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CSCO BC 指南更新最大亮点: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2020-04-14   医脉通肿瘤科
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新闻发布会于2020年4月10日下午顺利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江泽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乳腺癌领域的诸多权威专家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在新闻发布会的各个环节中,各位专家对关键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在“《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嘉(CSCO BC)诊疗指南》发布会”环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殊教授解读了早期乳腺癌部分的主要更新内容。详情如下:

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不再仅仅依据临床分期,而应结合肿瘤分子分型、临床分期及患者医院进行个体化治疗。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选择术前新辅助药物治疗:肿块较大(>5cm)、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三阴性、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达难以保乳者。

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更新要点

I级推荐新增TCbHP(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1A)和THP(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1A)

II级推荐为HER2单抗联合紫杉类为基础的其他方案,包括新增的AC-THP(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方案(2B)和TCb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方案(证据级别调整为2A)、科学合理设计的临床研究(新增)

主要研究证据

III期NeoSphere研究结果显示,在早期或局部晚期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与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相比,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可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pCR率,两治疗组分别为45.8%和29%(P=0.014)。

III期PEONY研究旨在评估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用于亚洲人群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双靶向治疗组的术后总体病理完全缓解率(tpCR)显著较高,分别为39.3%和21.8%(P=0.001)。

II期安全性TRYPHAENA研究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多西他赛±蒽环类用于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显示,双靶向治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均达到了较高的pCR率。

III期KRISTINE研究旨在评估T-DM1+帕妥珠单抗对比TCbHP方案用于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T-DM1+帕妥珠单抗和TCbHP方案的pCR率分别为44.4%和55.7%。

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后的辅助治疗为新增章节——本次指南更新的最大亮点

对于术前仅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若达到pCR,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1A),I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2A);若未达到pCR,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2A)或T-DM1(1B),I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2B)。

对于术前使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若达到pCR,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1A),I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2B);若未达到pCR,I级推荐为T-DM1(1B),I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2A)。

主要研究证据

III期KATHERINE研究旨在评估T-DM1对比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未达pCR的患者,术后换用T-DM1可改善患的iDFS和DDFS。

HER2阴性术前治疗策略

I级推荐为选择同时包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治疗方案:TAC方案(1A)、AT方案(2A)。

II级推荐为以蒽环类和紫杉类为主的其他方案:AC-T(1B);年轻、三阴性,尤其BRCA突变患者,可选择紫杉类联合铂类的方案:例如TP方案(2A)。

更新要点

再次强调了蒽环类联合紫杉类在HER2阴性患者新辅助治疗的地位

强调了白蛋白紫杉醇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地位

提出了PD-1抑制剂在三阴性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未来前景

新辅助治疗后未达pCR的HER2阴性患者,尤其是三阴性患者,可考虑使用卡培他滨治疗

主要研究证据

III期GBG69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紫杉醇对比溶剂型紫杉醇用于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与溶剂型紫杉醇相比,接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的患者4年无浸润病变生存率(iDFS)显著提高,分别为84%和76.3%(P=0.002)。

KEYNOTE-522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对比安慰剂+化疗用于序贯辅助帕博利珠单抗或化疗用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中位随访15.5个月时,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组分别有64.8%和51.2%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病理分期ypT0/Tis ypN0)(P<0.001)。亚组分析也显示了一致获益。

术后辅助治疗更新要点——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双靶向治疗得到普及,但专家并不认可适合单靶治疗的患者都需要考虑双靶治疗,对于淋巴结阴性患者,需综合其他危险因素(如肿瘤大小、ER状态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最新指南将高危患者分层为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阴性但伴高危因素的患者。

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I级推荐为AC-THP(1A)和TCbHP(1A);II级推荐为AC-TH(1A)、TCbH(1A);II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后序贯来那替尼(2A)

对于淋巴结阴性且具有高危因素(肿瘤>2cm、其他危险因素)患者,I级推荐为AC-TH(1A)和TCbH(1A);II级推荐为AC-THP(2A)、TCbHP(2A);III级推荐为曲妥珠单抗后序贯来那替尼(新增)(2B)

对于淋巴结阴性且肿瘤≤2cm的患者,I级推荐为TC+H(2A);II级推荐为wTH(2B);III级推荐为化疗后再用曲妥珠单抗(2B)

对于HR阳性和无需化疗或不能耐受化疗患者,推荐曲妥珠单抗+内分泌治疗(调整为2A)

主要研究证据

APHINITY研究旨在探索曲妥珠单抗+化疗±帕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疗效。6年随访结果显示,ITT人群中,两组的6年iDFS率分别为90.6%和87.8%(HR=0.64),双靶向治疗复发风险显著降低24%,绝对获益达2.8%,淋巴结阳性患者还是能从联合组中继续获益(HR=0.72)。

ExteNET研究探索了1年曲妥珠单抗标准治疗基础上序贯1年来那替尼的疗效。结果显示,1年来那替尼治疗导致了适度但有意义的改善,5年iDFS的绝对获益为2.5%,来那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90.2%和87.7%(HR=0.95,P= 0.0083)。值得注意的是,HR阳性亚组的获益更多,5年iDFS分别为91.2%和86.8%(HR=0.60),HR阴性组为88.8%和88.9%。在ExteNET研究的亚组分析中,4个或以上淋巴结阳性患者从这种HER2靶向治疗方案中获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