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孩子的兴趣问题一直都是家长教育的千古难题,每次想要让孩子做什么事情让他去完成的时候,孩子要是没有兴趣,那么这个过程就会进行得非常艰难。
举个例子:
前不久闺蜜就来到家里和自己抱怨了这个问题。闺蜜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而在初中的课程当中英语被归在了必修课程里面,也就意味着英语的成绩和之后的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朋友就一直督促孩子努力的学习英语,在周末的时候还有给孩子报班。
但是,孩子对于英语的兴趣却是丝毫没有,每次要做作业听语音还有背单词的时候都觉得非常的痛苦,周末的兴趣班也是能拖就拖,甚至还经常请病假不去。这就让闺蜜觉得非常的头疼,为什么现在孩子全部不明白自己的用心呢?
其实关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孩子的教育当中是屡见不鲜的,孩子的性格永远是非常直接的表现,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喜欢用各种方式去逃避,而不去面对他。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以孩子兴趣出发,主动的去培养孩子的兴趣。
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不会有一种被逼着学的感觉,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但是相比于这种情况,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属于被家长逼着学习。
然后这种逼着学习的方式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痛苦,也会让家长感到非常的痛苦,其实家长不妨了解一下鸟笼效应,或许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的鸟笼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偶然的获得一件自己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添加与之相关,但是自己也并不需要的东西。
这一个效应的来源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在1907年的时候被他的好朋友卡尔森说,他一定会让卡尔森养一只鸟,但是卡尔森平时并没有养鸟的习惯,所以就不置可否,而在卡尔森生日的那一天,詹姆斯送给了卡尔森一只精美的鸟笼。当时的卡尔森还不当一回事,对詹姆斯说没有任何用处的,送他鸟的一直是无用功。
而在后来因为所有来卡尔森家里做客的朋友都会询问他一遍,是不是养的鸟死掉了。后来为了避免朋友去问这个问题,所以卡尔森就自己去买了一只鸟。
这是因为詹姆斯给了卡尔森鸟笼这样的一层束缚,其实也是在引导卡尔森向詹姆斯所预想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育儿的过程当中,其实可以很好的运用鸟笼效应。
1.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引导而不是逼迫。
孩子都是有着自己的主观意识有着自己想法的,当家长逼迫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恰恰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不仅不能够起到家长所预想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在面对让孩子自主的学习这个问题上面家长应该更多的事情侧面去引导。
比如闺蜜的孩子非常的喜欢写日记和看书。刚开始我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闺蜜可以让孩子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呢?后来询问了闺蜜原因,才知道闺蜜对于这样的一个行为并没有强迫的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首先去培养孩子的兴趣。
某一天闺蜜带回来了一本非常精致漂亮的日记本,而孩子看到了之后,就像闺蜜索要说自己会写日记。也是因为在这样的心理的暗示下,后来孩子在某一次尝试往上面写东西,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2. 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必须要以孩子作为主体地位,孩子的兴趣还是想法都是第一研究的对象。很多的家长总是抱怨找不到孩子的契合点,不知道孩子到底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学习。
所以家长应该做的是站在孩子角度去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而将孩子这种兴趣和学习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比如,如果孩子非常的喜欢天文航空这一类的东西,那么家长就可以告知孩子如何将兴趣爱好和学习联系在一起,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方向,这样也就是给了孩子一个学习的内驱动力。
3. 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只是他找不到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学习之后的结果,所以对于这个方面家长必须给与明显的表示,多培养一些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比如孩子在每一次的进步之后,家长都可以给予奖励和夸奖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孩子自信心,也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肯定的,是被重视的。这样的心理慢慢的发展起来的话,自然也就会促成他的自主学习。
1.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鸟笼效应的基础是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具体分析怎样的方式才是最能够给孩子前进给孩子学习的动力。而这整个环节当中,孩子就是最为中心和主要的。巧用鸟笼效应的话,可以让孩子多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这样自己的决定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很多的家长想要让孩子学习钢琴,首先培养他的好奇心,就是通过买一架钢琴放在家里,孩子看到这个新鲜这东西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好奇,慢慢的去摸索,有一种萌芽。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欲擒故纵的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方式。
2. 可以有力的减少孩子的逆反行为。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之后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喜欢和家长唱反调,家长如果越是逼着他们做一件事情的话,他们所起的反应就会越大,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孩子年龄特征的基础上,家长就应该采用更为合适的教育方式,按照鸟笼效应以孩子自主为中心的方式,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选择是有余地的,自己是没有被逼迫着,有着极强的自主性的。那么这种逆反心理就会被压制下来,他们所做出来的一些逆反行为自然也就不突出。
3. 可以缓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在育儿的过程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矛盾应该就是家长所期待的,想让孩子做的行为和现实之间产生的一种极大的差距。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期待过大孩子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所以双方才会起了争执和矛盾。
但是家长如果巧用鸟笼效应的话,在和孩子沟通的这个环节就会变得更加的缓和,以及有目的性,双方也会更加的容易理解对方。不仅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关系的冲击也不会像逼迫学习那么的严重。
学习的方式是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所组成的,一般来说,良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和态度,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一件促使自己发展,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行为,而不是一种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的行为。而很多的家长恰恰会头疼,如何去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应该自主学习?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那么你身边有朋友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对于这样的情况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育儿难题郝妈帮,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好妈妈郝女士,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