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峨眉的美是静谧的
当峨眉的霞光镶红了大佛的金边
瓦屋山的高山杜鹃独自开放
青城苍翠的群山已苏醒
乐山大佛的早市小吃也要开始忙碌
基本特点
依托青城山、峨眉山沿线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
深度体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诗书之旅
旅游路线
成都市都江堰—眉山市东坡区—眉山市洪雅县—乐山市中区—乐山市峨眉山—乐山市夹江县
自驾参考路线
成都—都江堰
蓉昌高速
都江堰—眉山市东坡区
蓉昌高速—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京昆高速
眉山市东坡区—乐山市中区
成乐高速
乐山市中区—峨眉山市
成渝环线高速—隆汉高速
峨眉山市—夹江县
245国道
夹江县—洪雅县
成渝环线高速
非遗聚集区域
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
三苏祠、乐山大佛景区
峨眉山景区、千佛岩景区、瓦屋山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青城山景区
青城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距成都市区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
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约五亩的庭院,明代洪武元年为纪念“三苏”而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
现成为占地100亩的古典园林,庭院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
乐山大佛景区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游览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峨眉山景区
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 山之领袖”之称。
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
峨眉山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瓦屋山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县境内,距成都180公里,占地面积105万亩。
核心景区瓦屋山系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鸽子花的故乡”“世界杜鹃花的王国”。
瓦屋山目前已荣获“全国重点生态旅游景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 ”全国文明森林公园“ ”省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中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 ”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中国森林氧吧“等称号。
重点非遗项目
都江堰放水节、望娘滩传说、青城洞经古乐、青城武术、峨眉武术、竹纸制作技艺、洪雅雅纸制作技艺,向家班狮舞、峨眉席草龙、峨眉山大庙庙会、峨眉山佛教音乐、夹江麻柳堂灯戏、夹江年画、城隍庙会等。
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放水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这一天,为庆祝一年一度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沿,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接合部的岷江出山口,公元前256年李冰治理岷江,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彻底根治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每年都举行一系列相关活动,包括官方祭祀和群众祭祀活动。官祭活动首先由主祭官宣读祭文,并献帛,献爵,献花,然后瞻仰二王庙。群众祭祀活动主要是拜谒二王庙,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放水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在都江堰渠首鱼嘴分水工程处举行砍断连接杩槎的竹索、外江水流入经岁修后的内江的开水仪式。
峨眉山佛教音乐节
峨眉山佛教音乐是传统宗教音乐的组成部分,也是峨眉山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时代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峨眉山佛教音乐曲目丰富,现使用的有100多首,常用的有60多首。佛曲给人以清静、庄严、肃穆之感。佛乐的唱腔讲究“八梵”,“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雌音、八不雄音。”这种“中庸平和”之音,强调自然和整体和谐,演唱难度相当高。
佛事活动中演唱的佛曲,除唱腔外,还使用伴奏。伴奏乐器有铛、铰、木鱼、鼓、大磬、引磬、二屋、铃、笛子等。伴奏乐器的编制随唱腔板式而定,有时全部使用,有时只使用一两种。
板式中有铛铰板、鱼板、铃鼓板等。铛铰板以铛铰乐器为主要伴奏乐器,其余乐器则随铛铰按固定的节奏进行伴奏。它又因唱腔在翻板上的不同,而分成七星、三星、连九等板,木鱼的伴奏主要用于念诵。
夹江年画
夹江年画是四川省夹江县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样式,据县志记载,夹江年画与绵竹年画和梁平年画齐名,为四川三大年画之一。
约在明代中叶,夹江县已出现年画作坊,当地著名的董大兴荣作坊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画面上的形象生动夸张,与整体的祥和喜庆气氛相协调。
夹江年画以木版套色印制,色版少则四套,多则八套,其制作工艺与绵竹年画和梁平年画不同,先用黑烟子印出墨线和黑发眉眼及衣饰,接着印出黄色,再套印绿、章丹、蓝、紫等色,最后以红色印制衣纹
来源:四川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