》,因为我认为无论是从故事性,质感,还是观影感受上,都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电影。而从彩蛋看,还会有续集,如果续集能保持这部的水准,那么在若干年后,下一代的孩子长大后,提起童年看过的动漫作品,恐怕就不仅仅会说日本的那些经典作品了吧!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9w_PGwB8g2yegND6T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