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PD-1 / PD-L1抑制剂的适应证已经覆盖到了16个不同的癌种,全球PD-1 / PD-L1抑制剂总数达到了9种,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近日发表综述,分析了PD-1 / PD-L1抑制剂相关的临床试验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免疫联合治疗成为主流
自2006年以来,全球已启动了3,362项PD-1 / PD-L1抑制剂相关的临床试验(单药或联合治疗),截至2019年9月,仍有2,975项仍在进行中,计划招募500,000多名患者,其中76%的试验正在评估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近年来,免疫联合治疗已成为主流,目前为止,FDA共批准了14项联合疗法。
PD-1/PD-L1抑制剂在2017年和2019年开展的临床试验
过去2年中,最常见的三种免疫联合方案是免疫联合化疗(235项新试验),CTLA-4 抑制剂(186项新试验)和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靶向药物(114项新试验),可参考FDA最近批准的四项联合治疗策略:两项用于肾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西替尼,以及avelumab联合阿西替尼),一项用于子宫内膜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另一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atezolizumab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表明这种联合治疗策略具有发展前景。
过去两年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现状
计划招募患者规模减少
在试验设计方面,过去6年中,平均每项试验的计划患者患者入组人数从2014年的429名下降至2019年的每项试验129名患者。试验规模的减少与针对主要癌症类型(例如黑素瘤,乳腺癌和肾癌以及肺癌)的新试验数量减少有关。相比之下,更多的试验针对的是罕见癌症类型,这些类型患者人数要少得多。
中国患者招募率最高
通过计算IQVIA管理的55个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PD-1 / PD-L1临床试验中629个临床中心(包括美国、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以及其他亚太地区)的患者招募率发现, 美国的患者招募率最低,可能是由于PD-1 / PD-L1抑制剂作为标准治疗的渗透率最高。相比之下,在中国,单药治疗的患者招募率几乎是美国的六倍,联合治疗的患者招募率是美国的四倍。中国每年有超过400万的新癌症病例,而且大多数中国癌症患者未接受PD-1 / PD-L1 抑制剂治疗,这意味着中国满足参加临床试验资格的患者人数最多。
实际上,与其他获批准的PD-1 / PD-L1抑制剂相比,中国自主生产的三种PD-1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的临床开发速度较为迅速(26-45个月), 离不开快速的患者招募。
随着中国加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 ,在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的数据有望支持这些药物在其他ICH成员国的市场应用。同时 全球PD-1 / PD-L1试验应利用这一宝贵的患者资源来加速临床开发。
不同国家和地区PD-1/PD-L1抑制剂临床试验的中位患者招募率
小结
目前PD-1/PD-L1抑制剂仍在发展,临床试验的数目不断增加,新的联合方式不断探索以及更多适应证的持续拓展。在这一领域,各学科之间的创新融合已经为患者带来了许多改变临床实践的治疗方案。随着联合疗法的不断应用,亟需为每种组合方案开发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以识别能从中获益的患者。
此外,PD-1/ PD-L1抑制剂耐药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对免疫治疗耐药机制的探索将为进一步扩大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寻找治疗新靶点提供依据,因而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耐药机制,针对多种耐药机制的综合治疗可能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新的生物标志物和疗法需要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验证,这就需要丰富的患者群体。新兴市场中拥有大量可用的患者资源可以支持更快的临床试验注册,最终将为全球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Trends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for PD-1/PD-L1 inhibitors.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doi: 10.1038/d41573-019-0018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