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水打井
201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我县东部地区深度贫困村实施找水打井项目大会战,计划投入资金1374万元,钻探打井40口。截止目前,已打井出水24口,解决了5686口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
“吃水不忘共产党”,村民陆建敏深有体会,家住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古郞屯的陆建敏,2016年10月份注册成立了里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养殖肉猪为主,合作社成员共有22户109人,其中贫困户14户62人,吸纳贫困人口占57%。合作社年出栏肉猪1100头左右。
安全饮水工程找水打井项目在古棠村打井出水后,水的问题解决了,让他更有信心通过把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联合起来,聚力脱贫攻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进而把养猪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古寨瑶族乡古棠村村民陆建敏:
前两年水源不够,我还要到古寨拉十几车的水来补充,现在水源够用了,对我们养殖方面方便多了。现在打成井了,用水就不用担心了,过一段时间非洲猪瘟过去了,我就要猪仔回来补栏,扩大养殖。
古棠村拉怀屯找水打井工程项目于2019年4月开工,由自治区第四地质队组织施工,井深100米,出水量为10.5m³/小时,目前泵房建设已完成。
项目建成后,将惠及古棠村拉怀屯、上里屯、拉仁屯、弄河屯、提估屯群众221户1105人,其中贫困户137户500人,辐射古棠小学164名师生,同时解决古寨瑶族乡4个种养专业合作社生产用水。找水打井项目让当地群众喝上幸福水、鼓足脱贫心、奔向致富路。
古棠村拉怀屯群众潘立华:
我们古棠村最缺的是水,每一年我们缺几个月的水,到六月七月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水了。本来我们古棠村有很好的地下水资源,但是之前得不到开发,现在解决了饮水这个问题,对我们古棠村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看到国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非常地感谢党和政府。
(出水啦,村民们欢呼雀跃)
古棠村提估屯群众韦忠县:
相对以前好了,以前是挑水,现在我们都可以开水龙头接水,不用挑水了,群众也很高兴,这样挺好的,感谢我们党和政府。
饮用水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要素,饮水问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县14个深度贫困村分布于东部大石山区的里当、加方、古寨、金钗四个乡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长久以来被相关专家视为找水打井的禁区。14个村没有一条地表河,所有耕地全部为旱地,没有一分水田,素有“三日无雨地冒烟,一日下雨水连天”之说,既易旱也易涝。群众饮水主要依靠地头水柜,基本处于靠天吃水的状态,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生产生活的主要瓶颈,也是致贫的根源之一。
(打井之前,群众靠天吃水)
(马山开展找水打井大作战)
根据2017年底摸底调查,我县14个深度贫困村504个自然屯中就有231个缺水,占比高达45%,影响人口达1.2万余人,群众对安全饮水的需求最为迫切。为彻底改变深度贫困村安全饮水难问题,打破脱贫攻坚瓶颈,201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在深度贫困村开展安全饮水工程找水打井项目大会战的决定,先后组织召开了65次找水打井工作推进会议。计划总投入资金1374万元,钻探打井40口,计划解决637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由于这14个深贫村地处我县大石山区,地下岩溶尚未成熟,且大部分村屯住在山洼地中,地下水源水的补给量少、水质差,打井的难度极大,成功率也很低。为确保成井率,我县多方邀请区内外地矿部门权威水文专家开展实地勘察,由县自然资源局作为项目业主,广西第四地质队组织实施,在打井过程中工程队投入了不少先进的打井设备,不断克难攻坚,努力为群众解决饮水难问题。
工程队在打井过程中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工程队打井需要用到不少的水,为解决工程队打井用水难的问题,除使用县里的消防车送水以外,在一些车辆送水不便的打井点,当地群众还自发用人工挑水的方式为工程队送去打井需要的水,真正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打井找水,为彻底解决深贫村饮水难问题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地努力。
经过多方合力攻坚,截止目前,已经打井出水24口,受益5686人。其中成井最大出水量为12.75m³/小时,最小出水量为2.1m³/小时,24口井的后续泵房、蓄水池建设、管网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当地群众终于可以喝上放心、干净的自来水了。
来源:马山县广播电视台
记者:蓝钲育 张有宇
编辑:蒋谭鲜
审核:韦绍群
监制: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