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这两个多月以来武汉人民经历了什么。那没法用知道两个字来表达,只有切切实实身在其中的他们才清楚,那种无言的痛。
在这段封城的日子里,一个个武汉人民书写出了不屈和坚强,也历经了无奈和绝望。
这次疫情,对武汉人民的影响太大了,太多的武汉人被病毒带离了人世,一个个家庭因疫情陷入了崩溃的处境。我们活着的人需要缅怀他们,记住他们。而缅怀和记忆不止是为了留下回忆,也许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武汉的医护人员邓丹菁和夏思思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后,她们都告诉孩子,自己在忙着救治病人。
这两位年轻的母亲没有告诉她们的孩子,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她们只是说,妈妈在治病救人,工作特别忙。
实际上,邓丹菁和夏思思正在她们各自工作过的医院里与死神做斗争,她们发着烧,身体虚弱,呼吸困难。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她们从工作在武汉疫情前线、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变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危患者。
两人都是29岁。都已结婚,各有一个宠爱的孩子。
邓丹菁是一名护士,已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工作了三年,她在武汉长大,她母亲也曾是当地的一名护士。
夏思思是一名消化内科医生,也来自一个医务工作者家庭。小时候,她会陪着当护士的母亲去工作。2015年她到武汉协和江北医院工作时,是科室里最年轻的医生。
两人被感染肺炎后,症状都一度开始转轻。但随后都开始加重,甚至恶化。不同的是,邓丹菁挺了过来,战胜了病毒,而夏思思却没能挣脱死神的降临。
夏思思病情有些稳定时,给丈夫打了个电话,聊了会。挂电话后,病情开始加重了。
2月7日凌晨3点,夏思思被紧急送往重症监护室。医生首先给她插管。随后,借来人工肺(Ecmo)来抢救。夏思思恢复了心跳。但她肺里的感染太过严重,已经衰竭。她的大脑严重缺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很快,她的肾脏停止了工作,医生不得不让她接受连续不断的透析。
不幸还是发生了,夏思思陷入了昏迷。她于2月23日去世。
在夏思思的办公桌上,她的同事们留下了1000只纸鹤,这是希望与祝福的象征。纸鹤翅膀上写着这样的寄语:“一路走好,我们将同生命接力,战胜疫情。”
夏思思还有个很小的儿子,没有了妈妈,他成长道路上该有多伤心。夏思思丈夫说,他们俩大学时就相恋了,一起牵手走过这么多年,就想着能白头偕老,但现在她走了……
夏思思,一个普通的医护人员,她的离去,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不疼不痒,但对于她的家人来说,就是天大的打击,一辈子的缺憾。
湖北电影制片厂导演常凯,一家四口因肺炎17天内先后离世。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估计很多人没有听过常凯导演。不幸的是他是以这种方式走入大众的视野。因感染肺炎,他在2月14日就去世了,年仅55岁。
肺炎不仅感染了他,还有他的家人。常凯父亲是家里最早感染病毒的,在1月27日就已经去世。他母亲因为父亲病逝,原本年迈的身躯变得更加憔悴无力,也被病毒感染。几天后的2月2日,也离去了。
病毒没有就此罢休,常凯的姐姐也被感染,于2月14日那天去世,姐弟俩同一天先后离世。常凯的姐姐就是柳帆护士。这一家四口,因肺炎17天内先后离世。
常凯的妻子也被感染,是否完全康复还是个未知数,他还有个远在英国读书的孩子,因此躲过一劫。
但这个孩子的爸爸、姑姑、爷爷、奶奶,都不在了。如果远在英国的孩子得到这个消息,又该如何承受。他还等着学成回国早日和亲人团聚呢,悲伤已不能形容活着的儿子的感受,这一家的生与死,最难受的是活着的儿子。
我原以为灭门的事情只发生在电视剧中,没想到这种惨剧却活生生的发生在了现实生活之中,发生在了武汉。
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闭上眼泪,任由泪水流下。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更是坚强勇敢的一群人。现在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他们挺了过来。
在这次疫情前,武汉的街道车水马龙,武汉人民奔走在生活的旅途中,他们为自己、为家人在前进。谁曾想,短短两个月内,一切都陷入了混乱。原本温馨的一家人,变得支离破碎,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人,被病毒无情的吞噬。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绝望的眼神,他们在夜里不由自主流的泪,还有在最后一刻内心对活着的家人的牵挂。
我虽不在武汉,但却深深的难受。生而为人,长着一颗心,留着沸腾的血液,我的内心很难平复。
还能说什么呢?离去的都不在了,活着的还要走下去。对于生者,这是最大的考验,该如何能走出心里的伤痕,又能怎样去给逝去的亲人一份最大的慰藉?武汉人民,你们受了很多苦,流了太多泪,我知道,解封后,你们仍然会被别人避之唯恐不及。
希望你们知道,一切都会过去,你们的余生一定都是阳光般的幸福,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