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除草剂,杂草怎么办?如何破解作物生产和维护环境之间的两难

2019-12-19   稻荷艺文

杂草之所以“杂”,对照的是人类栽培作物的单一。但“杂”也是自然的本色,所谓生物多样性,本质就是“杂”。杂草,正梗在人与自然之间的扞格之处。在农业行为中,农人对待杂草的态度,正反映出在作物生产和维护环境之间的两难。

“想把田区杂草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除了不合经济效益之外,也会破坏农业生态平衡。”农业药物毒物试验所公害防治组组长蒋永正指出,杂草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功能,农民不能抱着除草务尽的心态。

蒋永正强调,杂草管理应采“综合防治”,针对作物生育期、杂草族群动态和相关环境变化,选用适当的技术,将杂草的危害控制在“临界经济损失”之下即可。早期预防尤其重要,可以有效的减低杂草问题的发生。

果树下芳草鲜美,白三叶正开花


深入了解杂草,综合管理才聪明

杂草管理的方式除了喷洒除草剂之外,可分为:一是预防性防治,二是人力、机械及物理性防治,三是栽培管理,四是生物防治。

1.预防性防治:分两部分,一是边境管理时加强检疫、避免外来种杂草入侵,二是田间管理时,不要让有害杂草开花结籽。由于一株杂草成熟后于一个生活史内可以产生数千颗、甚至数十万颗种子,且可在土中存活很久,若能在杂草开花结籽前就除草,便可减少杂草种子大量落入土壤种子库的机会。

2.人力、机械及物理性防治:是最广泛的除草方式,包括人力除草、剪草机、整地中耕、水管理、火烧、以杂草抑制覆盖等均属之。


琯溪蜜柚树下套种白三叶


3.栽培管理:包括,种植竞争性品种,即作物本身要长得比杂草快,播种时种子的新鲜度很重要。移植、密植、窄行距,使杂草难以生长。例如蔬菜先行育苗再移植。轮作,例如水旱田轮作。种植覆盖作物,例如生草栽培。

4.生物防治:是利用病原、昆虫、动物来去除杂草。譬如有些农民会畜养鸡鸭,帮忙在果园或水田吃杂草。微生物防治方面,例如药毒所曾研发高专一性的炭疽病孢子,可有效防除平原菟丝子。

专家认为,若要使用除草剂,也必须选择性地精准少量施用。用药要看草相,要专业用药。除草剂有的是叶子吸收、有的是根部吸收、有的是抑制种子发芽,有的针对禾草、有的针对阔叶,要用什么药需视草种和作用机制而定。而且必须交替使用,才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五星枇杷生草栽培

生草栽培种什么草?怎么割?掌握重点原则

使用除草剂之外,用人工或机械割草是最常用的除草方式。但笔者提醒,很多人割草都是割到底,其实这是错误的,应该要掌握“三分之一原则”,也就是只割去整株草高度的三分之一。否则割完之后,强势入侵草种会更强势,譬如大花咸丰草。

至于生草栽培,可分为选留自播性本地种野草(或称“自然草种”亦即原来就有的草),或是人工种植本地种覆盖作物。理想状况下,自播性野草因为多样性高,较易维持生态平衡。不过也有农民选择种植单一草种,在农改场可推荐栽种的有数十种低矮匍匐生长的浅根性草种,包括水薄荷、红叶满天星、蝇翼草、匍根大戟、四瓣马齿苋等等,需视农民偏好和所在环境而定。

生草栽培芒果园(左)vs 使用除草剂的芒果园(右)

笔者认为,要种植特定草种比较费工,要花时间去种和管理,并防除其他不要的草种。如果农园面积大、没时间,也可以留自然草种即可。农改场推荐的草种,以生长速度快、取得方便、容易繁殖、适合当地环境为主,且植株低矮,有些是横向生长,就不需要常常割草。

综合以上可知,适合农园的覆盖植物宜具备以下特性:无攀缘性、无刺、耐践踏,不妨碍农园作业;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速、多年性不用常更新;植株低矮、分枝性低,根部固着力佳;非作物病虫害之寄主等等。如果还能具备固氮、分泌有益作物或驱赶害虫物质的功能,或可作为野菜或药草增加收益,那就更具价值。

种草驱虫,收益暴增,非洲“推─拉系统”大成功

由Zeyaur Khan博士发明的“推─拉系统”(Push-Pull System),已经在非洲肯尼亚等地的许多农场成功应用。农民在玉米株行间种上豆科的山蚂蝗(又叫瓦子草、连粘草、蚂蟥棵),此草会释放挥发性气味,能驱赶害虫玉米螟之成蛾,玉米田外围再种上象草(狼尾草),将玉米螟之成蛾吸引过去。一推一拉之间,便降低了玉米田中的虫害。山蚂蝗不仅具固氮能力,还会分泌相克物质,抑制危害玉米的寄生性杂草──巫婆草,具备多重功用。象草也可当做牲畜饲料来源。


于是没钱买农药的肯尼亚农民,因为善用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解决病虫害烦恼,产量收益更大幅提升,兼顾了经济与生态。

我们能否复制仿效这样的成功案例?尽管生草栽培已推广多年,但关于各个草种与作物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草种下去以后对于昆虫生物相、土中微生物相、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目前国内研究都相当不足,应规划跨领域的计划,结合昆虫、植病、土壤各门专家共同投入。


草生栽培农民:政府应有绿色补贴,而非补助除草剂

“我几年前买割草机的时候,被大家笑死了,他们觉得除草剂喷一喷就好。”涪陵鑫康源家庭农场主张书平直言,人工除草很累,请人的话一天工钱要一两百元,夏天割完不到一个礼拜草又冒出来,若用除草剂不仅便宜,且两、三个月喷一次就好。“要拿出什么样的诱因,才能引导生产者去做?”

张书平呼吁政府,应该把不用除草剂纳入绿色补贴的范畴内,只要一点点钱,农民就会有动力。他指出现况矛盾:农会不但补助化肥,又补助除草剂,但是没有草留住肥料,一下雨通通流失,不都是浪费?

张书平还有个“割草合作社”的构想:募资三十万,购买十部电动割草机,供同一地区农民自由租用,就不需要人人都买一部割草机。在杂草旺盛的夏天,可以请放暑假的年轻学生来打工割草。因为电动割草机是塑胶刀片,操作安全、难度也低,学生应该很容易就可上手。

农民留下野花可吸引蜜蜂等授粉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守护田庄,从草做起,英国农民化身环境守护者

笔者建议,绿色补贴可以纳入原生种野花野草的复育。因为除草剂长年施用,许多原生野草面临消失危机,若是请农民留草种草,而且是复育原生种,就有生态补贴,自然有农民愿意做。

英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推行“田庄守护计划”,至今已二十年,鼓励农民在务农的同时也维护环境价值,增加生态多样性,并丰富乡村地景的自然之美。

农田本身可以是惯行栽培作物,但在田区周围保留数米的绿带养草,绿带不用除草剂和农药化肥,依长度或面积给予环境补贴。建置这样的绿带和绿篱、草畦,可作为各种昆虫、鸟类的生物栖息地,不仅可培养害虫天敌,还能复育一些稀有草种。

休耕补贴也可以更有建设性。我国休耕农田常种植紫云英或油菜花,而英国农民则会买野花种子来洒,各种原生种野花会吸引不同昆虫,增加生物多样性。以上种种政策设计,让传统农民也愿意帮助生态恢复建设。

当前政府正积极推动有机及友善环境耕作补贴,不过标准可能还是放在“不使用合成化学物质”,也就是不使用农药和化肥。但这标准对于栽培多年生作物的大多数果农仍是可望而不可及,若能对开始不用除草剂、从事生产栽培的农园释出更多鼓励措施,尤其是坡地农园,应更能直接对应补贴原则中“维护水土资源、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