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寒假时,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着:
怎样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乐趣、有收获的寒假呢?
- 是给孩子报几个培训班,然后大人小人辗转于各种“班”中,生活节奏比放假前还要紧张?这样的安排别说孩子受不了,就连大人也会直呼“吃不消”。
- 是彻底让孩子放松“绷紧的弦”,由着孩子变着法儿地疯跑、疯玩?那孩子的安全问题又该如何保证?开学后孩子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节奏,又该怎么办呢?
- 是好好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度过一段难忘的亲子时光?爸爸妈妈们对此总有很多美好的构想,可真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却又不知该如何做起……
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孩子的爱好,我们不熟悉;孩子的流行语,我们听不懂……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别着急!对于困扰于上述问题的爸爸妈妈来说,有一部风靡全球的亲子动画《玛莎和熊》值得你的关注和点赞。
《玛莎和熊》是一部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动画片,这部俄罗斯系列动画片自2009年问世以来,迅速风靡俄罗斯和欧美市场。
目前,《玛莎和熊》已经被制作为30多种语言的版本,在100多个国家/地区播出,带起了一股“亲子动画”的旋风,其中的一集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更是创造了点击量的吉尼斯纪录。
在知名影评网站“豆瓣电影”上,《玛莎和熊》的评分高达9.6分,不少成年网友在观看后纷纷给出了“精致”、“温馨”、“欢乐”之类的正面评价,由此也可以看出这部动画片“老少咸宜”的程度。
每年市场上各种题材的动画片不知凡几,为什么《玛莎和熊》会独得大小观众的喜爱呢?
在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几集动画片后,我找到了以下的答案:
反传统的动画人设
《玛莎和熊》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非典型颠覆式人设了。
在人们的定势思维中,小女孩往往会和“乖巧”、“可爱”、“天真烂漫”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可是这部动画片中的玛莎小姑娘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森林小魔头”。
在动画片刚开场的时候,我们已经见识到了“小魔头”的威力:只要是她所到之处,动物们躲避不及,就连凶猛的老虎和野狼都得让其三分。
再来看看动画片的另一位主角大熊吧,他不但没有一点猛兽应有的凶恶劲儿,反而“暖”到了极点:会做饭、会装修,又体贴他人、充满爱心、热爱生活,简直是森林中最完美的存在了。
这样一位超级“暖男”撞上了惹是生非的“熊孩子”玛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如此鲜明且富有对比性的人设几乎在一开场就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无论是玛莎的精灵顽皮,还是大熊的无可奈何,都会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而大熊和玛莎之间的相处又像极了普通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孩子如何调皮、任性,爸爸妈妈都会像暖男大熊一样,对孩子给予无条件的包容与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引导孩子、保护孩子,使他免受伤害。
相信在观看动画片时,孩子能够对爸妈的苦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感动,而这也是在无形中进行着一种“爱的教育”。
富有艺术性的表现形式
《玛莎和熊》每集时长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每集一个主题,既符合孩子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也能满足保护孩子视力的需要。
别看这部动画片篇幅短小精悍,但制作却绝不马虎,每一集的制作周期超过6个月,工作人员要精心制作上百个场景,使得每一集动画片都能保持顶级质量,而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和渲染技术也能让这部动拥有电影般逼真的画面效果,可以带给孩子美的享受。
2015年,《玛莎和熊》还获得了素有动画界“奥斯卡”之称的Kidscreen Awards最佳动画奖,其考究的制作水平可见一斑。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动画片几乎很少依靠台词去推动剧情,但贴近孩子思维的画面和各种有趣的笑点却能够减少理解上的困难:
孩子几乎是一看就懂,并能够迅速爱上动画片中出现的每一个形象,特别是永远活力四射、充满好奇心的玛莎,更是会让孩子觉得亲切可爱。
看似简单实则处处“心机”的内容编排
《玛莎和熊》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更是一部综合性的儿童教育课程,她的神奇之处是能够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1.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故事在大森林中展开,森林中的各种动植物以及季节变换的细节,都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
大熊耐心地教会了玛莎钓鱼、滑雪之类的生活技能,也丰富了孩子的生活阅历,可以让孩子获得很多在书本中得不到的知识。
2.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很有帮助。
《玛莎与熊》的格调温馨动人,又不失几分俄罗斯人特有的诙谐幽默,孩子在观看时常常会被逗得发笑不止,有时却又会被片中故事深深感动。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也会被主人公身上乐观、勇敢、善良、正直的品质所感染,对良好的性格塑造非常有利。
3.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片中主人公玛莎是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常常会捅出篓子、闹出乱子。
在这种情况下,大熊却从来不会对玛莎大吼大叫,更不会生硬说教,而是会用自己特有的温柔感化的方式,促使玛莎自我反省并养成好习惯。
孩子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懂得“不能随便玩火柴”、“不能随意钻入电冰箱”、“要注意防烫”之类的安全细节,并会养成注意安全等好习惯。
如何选择一部适合孩子观看的“有营养”动画片
“有营养”的动画片应当是什么样的?《玛莎和熊》为我们树立起了一种“标杆”,只要按照这个标准去选择,一般都不会出错:
1.动画片的设计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
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片在尺度、内容、时长都方面都应当符合孩子的认知需求。
毕竟,孩子和大人的理解能力、心理需要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3~8岁的孩子,正处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阶段,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正在迅速增长中,过于深奥、满嘴成人腔调的动画片不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价值观低俗甚至不够健康的“没营养”动画片又会对他们造成误导。
而《玛莎和熊》这样的动画片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效果,也能够成为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的题材设计来源于生活中的小细节、小趣事,能让孩子产生亲切感,也会让他们乐此不疲、反复循环。
2.动画片的形式能够符合孩子的教育需要。
教育孩子时不一定总是要绷着面孔严肃地讲授大道理,那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孩子不爱听、不愿听,所以才会常常出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问题。
其实,爸爸妈妈完全可以转换思路,以做亲子游戏的形式、看动画片的形式来进行教育,这样孩子更乐于接受,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比如《玛莎和熊》就是完全针对孩子制作的动画片,它的画面稳定清晰,人物造型美观可爱,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同时,它的故事内容非常丰富,教育意义又巧妙地隐含其中,也不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类纯真的情感,因此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教育效果非常突出。
3.动画片的内涵应当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尽管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但我们中的很多人确实都“太忙了”,没有办法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导致孩子会出现“情感饥饿”的问题:和父母之间感觉有隔阂,甚至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与此同时,有的父母自身也缺乏亲子意识,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而《玛莎和熊》这样的动画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种缺憾。
玛莎和大熊相处的种种情节正像是亲子关系的再现,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会不由自主沉浸其中,共同体验亲子关系的美好。
之后,父母和孩子更可以互相交流观感,讨论剧中的很多有趣的小细节。
父母更可以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知识、品德、道理方面的“点拨”,在此过程中,亲子间的隔阂会渐渐消失,孩子心中的情感缺憾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给孩子选择动画片时,爸爸妈妈不妨从以上三个方面去进行甄别和检验,让孩子能够在“有营养”动画片的陪伴下获得满满的收获。
我是【亲子育儿堂】,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敬请关注我,获取更多实用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