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活得长,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

2019-10-21     掌上抚州

1.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一位97岁的老爷子。


他的名字叫“Good Enough”,翻译成中文就是足够好。



我们了解他多一些,就会发现,比“高龄获得诺贝尔奖”更荣耀的,是他的人生态度。


老爷子名字叫足够好,这一辈子却一直很不好。


父母感情不好,动不动就吵架,把他当出气筒,12岁就把他送到另一个州读书,基本上没什么联系。

后来,他考上耶鲁,父母也不觉高兴,给了35刀,但当时耶鲁的学费是990刀一年,他靠着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本来以为去了耶鲁,人生就有希望,谁曾想,他学啥啥不行,古典文学学不好,改学哲学也不行,一诊断,发现患有阅读障碍症,最后,他学了数学,勉强拿到学位。



毕业找工作,他抱负远大:“我要加入美国空军,开飞机打小日本”。

谁曾想,他被分配去一个偏远小岛,当了个气象兵,他倒很踏实,还被提升为气象学家。


命运非要和他开玩笑,部队又安排他,去芝加哥大学进修物理。


一去就被打击:“实在不知道这帮退伍兵要干什么,在你这个年纪物理学家早就荣誉加身了。”


还好,他的导师——诺贝尔奖得主齐纳安慰他:

“人的一生只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把它解决掉。”


“足够好”静下心来,30岁,博士毕业,扎实在实验室工作了20年。



人生到这里,已然已是励志故事。


原生家庭不好,命运还总爱欺负他,每一次都把他扔到泥泞里。


可“足够好”老爷子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他不怨天尤人,把时间浪费在质问命运“为什么我这么惨”上,而是选择接受命运,然后,在泥泞里,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踏实过好每一个当下。



2.

你不会想到,“足够好”的老年生活更加热血。


54岁时,项目经费被砍,他失业了。


大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早就开始想着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他却四处奔波找工作,后来跑到牛津大学,从物理转战到化学,一切从头再来,开始研究锂电池。


是的,就是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项目。


当然,命运继续欺负他,“足够好”研发出锂电池,因为学校不重视不给他申请专利,导致锂电池被索尼买走并获得350亿的市场价值,“足够好”一分钱没拿到。


但他很淡定:“我做这个也不知道它会这么值钱,只知道这就是我应该去做的事。”


他继续踏实做研究,75岁发明了磷酸铁锂,90岁又研究固态电池。



别人叫他别折腾了,安心享受晚年,他说:“我才90岁,时间还多着呢。”


97岁,一辈子被命运开玩笑的他,接到一个电话:恭喜你,你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用热点词形容老爷子的一生,大概就是“人生最坏不过大器晚成”。


在大家认为垂垂老矣只能等死的年纪,老爷子却神来一笔反转人生。


我们很多人,活在世俗意义的成功标准里。


小时候好好读书才是唯一的路,考上好大学就是终极目标;

之后,在大家认为的年龄就该结婚生子找工作,总之,一生要体面,要衣锦还乡,这就叫成功。


有这么一个戳心视频。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学生礼堂里,校长给大家打鸡血,他说:“3年后,考上大学;5年后,开始工作,然后结婚买房,10年后安定下来,30岁,人生轨迹就定型了。”


是不是很像我们的父母,天天耳提面命说的那些理论:


“考不上好大学你就完蛋了。再不结婚你就没人要了。你都30了,还没买房子,你这辈子没戏了.......”


庆幸的是,视频的后半段让人热血沸腾,一个人勇敢的站了起来,他反驳:


“有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有人25岁毕业,马上就找到工作;


有人没上过大学,却在18岁找到热爱的事;有人在16岁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在26岁时改变了注意;


有人有孩子,却还是单身;有人结婚十年,却还没有孩子;


被拒12次,JK罗琳到32岁才出版了哈利波特;马云爸35岁才创造出阿里巴巴;


25岁后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

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


你身边有朋友遥遥领先于你,也有朋友落后于你,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重要的是不要让别人打乱你的节奏。”



就像“足够好”,他的一生从没按正常的成功轨迹行走,可他走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路。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迎春花在春天绽放花蕊,荷花在夏天荷香四溢,牡丹在秋日里花开富贵,腊梅在寒冬傲雪寒霜,人生那么长,不要急,也急不得。


所以,有朋友早早成家立业,无需羡慕,也不必妄自菲薄;

有朋友三十岁还没找到出路,也不要沾沾自喜轻视别人。


人生所有的重点,不在于花期何时来,而在于:活好当下。


我们很多人做不到“活好当下”,常常焦虑,别人走得又快又好,自己又慢又平凡,恨不得能坐上火箭一步登天,可环绕四周,找不到火箭,也不愿迈开脚下的路。


可其实,路就在脚下。



就像“足够好”,我想当叱咤蓝天的飞行员,命运却让我当个气象员,路就在脚下,我先走了再说,对远方存着希望,却也不忘踏实努力走好脚下的路。


我们现在,是实现自己梦想的“飞行员”也好,是做着自己不喜欢的“气象员”工作也好,不论前路如何,只有先走才有希望。


曾有人问“足够好”,如果没拿到诺贝尔奖会不会遗憾。


他说:“无所谓,我已经足够好。”


因为,他的人生每一步,都没有浪费。就算没有诺贝尔奖,他依旧是那个认真过好每一天,把每一个当下都做到最好的“足够好”。


路有千万条,人有千万种。


说到底,不问花期,踏实浇灌,享受当下,其余的交给命运,不论未来如何,享受每一个当下的你,已然是最成功的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s2P7m0BMH2_cNUgmTQ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