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欧冠赛场收之桑榆,瓜迪奥拉需从正面解决后腰问题

2019-12-22     飞猫视角

英超第18轮,曼城主场3-1战胜莱斯特城。莱斯特城没有欧战任务,本赛季表现相当强势,一路杀到积分榜第2,能够战胜这样一个对手,足够振奋球队上下的士气。不过结合近期比赛过程,曼城战术体系中的问题仍然存在。12月份赛程已临近尾声,联赛追分的困难越来越大,虽然在欧冠赛场上,曼城还有收之桑榆的希望,但问题解决不了的话,球队的战绩会大受影响。


主攻方向易位,右路变成“大拿”

对阵莱斯特城这场比赛里,瓜迪奥拉对曼城的战术体系做出了很大的调整。我们先来看一下开场后球员们的站位:


比赛刚一开始,导播就将镜头切换到全景机位,把两队的球员站位清晰地展现给了球迷。在进攻中,大卫-席尔瓦回撤到后腰位置,负责拿球推进,门迪站到边线为其拉开空间,斯特林在肋部接应;在右路,凯尔-沃克按照既定套路向后腰位置移动,德布劳内顶到前锋位置,而马赫雷斯则拉到边路,随时等待内切攻击。

从左右路球员的站位对比来看,这一站位安排基本贯穿全场:



简单来说,曼城的进攻思路就是左路负责推进,右路负责攻击,这与他们之前的套路相反。之前的比赛中,曼城开场后通常由左路率先发动攻击,斯特林不断在肋部和边路切换,与大卫-席尔瓦共同撕扯对手的防线,当右路形成弱侧之后,再由德布劳内通过传中来冲击球门。

从曼城的传中次数分布中,也能清楚地看出瓜迪奥拉所做出的调整:


对阵水晶宫和维拉时的传中数据,是曼城赛季初的典型数据,每场20-30次传中,其中德布劳内占一小半;对阵南安普顿、利物浦、纽卡斯尔联、曼联时的传中次数较多,因为这几场比赛曼城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所以进攻手段肯定要更为直接一些;而最近两场比赛,曼城都是顺风球,传中次数都控制在15次以内;从对阵伯恩利的比赛开始,德布劳内传中所占比重也在下降。

津琴科伤停带来调整,捎带解决两大问题

瓜迪奥拉做出这种调整,主要是津琴科伤停所造成的连锁反应。津琴科本来是中场球员,因为左后卫缺人手才改打这一位置,乌克兰人完全可以根据斯特林的位置在翼卫与后腰之间切换,这种双重属性让他成为曼城的后场推进器。津琴科受伤后,门迪和坎塞洛都是纯翼卫,无法发挥津琴科的作用,由此,左路已无法再打出之前那种丰富的套路,瓜迪奥拉只能调整主攻方向。


德布劳内中路衔接,马赫雷斯内切射门

而想要在右路做文章,需要德布劳内改变攻击手段,他要在肋部和中路组织串联,同时将右边路的空间让出来,便于马赫雷斯持球攻击。这一调整同时还解决了其他两个问题,一是球队进攻对于德布劳内传中的依赖,这一问题我之前曾做过分析,一旦德布劳内出现伤停,球队的进攻运转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

本赛季德布劳内曾有过伤停记录,顶替其位置的是京多安。京多安的传中质量在队内仅次于德布劳内,但跟比利时人相比,京多安还差着很大一层意思。最近几场比赛,德布劳内的传中比重逐渐减少,按照这个势头发展,即便未来德布劳内遭遇伤停,对球队进攻的影响也会相应减小。


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马赫雷斯的融入。之前德布劳内能频频用45度炸来冲击球门,伯纳德-席尔瓦在肋部的牵制极为重要,而这一点恰恰是马赫雷斯的短板,所以很难发挥作用。如今德布劳内向中路收缩,正好让马赫雷斯的边路内切有了用武之地。津琴科伤愈复出后,瓜迪奥拉完全能够根据场上形势,灵活地在B席和马赫雷斯之间做出选择,保持进攻火力。

马赫雷斯“浪射”有理,皆因右路防守隐患所致

有了发挥的空间,马赫雷斯最近几场比赛表现相当不错,不过马赫雷斯还是引来了一些球迷的吐槽。以本场比赛为例,曼城全场射门23次,马赫雷斯一人占了10次,其中有4次打在门框范围内,还帮助球队扳平比分。从中靶率来看,马赫雷斯的射门质量是很不错的,但实际上,他有好几次射门在时机把握上均存在问题。有球迷认为,马赫雷斯有浪射之嫌,还有球迷为此质疑瓜迪奥拉为何要赐给马赫雷斯无限开火权。

马赫雷斯的开火权到没到“无限”虽有待商榷,但值得肯定的是,他的开火权的确不小。这种情况是曼城的战术打法所决定的,如前文所述,马赫雷斯比斯特林要更加靠近球门,所以射门次数肯定要有很多,而且,所谓的“浪射”,也是瓜迪奥拉的有意为之。


在曼城的右路,德布劳内要在中路和肋部活动,马赫雷斯要持球内切,凯尔-沃克也要内收到后腰位置。三名球员都向内收,一旦被对手断球,那么球队的右路便会留给对手纵向推进的空间。能否保证后防线的安全,很大程度上要看凯尔-沃克能不能在后腰和翼卫这两个位置之间及时、合理地完成切换。虽然凯尔-沃克的防守覆盖面积很大,但哪怕有一次兜不住底,也会给曼城的后防线带来极大的麻烦。最近几场比赛,曼城的右路已多次造成了失球。


科瓦契奇在曼城右路送出助攻


拉什福德在曼城右路造点


瓦尔迪的强吃,还是从曼城右路送出的炮弹

为了避免给对手留出反击的机会,一旦马赫雷斯失去了突破或传球的空间,便要尽快找机会完成射门,即便打偏或者被扑出,也能形成死球或者拖住对手,给球队赢得回防的时间。

右路存在隐患,根源在于后腰防守不力

所以,马赫雷斯的“浪射”,也算是瓜迪奥拉的无奈之举。而右路防守所存在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后腰。以本场比赛为例,出现在后腰位置上的是京多安,德国人的防守位置感是个问题,在对阵纽卡斯尔联的比赛中,就曾因为防守失位而被对手扳平比分。凯尔-沃克在由攻转守的过程中,自然要拿出一些精力来照顾中路,由此造成右路防守的隐患。

让京多安打后腰,同样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正印后腰罗德里尚未融入瓜迪奥拉的体系,表现起伏不定。比如本赛季对阵诺维奇,正是罗德里的上抢失误,让曼城十分罕见地在上半场就落后2球,最终吞下了本赛季的第一场失利。


最近几场比赛,尤其是几场硬仗中,罗德里的表现更是难以令人满意,对阵利物浦,他和京多安组成双后腰,结果两人都是6次上抢,京多安被过掉4次,罗德里被过掉3次;对阵曼联,罗德里在禁区前沿被马夏尔一闪而过,直接造成了球队的落后。


而费尔南迪尼奥更是状态下滑严重,所以,瓜迪奥拉在无奈之下,只能让中场裱糊匠京多安顶在后腰位置上,至少他的出球能力比罗德里高出一截,能够协助德布劳内控制住中场。本场比赛,京多安没有任何上抢和被突破记录,可以看出,当球队完全控制住比赛节奏之后,尤其是德布劳内在中路所制造出的威胁,给京多安减轻了极大的压力。


从本场比赛来看,瓜迪奥拉的调整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球队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控制力,球队中后场所存在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不过,这种办法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后腰的防守问题还在影响着右路防线,在欧冠赛场上面对强敌之时,这一隐患仍然会对球队产生影响,瓜迪奥拉还是得想办法从正面来解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dizL28BMH2_cNUgjQ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