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起科幻片时,“特效”,“大场面”,“高成本”这些字眼往往会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脑海里。
但在2007年,出现了这么一部电影,它的成本据称只有一万美元,但却最终成为了科幻史上无法忽略的杰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本片的结构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几个人围在一起聊天,但就是这些对白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封神之作。
“永生”是自古以来就被人追寻的东西,但你有没有想过,永生之人是真的存在的?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就是一部探讨永生话题的科幻电影。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约翰·奥德曼的历史学教授。
目前35岁的他在哈佛大学任教已有十年,各方面都很成功的他却突然表示要辞职。
同事们纷纷表示不解,自发来为他送行,顺带打听真实原因。
在大家的追问下,约翰表示自己只是单纯的喜欢住个几年就搬家而已,但这个说法显然没法让人信服。
架不住朋友们的好奇,约翰便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活了一万四千年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作为各种学科的大佬,每个人都从自身的领域对这个一万四千年的人做出了假设。
约翰表示自己就是那个活了一万四千年的人,他曾有机会和哥伦布一起航海,在佛祖门下接受过教诲,还接受过梵高的赠画...
总而言之,他见过历史上很多牛逼哄哄的人物。
朋友们自然是不相信的,只觉得他在开玩笑。
但约翰只是更认真地解释,这就是他急着搬家的原因:为了避免大家注意到他不会变老,每隔十年他就要换一个定居点。
而现在,刚好是他在哈佛任教的第十年。
约翰接着讲述着自己一万四千年的漫长经历:
他当过穴居人,当过苏美尔人,当过巴比伦人,当过腓尼基人,还到过印度.......
他不断地变换身份在历史中前行。
约翰也会生病,但总会奇迹般痊愈,最重要的是他不会变老。
当听到约翰是不死之身时,心理学老教授气愤地拿出手枪对准了他,因为他的妻子刚刚去世。
而约翰却十分镇定,老教授见此便垂头丧气地走开了,他的手枪其实也是空的。
谈话继续,但当话题转向宗教时,约翰有些尴尬,但最终还是讲出了这部分的故事——他就是耶稣本人。
那些圣经中的故事大多都被过多的添油加醋了,故事中的“耶稣”早已不是他原来的样子。
而且,基督教的教义源自于佛教。
身为基督徒的美术教授一下子哭了出来,她的信仰遭到了严重打击,只能无力地否认他的说法。
此时老心理学教授再次进入屋内,要求,甚至是恳求约翰告诉大家这只是他编出来的故事。
约翰沉默了几秒,告诉大家:故事结束,这只是个玩笑。
在场所有人都因约翰的戏弄感到生气,但好像......大家心里的某块石头也落了地。
随着天色逐渐暗沉,大家逐渐离开,一直钦慕约翰的女教授却留了下来。
显然她是相信约翰的,她询问约翰曾经用过什么名字。
正当约翰一个个细数时,老教授刚好从他们背后经过老教授听到了自己父亲的名字。
他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就是在自己幼年离开的父亲。
约翰承认了这一点。
在震惊与各种情感混杂之下,老教授心脏病发作死在了自己父亲的怀里。
约翰看上去有些忧伤,但仅此而已。
一千四百年的岁月已经让他习惯了生离死别。
本片可以说是以小博大的典范,它的成功这离不开精妙的剧本。
本片改编自科幻作家杰罗姆·比克斯比的小说,这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看一眼他的履历基本上就知道这片儿稳了。
在1969年的《星际迷航:玛士撒拉的安魂曲》中,出现了一个类似于约翰·奥德曼的角色,他看上去是一名不死的罗马角斗士,名叫弗林特。
这一集也是由杰罗姆写的。
电影中有不少有趣地方,比如电影名“the man from earth”的earth并非指地球,而是指洞穴,也是在暗示男主穴居人的身份。
而男主的名字John Oldman,oldman直译过来是“老人”,对于一个活了一万四千年的人来说,确实也算得上是个老人了。
片中很多假设其实在现实中都有相应的理论依据。
比如“基督教起源于佛教”这一点,至今还有人在探讨论证。
剧本的严谨使得我们仿佛是在看一篇可视化的论文,这也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值得反复玩味。
因为剧本本身已经非常优秀了,所以不少观众觉得这片换谁导演都能拍好,导演理查德·沙因克曼不过刚好是站在风口上了而已。
关于这一点,我只能说,还真是这样。
左理查德·沙因克曼
这位因《地球》一举成名的导演在接连拍出了几部反响平平的平庸之作后于2017年推出了本片的续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全新纪》。
在作品出来前依然有不少影迷对此表示期待,但当它真正摆在我们面前时,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狗尾续貂。(不禁让我想起了今年大崩的《权游》第八季)
导演还是那个导演,男主也是那个男主,只可惜少了天才编剧的加持。
这个续作的水准还是让人想对导演说一句:您还是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