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对外号称“最后的川西坝子”,一篇领导文,引出奇镇探观

2019-07-12     说文解史走四方

第一次知道新场古镇,来自一篇地方领导的文章:

真是个想低调都不行的古镇啊!

思忖着若再不去,就太对不起领导这意味深长的文字了。

说走就走罢,带上相机,“孑然一身”,一小时驱车而往。

果然!大红招牌外挂:

老三届高中毕业,附近九县第一高手!

这被拿捏死死的气势!

瞬间,几位大爷在我心中,那坐姿,似乎都能看出年轻时袍哥般的潇洒。

民国的川西坝,据说男人百分之70%都是袍哥人家,袍哥人家三个词概括:讲义、暴力、不吝金。

我看,至少在新场这地,“讲义”两字是有传统的。

新场在地图上虽靠近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位于丘陵和平原的交界,但很早前,古镇的对外商贸意识就已萌芽。

明末时,新场的男人们结伴沿水路入长江而下,去往今天的璧山经商。

璧山并不在长江的主航道上,从地图看,实在让人费解为何千山万水却寻个长江支流上的小县城做买卖。

很显然,新场人到璧山还有不为人知的答案。

新场镇上有一座寺庙叫璧山寺,是那些曾经在璧山做生意发家的回乡人集资修建。

寺庙真正的祭奉对象不是神仙,而是当年璧山县令李万春。李万春是四川资中县人,明末科举榜眼,虽出生贫寒,但心怀高远,为官清廉。

被朝廷任命为璧山县令后,发誓要用一颗滚烫的心,让璧山县的老百姓吃饱穿暖。

为此他经常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减除农税苛赋,鼓励生产,还在重农轻商的旧时风气下,鼓励大家发展商贸。

明末时期,世道混乱,农民起义,土匪横行,李县令为了让璧山有更好的投资环境,亲自带队组织当地青壮年成立“璧山治安大队”,四处“捉拿”、“殴打”、“驱赶”黑社会组织及不法分子(主要成分:土匪),切实保障了璧山客商的财务资金安全,让不远万里背景离乡的客商们备感温暖。

渐渐的,璧山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县,李县令的努力让百姓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偶尔出街时,老百姓们磕的磕头,送的送蛋,就像今天的几百号粉围着自己的idol,从街头随至巷尾,目光殷殷切切,久久不愿离开。

当官如此,才是为官!正气、硬气、凛然气在李县令的心中越来越燃,也预示着李县令离被“折断”,业已不远,而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一日,“璧山治安大队”抓捕了一伙抢劫马帮的土匪,李县令这次决定要再立一波大威:通通押往菜市问斩。消息传出,李万春这个名字红到了皇帝跟前,由于平时太过清廉刚毅,居然被人联名参了一本:结党谋反!

璧山县当时的人口少说也有几万,虽然只有几万的粉丝数字,较之现代,那威慑力相当于几十万,而且粉丝粘度极高,明末又恰逢农民起义频发,已是惊弓之鸟的皇帝很清楚,宁可错杀,也不能让李县令有机会开出革命的小花。

事实上,李县令压根也没想开花,一硬气,直接拉着自己一家老小投江自尽以表忠白。

李县令去世,新场来的商贾毕朋成和同伴们感恩于李县令多年来的照拂,回乡后便建了一座“感恩”寺,命名璧山寺,令后代族人四时祭奉,寄托哀思。

像这样感恩于他县父母官,还能保留几百年的寺庙,真是少见,不得不说这块川西坝子,确是讲“义”!

新场镇,别看小小又名不见经传,但经本人实地考察,当地百姓的日子那是“真恬然”。

吃就不说了,油麻鸭、周血旺以及各种川菜、小吃那是数之不尽。

油麻鸭

周血旺

尤其周血旺,开店历史可追索至清雍正年间。

毛血旺在川西是道名菜,也是家常菜。血旺只需做到嫩、滑两点,辅以豆瓣酱的香和川味的麻辣,再配以新鲜爽口的蔬菜,食客定是不少的。

据说这家血旺店传到民国时,老板异名周茂清,此人对血旺口感要求极高,亦喜爱厨房事宜,为了让食客们吃出血旺的极致口感,四处求法,潜心专研,终成古镇名店。这份对吃的讲究,真是令人啧啧称赞!

据说2002年时,这家店的继承人,向国家成功申请了制作专利。不过,制作美食是对人心境要求极高的事,相较而言,方法倒是其次,愿每一家优秀的食店,心境百年,便是食客们代代之福啦!

新场人讲究吃,必也是讲究住的。位于西岭雪山脚下,河流纵贯而过,当地人通过巧妙的挖渠引水,成功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独特川西水乡景观。

河水潺潺,绿树红花娆以明清古建,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这些建筑虽斑驳不堪,但细致处,不得不佩服当地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比如下图这栋建于清末的李氏古宅:

细节处花鸟楼阁形态栩栩,繁花似锦的手法,间或还雕有西方的教堂圆顶庭院,吊脚楼的外廊栏杆采用多种中式格纹,而廊内的窗格又采用西洋式的外廓,真是越细看越精彩!一栋建筑外看是奢华,实际那内涵的艺术和寓意就是我国民间那读不完的审美文化!

据资料记载,这间古宅的主人叫李怀芬,是当地乡绅,1921年购得此地后,聘请当时最有名的泥工张文山掌脉,李怀芬为使房子细节达到极致的奢华精美,四处聘请名工巧匠,历时四年修建完成。

外观如此,可想内里精美如何,如今房子被封,不能入内欣赏,遗憾啊!

另外还有一栋建筑,时间较晚,它的主人是民国四川八大军阀之一,23军军长刘成勋。

这栋房子给人以明显的日式小清新感,完全没有其他军阀公馆的厚重奢华。后来查阅资料才知,刘成勋当年就学的四川武备学堂,所聘请的教官是日本教官,或许师从几年,审美上多少有一些影响吧。

关于古镇的建筑和故事,还有很多未说完,我想欣赏需要留白......

再有,川王宫、佛子岩两处古迹离古镇稍远,而这两处,文里虽未介绍,实是精彩,有时间单独成文,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t_E_WsBmyVoG_1Zb0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