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去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讲述关于孩子教育的影片,深深触动了我。
父亲马皓文因为在大桥施工过程中,被人偷工减料导致大桥坍塌,锒铛入狱,在他服刑的七年里,他的生活了发生了巨变,妻子改嫁,房子也被没收,就连自己最爱的儿子马飞,也成了所有人眼里的“问题少年”。
出狱后的父亲见到儿子的第一面,竟然是在学校的批评大会上,儿子被教导主任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任甩书甩脸,并且扬言要开除他。
看到这一幕的马皓文内心五味杂陈,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会变成这般摸样,但是尽管如此,马皓文还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最棒的。
他说:“我的儿子是个天才!”之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儿子的教育身上,教会了他要自立,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管遇到什么,都要靠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是,马皓文问儿子长大后想干什么,儿子说想考清华北大。
马皓文却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追逐梦想。”
他还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你连靶子都找不着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最终,儿子成为了梦想中的宇航员。
这让我想到了《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对5岁的儿子说的话:“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去捍卫它;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可见,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有多么重要。
一个真正好的父亲,他会身体力行的去为孩子着想,他会守护孩子的梦想,成为孩子心底的超级英雄。
01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拥有父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看似滑稽的回答,却饱含着满满的幸福感。
父亲是赋予孩子生命的那个男人,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他就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一声“爸爸”让他心甘情愿任你差遣。
曾看过这样一条新闻,家中液化气意外爆炸,花季少女李辰玺不幸全身多处烧伤,烧伤面积多达80%,当时穿着短袖的李辰玺,短袖被烧没了,全身都是白皮,像塑料布一样。
经过紧急抢救之后送进了重症监护室,由于李辰玺的烧伤面积较大,没有多余的完好皮肤,只能通过直系亲属的皮肤来植皮,作为李辰玺植皮之后的保护层。
李辰玺的父亲李志锋自告奋勇告诉医生,要将自己一条腿的皮肤全移植给儿女,为了省下一笔钱给女儿治疗,父亲李志锋选择了无麻醉植皮,可以想象,尖利的刀锋切割在皮肤上,该有多么的疼痛,而他却只是紧紧着咬着牙,连一句疼都不曾抱怨过,再次进行植皮手术时,医生选择了在李志峰的左肩膀上割取皮肤,李志峰还在术后说:“如果女儿还需要植皮,我会移植到她康复为止。”
为了不让女儿担心,他让家人都瞒着李辰玺。后来医生建议,最好穿上专业的防止增生性疤痕的压力衣,考虑到一套得花上三千多块钱,李志峰不舍得花钱买上一套,让妻子在市场上买来几十元一条的丝袜穿。
所以说,一个好的父亲,他真的可以很爱你,舍得为你付出一切他所有的。
他或许并不富有,却愿为你倾尽所有,他也许并不高大,却努力护你一世周全,他或许未曾说过爱你,却愿倾尽所有把最好的给你。
就如冰心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那些我以为遥不可及的父爱,再蓦然回首观望,原来它全部都藏在行动里。
02
李志峰的割肤救女的事迹,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是典型的中国式严父,不苟言笑,沉默少语。
记得中学的时候,班里组织长途春游,全班唯独我一人没有报名参加,那时同学问起原因,我趾高气昂地说:“我早就去过了。”
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因为我知道,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不会让我把钱花在这上面的。周末回家时,跟母亲提及了此事,却并没有告诉父亲。第二天清晨准备上学时,父亲突然叫住了我,他把活动经费硬塞在了我的手里。
我有些惊喜,出乎预料。直到过了许久,与母亲在电话闲聊中我才得知,这笔不小的活动经费是父亲在嘈杂的工地上,干了整整半个月的苦力挣来的。
听闻后,我顿时泪流满面。
那一天,我跟父亲通了许久的电话,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动跟我的父亲通话闲聊,声音一度哽咽,可最后到底没能对着电话那端的父亲,轻声说出那温热的五个字:“老爸,我爱你”。原来,对父亲说一句爱,是那么的不容易。我很庆幸,我生在了一个拥有父爱,同时懂得“父教”的家庭,父亲教会了我要心存感恩,宽以待人,他还告诫我说:“你所拥有的,是来自社会的,将来你要回馈给它。”
所以说,父爱是成长之本,而父教是明理之基。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规则和纪律。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前段时间高考成绩出炉,被称为“国民才女”的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许多人第一次认识武亦姝,是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她以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横扫百人团,一举夺冠。
很多人惊叹于她的才华,殊不知她是有个懂得“父教”的父亲。
她的父亲从她小时候就专注在她的教育上,每天下午4点30以后就关掉手机,剩余的时间就专心陪孩子,父亲会陪她一起读书,跟她讨论历史哲学,给她讲寓言童话,给她创造一个温馨、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每天4点30关机,她的爸爸肯定是不用工作!”但其实呢,武亦姝的父亲是在科研机构工作,每天也会有数不完的工作要做,但相比于孩子的成长,他宁可牺牲工作的时间。
因为,孩子每一分钟都在长大,那些错过的时光,将永远无法重来。
刘墉曾说: “许多爸爸在孩子图画里,没有手。为什么?因为在孩子记忆里,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认知中,有这样一个观念:陪孩子是老婆的事,男人应该以事业为重;女人天生就会带孩子,男人天生就不会。因此,父亲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稀缺品,许多家庭都在进行着“丧偶式育儿”。
03
父爱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大?
在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从小就缺失父爱的松子,美丽而敏感,但她的内心深处却极度渴望被爱,因为患病的妹妹比松子得到的关注更多,所以一直被父亲忽略的她,因为偶尔一次无意扮鬼脸换来父亲的笑容,而开始习惯地在镜头前面扮鬼脸,逐渐形成了善解人意的“讨好型”人格。
而后发生了很多事情,父亲不再被她的鬼脸所逗笑,也不再关心与她有关的任何生活,所以,她开始自暴自弃,变成住在垃圾屋里的又肥又脏的老太婆,最后死于小混混的乱棍之下。
松子曾说:“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父爱的缺失,松子的一生从未得到过父爱,她的一生都陷入舍弃自尊和寻找爱的死循环中,难以自拔。
在她一次又一次的绝望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对于父爱的渴望。那一刻,真让人心疼。
如果说电影并不真实,那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却远比电影残酷得多。 “2014年8月,成龙之子房祖名在北京吸毒被捕,关押拘留三个多月”的新闻,
被很多的网友关注。房祖名有着“龙太子”的光环,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但其实呢,他得到的父爱少之又少。
他的父亲成龙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几乎很难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一顿家常饭,更别说陪伴他的成长,监督他的学业。
许多在普通人看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对房祖名来说却十分困难。成龙曾在自传里面写道:“有一次,因为老婆走不开,于是让他去接儿子放学,但是半天等不到儿子出来,后来才知道,原来儿子早已读中学,而他却一直等在小学门口。”
父亲的关心和陪伴,一直是房祖名所期待的,可他终究没有得到。
如果说房祖名还是在爸爸身边长大的孩子,那么相比于房祖名,吴卓林就悲惨得多。因为没有父亲的管教,她一度流浪街头,不只生活拮据,也造成了很严重的性格缺失。
所以说,缺少父亲的教育,孩子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分裂人格,而这将是需要用一生去弥补的。
就像蒙台梭利说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受着童年的影响。
04
还记得,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爸爸在面对女儿的抱怨时,对女儿说了这样一句话:“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女儿稍微体谅我一下。”这句话让我感触至深。
是啊,爸爸他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们也是第一次当他们的儿女,父亲是个平凡的父亲,我们也是个平凡的孩子,我们都在努力适应彼此的角色。
我知道,要让一个父亲不缺失孩子的成长很难,因为,放下工作就养不起你,专注工作就一定会少了陪伴。
父亲也有他难以启齿的柔弱与辛酸,但不管怎样,请所有的父亲,都能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照料:放下你手中的手机,多跟孩子交流一下;回到家不要再工作,多看看孩子画的画;跟孩子建立一种关系,陪他去他想去的地方;跟他一起探讨音乐,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教他要孝顺父母,首先要从自己开始。
孩子的世界很小,除了妈妈的温暖,还需要爸爸的关爱。
要知道,没有被爸爸宠爱过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那份缺失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