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天球家里,脸色红润的何丽玲身穿洁净的衣服,安静地坐着看电视,看到客人进屋,会露出8颗牙齿标准笑容打招呼。从表面上看去,你不会知道何丽玲是一名“渐冻人”,而这完全得益于其丈夫李天球11年来的悉心照料。
李天球夫妻俩相识、相知走过了浪漫的年轻岁月,相守走完波折年老时光,以爱与家的温情温暖“渐冻”的妻子;夫妻俩的相濡以沫,教会了女儿孝顺,常怀感恩。
11年如一日照料,
信守相携到老的承诺
每日,李天球为妻子制作营养餐、活动手脚畅通血液、做无创伤呼吸治疗……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大约80平方米房子是李天球的活动空间,但小小的空间也能让他累到出汗。李天球11年如一日地照顾无法动弹妻子,他说,他心甘情愿照顾她。
一句心甘情愿的背后,是李天球始终信守着对妻子许下的承诺:相携到老。
李天球为妻子活动手腕。/佛山日报记者卢钰仪摄
1988年,纺织厂工作的李天球与老师何丽玲相识。每天下班,李天球用厂里的电话打到何丽玲家里,约她去吃饭。虽然当时电话已较为普及,但李天球坚持写下每日与何丽玲相处的点滴,作为情信送给她。如今,一叠厚厚的“日记式情书”保存完好地藏在了家里。
李天球聊起过往的甜蜜,在一旁倾听的何丽玲总会笑出声音。李天球夫妻俩人一路走过平淡又浪漫的20年,而一个噩耗打破了平淡的生活。
2007年,何丽玲出现发烧、咽喉痛等日常病症,辗转多家医院,2008年被确诊为运动肌能神经萎缩症,即“渐冻症”。当妻子已无法自理,李天球辞去了公交车司机一职,专门照料何丽玲。
伤病的无能为力打击着何丽玲生存的信心,连自杀也没有办法。“你要看到女儿成家立业,看到三代同堂。”李天球经常跟妻子聊天,讲汶川大地震,给予何丽玲活下去的希望。
“8年没有回过六和老家,有人说自己忘本,不念亲情。”李天球有苦难言,他害怕生病,传染给妻子。如果患有感冒的朋友要来探访,他都拒之门外。在李天球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被医生告知只有3至5年寿命的何丽玲,走过了两个5年,如今已进入了第11个年头。
照料精细入微,
常怀感恩影响女儿
李天球总能洞察出何丽玲的一个抬头、眼神的意思,他的照料始终如一的精细入微。
曾经,李天球为何丽玲修剪指甲,但因为老花眼而剪伤了妻子,他连着几个晚上难以入眠。李天球说,当时心里觉得没有照顾好她,让她受伤了,实在是心中有愧。
为了照顾好妻子,剪指甲的重任就交给了李天球的女儿。李天球女儿常常回家照顾母亲,不时下厨做饭给母亲吃。“为了能早点大学毕业,自己工作赚钱,女儿放弃了考研。”李天球说,当年妻子患病,女儿正值高考,但女儿不负所望,以高分考进了广东美术学院,其中广东美术学院单考色彩科目得了满分。如今,女儿拜工艺美术大师饶宝莲为师,开办了美术培训班,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李天球喂妻子喝水。/佛山日报记者卢钰仪摄
“希望时间走得慢些,她的病症恶化得慢一些。”每每谈及早期妻子患病的往事与未来面临的离世,李天球总会哽咽,眼中泛起泪花。
何丽玲早已告诉李天球,若她离世,遗体捐给医学院作研究。李天球说,这是夫妻的共识,要常怀感恩之心。多年来特别感谢政府、亲朋好友的帮助与资助,才能熬过入不敷出的艰难时期,他希望能为别人、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每天24小时,李天球几乎围着何丽玲转,只有晚上7点半至9点半属于自己。而这两小时,李天球到家附近健身房锻炼身体,过去6年里他几乎没有生病过。“没有好的身体,怎么照顾她。”55岁的李天球说,希望能一直伴她到老,无病无痛的。
数据来源:今日三水
整理:文明三水微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