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喊话“催票房,想起百鸟朝凤和王小帅

2019-08-03   得着说

​还记得类似的“催票房”行为,第一个是《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在直播中,向院线票房经理们下跪,“跪求”这部匠心独运的文艺片增加排片率,虽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却难掩被商业大片裹挟下的电影市场中,纯文艺片的尴尬境地;

第二个是拿到德国柏林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的《地久天长》上映时,国内第六代导演王小帅,通过微信求转发的形式宣传这部文艺电影,虽然宣传文案涉及“撩妹、初夜”等敏感词惹来了一地鸡毛,但再一次突显了国产文艺片上映难、观众不爱看的窘境。

前面说的两个“被市场逼急了”的例子,明白无误的表明文艺片的票房真的不好拿。方励下跪、王小帅求转发,无论如何都“情有可原”,票房的趋势、观众的需求在这摆着,到了纯粹的商业大制作影片《上海堡垒》这,就成了“有钱捧钱场,没钱省省也得捧”。

你一个做了那么多视觉特效、请得动明星鹿晗的大制作,至于跟人家文艺片主创一样“不得不卖惨”?虽然这一举动,成功引起的大众对《上海堡垒》的关注,但也不算是“正向”的,自毁口碑的做法,我只服滕华涛导演您了。

咱也理解导演对自己的电影作品,犹如自家的亲儿子一般,也希望别人也如自己一样,捧着、爱着,只是,观众真的没有义务为了一句“出钱宣言”,就真的非要砸锅卖铁配合的地步。试问,藤导,您的底气在哪里?

国内电影市场也开始不景气了,这个大伙都心知肚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好片自然受追捧。事实证明了,只有像《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这样有质量、有开创性、精益求精的好电影,才有资格拿到“赢者通吃”的好结局。

即将上映《上海堡垒》,据说是六年磨一剑的作品,借着科幻的外壳讲了一段末世爱情故事,有流量大咖鹿晗和百变女神舒淇助阵,亮点倒是不少。

但从《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经验看,不管藤导韩不喊话、催不催票,如果《上海堡垒》的成色足够好,确实达到优秀影片的水准,自然就有观众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以及媒体的热切关注,到那时不用藤导发话,票房一路上扬就是板上钉钉的。

那么,藤导催票房的喊话,是自知心虚还是恶意炒作,广大吃瓜群众也说不清,但我只认一条:票房好不好,观众肯不肯掏钱,拿你的作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