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有那么多“小欢喜”,40岁以上拼二胎到底是伟大还是自私?

2019-08-28   陈妍妈妈

1、

同样是讲高三孩子家庭的电视剧,最近刷屏的《小欢喜》剧情还是跟《少年派》一样,不能免俗的涉及到第一主角家庭生二胎的桥段。

《少年派》里林妙妙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不愿意让父母生二胎,到用自己直播赚的钱为弟弟买保险的巨大转变。异曲同工的是《小欢喜》里的方一凡和林磊儿,亲自录制视频,向爸爸妈妈表达想要一个妹妹的愿望。

看起来这两个家庭都因为二胎的来临团结得更加紧密,实现了最终的“小欢喜”,但是电视剧里的桥段照进现实却会一地鸡毛。

不管是《少年派》中的王胜男,还是《小欢喜》中的童文洁,家里老大已经高三,也就是说,孩子基本都是18岁左右,她们自己一个是46岁,一个是43岁,不管再怎么保养再怎么运动,年纪毕竟都过了40。

分析一下,为什么40岁以上的父母,绕来绕去还是逃不过二胎的命运。

首先,通常40多岁的父母,孩子差不多都到了青春期,不会再主动跟自己亲近,父母心里难免会有落差。

特别是高中的孩子,等他们去上了大学,十几年全心扑在孩子身上没有自我的父母,可能一下子就收不回来,所以他们就急需另外一个孩子来填补。

其次,40多岁不管男人和女人都会面临中年危机,正面硬扛不如转移注意力,这时候再没有比另外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更有冲击的了。因为它预示着自己的人生还有希望,还有生机。

比如之前王胜男还想着跟林大为离婚,可是得知怀了二宝,这个念头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后,年过40怀二胎,站在父母的立场,会觉得这是上天给自己的礼物,倍加珍惜。比如《少年派》中裴音应当是这么劝王胜男的。

说起来都是二胎是为老大生的,实际上都是为自己。正如林妙妙说的,相差18岁是两代人的代沟,怎么可能做朋友。

2、

《小欢喜》中的三个家庭,三对高三孩子的家长,年龄都是在45、6岁,按孩子18岁算,他们大概是27、8就当了爸妈。27、8岁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当然也是最佳的婚育年龄,所以当真是既圆满,又欢喜。可是这也意味着他们26岁就得结婚,25岁左右就得谈恋爱,24岁要大学毕业。

真的不是我抬扛,现实生活中能按这个节奏走的一线城市男女青年,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自己是33岁生的孩子,孩子18岁的时候,我也已经50了。50也还好,孩子高三的时候,也不过是更年期撞上青春期。

人生哪有那么多“小欢喜”,40岁以上拼二胎到底是伟大还是自私?

我妈妈41岁时生的弟弟,我弟弟18岁的时候,她已经58岁。58岁什么概念,退休了,更年期过了,“大姨妈”都回家了,心态再年轻,身体也是不会说谎的,而且要让一个58岁的人去操心孩子的高考,真心有些吃力吧。所以大龄产妇注定将来只能当个佛系的妈妈吧,否则这条老命根本不够跟孩子耗几年的。

《小欢喜》里童文洁向班主任李萌老师保证,她有高三一年孩子脱一层皮,父母脱十层皮的觉悟。可是58岁的父母脱十层皮,怕是再也活不过来了吧。

我不过30多生的孩子,现在已经觉得力不从心。所以真心佩服那些40岁向上还计划着生二胎的人。

3、

天涯论坛上曾经有人发过一个帖子,说自己41岁,女儿14岁,想生二胎,问大家的意见。她想的理由是将来老大上大学离开了,自己在家有个孩子,总比弄一些猫猫狗狗的好。

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儿。幸好底下的评论都挺明白的。

如果生二胎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生了之后又不能为两个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为两个孩子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那么到头来第二个孩子的负担还是要落在老大的身上。

可能也会有人说,不让父母生二胎是自私,以前一家生好多个,老大和弟妹之间相差十几岁也一样兄弟和睦亲如一家。

可是那样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而且即便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父母除了照顾最初的一两个孩子之外,剩下的就会交给老大老二来带,特别当老大是女孩时,几乎就等于是弟弟妹妹的半个妈。因为她们要照顾家里的兄弟姐妹,所以不能上学,不在外出工作,不能嫁得太远,挣钱还要贴补家里开支……这些本该是父母的责任,却早早地压在了第一个孩子身上。

一个家庭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单单是钱,还有父母爱和关注。如果经济上没问题,孩子生出来有人帮忙带,自己年纪不太大,两个孩子之间又相差不多,这样的对情况生二胎还比较合适。

而那些完全不管不顾,将来拼死也要把孩子生下来的父母,是在以一个未知的生命来满足自己作为父母的某种需要,这不是伟大而是愚蠢或者是自私。

4、

父母生我时已经算晚育,41岁生了弟弟,一晃也快三十年。这一路我看到妈妈作为高龄产子一员的艰辛,如今她已经是个快70岁的老人,心里最焦虑的还是弟弟将来怎么办?

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一个先来,可既然生了孩子,谁不想尽量多陪他几年,所以只要我弟没有结婚生子,我妈就不敢病也不敢死。

40岁以上的父母还要拼二胎,对于老大来说不公平,对于老二来说太残忍,对于自己来说,君生吾已老。生了孩子又担心不能陪他长大,这样的生活哪里来的“小欢喜”。

生二胎是好事,但二胎也不是中年人万试万灵的神药,如果已经过了40岁,二胎真的要量力而行。

PS:这是2019年发布的第67篇原创推送,

作者介绍: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电影爱好者,专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网同步上市中。微信公众号:陈妍妈妈(ID:chenyanmama0514)欢迎关注,讨论育儿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