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端州街坊们熟悉的“翕庐”(绿瓦桁)将改建为端州区博物馆!
今天上午,肇庆市著名的民国建筑“翕庐”使用权移交仪式在位于肇庆市端州区正西路45号的“翕庐”举行。
端州区文广旅体局负责人接过象征使用权的“钥匙”,正式启动翕庐的新功能。
今年4月,市政府拨专款开始对“翕庐”实施修缮保护工程,由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该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并结合端州区的实际情况,经相关主管部门研究,决定将“翕庐”移交给端州区管理,并改建为端州区博物馆。
端州区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工作人员 邵天伟:
目前,市文广旅体局正对翕庐进行修缮,工程预计到明年5月底完成。到2020年底,我们将把它改建成端州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相信大家都非常期待
与全新升级的翕庐见面~
先别急,让我们一同走进翕庐,
好好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吧!
翕庐
俗称“绿瓦桁”,是国民党著名高级将领余汉谋胞兄余骏谋的故居。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坐南向北,为中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
它的门楣匾额上“翕庐”二字,
出自广州六榕寺住持铁禅和尚之手,
意为“和顺,和睦之宅”。
平面布局由主楼、东西附楼、后花园以及围墙组成,占地面积1187平方米。楼分三层,混凝土砖木结构。墙体用水磨青砖砌筑,绿琉璃瓦顶,施仿木斗栱,额枋饰彩绘图案,底层贴花岗岩墙裙。主楼正门置南方民居特有的木制趟栊门。
翕庐屋顶的碧绿琉璃瓦。
窗户采用西式上下推拉定位百叶窗,天花采用西式线条作装饰,用进口上等木材制作,通风、透爽、采光。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捣制,上铺进口彩色拼花马赛克阶砖。
后花园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置山石盆景,花木扶疏,环境清雅,所植龙眼已有上百年历史。
翕庐的后花园。
翕庐是端州区现存面积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中华民国时期宅院,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翕庐”在解放后收为国有,为中共西江地委驻地,80年代为高要公安局使用。
2003年7月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2月27日,余骏谋女儿余佩珍代表家人正式把“翕庐”捐赠给肇庆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委托市博物馆对“翕庐”进行管理。
2005年2月3日,“翕庐”用作肇庆市图书馆筹建处,后作为市图书馆翕庐分馆使用至今。
2003年,翕庐被列为肇庆文物保护单位。
相信,
端州区博物馆改建完成后,
这里必将成为端州区
一张新的靓丽的文化名片。
来源:端州发布、区文广旅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