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市、买好物......巴塘县精细规范治理 地摊经济活了起来

2020-09-22   聚焦巴蜀

原标题:逛街市、买好物......巴塘县精细规范治理 地摊经济活了起来

“本地苹果、核桃、辣椒,便宜卖了”“美女,这个短袖进价都80,你在加点钱”“老板,两碗面条,微信转你”夜幕降临,疲惫的人们结束繁忙的一天,放下书包和文件,迎着晚风,巴塘县中山广场热闹起来,步行街的小馆子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地摊经济”活了起来。

一辆三轮车、一把遮阳伞,老李两夫妻出摊了,“以前我们两夫妻都在餐馆打工,后来疫情原因饭店休业关门,我们两夫妻也算失业了”谈到失业的几个月,老李直摇头,“异地他乡,日子难过,回老家南充也是没工作。”突如其来的疫情压垮了老李,但还好妻子在旁鼓励,“国家强大、政府作为,日子会好起来的。”2020年7月巴塘县跟随国家政策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稳就业、保民生”,为“地摊”经济“松绑”,“地摊”经济活了起来!以业态类别为区域划分标准,综合交易频次、交易额度、人口流量等市场要素,把百货、服装、瓜果类、松茸等交易商品划设合理位置。截止目前,该县步行街规设摊位30个,菌类市场规设摊位152家,解决就业岗位270余个。这其中就有老李的摊位,干净卫生,老李炸串赢得一片市场。“现在每天收益平均在200元左右,我和妻子都很满意”老李笑容满面迎接着客人。

“地摊”入门门槛低,启动资金小,经营成本低,船小好调头。和老李同一区域开着饰品店的本地人翁姆说到,“边看娃娃读书,边做个小生意赚个菜钱也不错”。

既可吸纳就业,又可以解决个人和家庭生计问题,“地摊”经济俘获人心,为城市生活增添了平易近人的美丽。但平易近人也并不是意味着可以“放任发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因地制宜做好选址、规划和时间安排,精细规范治理,释放“地摊经济”最大活力。”巴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到,采取“主管部门服务引入、创业青年主动吸收”措施,以群体“传帮带”形式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地摊经济热潮”。复苏即开展地摊经济主体信息采集,建立“一店一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划定片区、指定人员、规定职责”要求,采取网格化管理和流动执法方式,对临时占道经营、商家(个体户)实行“优化+取消+增补”动态管理并积极引导地摊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

据悉,截止目前,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主动服务引入摊点13家,巡逻规范占道经营、违规停放机动车辆等乱象行为320处,处置群众反应线索案件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