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圈儿,知识产权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诸如某某抄袭某某的标题时常出现在头版头条,比如大家熟知的捷豹路虎赢下了拉锯三年的陆风X7抄袭官司,还有各种品牌被吐槽抄袭和山寨,更将“知识产权”四个字推向台前。近日,风生水起的吉利汽车也卷入到了“知识产权”的风波中,吉利向高院起诉威马及其旗下四家子公司侵害商业秘密,诉讼标的为21亿元巨额,此案将于9月17日开庭,而这场官司也是新造车势力与传统主机厂的首次公开矛盾。
风马牛不相及,吉利和威马为何卷在一起?
从实力来看,威马作为造车新势力与吉利相差甚远,很明显是车圈儿晚辈,从产品来看甚至到无法产生直接竞争关系,但为何他们能卷在一起呢?其实,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经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和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曾经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此后,沈晖还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2015年,沈晖离职创立威马汽车,并在几年时间里亲手创立威马团队,在没有任何猎头公司参与的情况下,威马汽车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市场、服务等位置的关键人员全部到位。这其中包括吉利原销售副总经理陆斌,吉利负责海外并购的CFO张然以及吉利收购沃尔沃时的关键谈判人员杜立刚,这一吉利骨干阵容的加入使得威马汽车也从众多造车新势力中迅速脱颖而出。
曾经沧海难为水,矛盾为何被激化?
你我都知道商场如战场,一个创意从无到有要经历的艰辛过程亲历者是最懂的,如果被其他人坐享其成,对于原创者俩说那滋味岂一个痛苦了得。即便,曾经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当涉及到利益的时候,矛盾被激化也是再正常不过。根据资料显示,吉利与威马的诉讼是在去年提交的,而被爆出的时间却是今年7月,而这一时间节点也正是威马寻求用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用户服务及渠道拓展的D轮10亿美元的融资的关键时刻。在市场紧缩的情况之下,传统主机厂的生存也变得日益艰难,而造车新势力的涌起必将给市场带来竞争,因此两方势力的你争我夺与纠缠也就变得更加激烈。
道不同不相为谋,做好自己
对于造车这件事,无论是吉利也好,还是威马也罢,二者都是满怀热情,纵然在之前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当成为竞争对手的那一天起,吉利与威马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面对这一官司,沈晖在内部信中表示:“作为初创企业,我们要强化研发的投入,强化用户价值的创造。不惧寒冬,不惧怕旧势力的挑战,更加不惧怕推动变革的阻力。”从这一内部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沈晖的笃定与坚持,无论外界怎么变化,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该做的,剩下交给时间。
见惯了大场面的吉利对于这一官司也非常谨慎,只简单的回应“以法律判决为准”。
竞争是永远存在的,它存的意义在不是为了激化矛盾,产生冲突,一较高低,而是真的为了某一个产品的进步,某一个行业的发展而存在,即便吉利与威马都陷入了舆论当中,但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打打知识产权官司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在没有正式定论之前,大家都会谨言慎行,也都坚信,我会赢。到底谁会赢?唯有时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