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大指数收低,创业板指领跌,2200多股上涨,两市成交额9662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2亿。
01
10倍大牛又封板
从今日上涨机构看,仍旧是小票远强于大票,品种依旧是TOPCon、、汽车等前期热门板块。
TOPCon电池这边,虽然涨幅超过了10倍,但今日依旧封板,强到没边了,所以A股最适合的不是价值投资,而是趋势投资,趋势一旦确立,又叠加了故事,剩下的只有“不停涨,涨不停”。
这种类型的牛股诞生主要有两大条件:
首先是想象空间,实际上钧达股份现有TOPCon产能是1W都没有,但资金要的就是“从0到1”,才能给出高估值,而真正有产能的故事性就弱了很多。
其次是小市值,户数少,意味着鲜为人知,拉升阻力才小;而晶科能源1800亿市值,11多万户股东,博弈的人多,空间自然小。
02
光伏EVA胶膜粒子爆发
光伏的抱团在向更纵深发展,昨日福斯特、海优新材等光伏胶膜股大涨,今日炒到了光伏胶膜更上游的细分赛道EVA胶膜粒子,代表个股是联泓新科与东方盛虹,前者盘中一度接近涨停,收涨近9%,后者收盘涨超5%。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组件封装,可以对电池片起到保护作用,而EVA胶膜粒子是制作光伏胶膜的重要材料。
而EVA粒子在光伏组件中成本占比不到8%,在整个光伏生产环节占比更低,在需求大增背景下,与硅料不同,下游对其涨价并不敏感。
信达证券表示,疫情前EVA均价大概在9000-10000元/吨之间,毛利约5000-6000元/吨。2021年EVA毛利11241元/吨。2022年7月19日,EVA毛利继续走高,均价达到15874.37元/吨,毛利达到11602元/吨。
同时EVA粒子还叠加了国产替代。国信证券表示,中国EVA装置在2017-2020年均无新增产能,但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63.0%增加到2020年的76.2%。2021年榆能化、扬子石化、中化泉州新装置投产,国内产能增加至147.2万吨,产量100万吨,表观消费量205万吨,进口111.7万吨,进口依存度依旧高达54.2%,未来国产化空间较大。
03
2年43倍
“最牛私募”引关注
A股近2年市场风格偏中小票,正当但斌这样偏好大白马的百亿私募在为产品净值苦恼之际,押注中小盘的私募基金却做的风生水起。
基金半年度成绩单出炉以后,一家名为深圳市前海建泓时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泓时代)的私募进入了舆论的视野,被称为“最牛私募”。
据优优私募数据,建泓时代旗下产品 “建泓时光二号”于2020年9月成立,不过截至今年8月5日,产品单位净值已高达44.245,不到2年时间涨幅超43倍。
而“建泓时光二号”被注意到,是由于该产品净值今年7月的惊艳表现。“建泓时光二号”在7月1日净值为5.997,当周净值大涨26.6%,此后5周每周净值涨幅均超20%,最让人惊奇的是截至7月29日,该产品净值已高达27.978,当周暴涨93.5%,这也意味着“建泓时光二号”7月单月净值飙涨高达366%。
“建泓时光二号”过去2年的表现堪称惊艳,而7月在大盘跌超4%的情况下,取得了366%的回报更是夸张,大家都很好奇该产品是如何做到的?
04
一季度重仓潜伏机器人概念
由于上市公司中报还在披露中,暂时并未找到“建泓时光二号”的直接持仓。
但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建泓时代旗下的三只私募基金产品在今年一季报集中火力,提前潜伏了近期火爆的智能机器人概念“高标股”巨轮智能。
具体来看,巨轮智能一季报显示,建泓时代的另外三只产品“建泓时代鸿运一号、建泓时代智汇2号、建泓时光1号”同时现身前十大股东,分别位列第5、第7和第8大股东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上述3只产品中有2只为新进,合计持仓4390万股,按照期间成交均价1.92元估算,持仓成本为8400多万元。
而随着今年6月机器人概念火爆,6月21日巨轮走出首板,至今涨幅超135%,按照最新收盘价粗略估算,假如持仓不变的话,这三只产品在该股上合计浮盈过亿。
05
启动时点高度趋同
虽然“建泓时光二号”并未现身巨轮智能前十股东,但巧合的是,巨轮智能这轮启动点是从6月21日封出首板开始,而“建泓时光二号”净值飙升也是从6月20日左右开始的,两者启动点高度趋同。
当然“建泓时光二号”同期的净值表现远强于巨轮智能,说明该产品肯定布局了其他涨幅更为强劲的个股,但从中可以一窥其操盘风格,该基金嗅觉灵敏,择时能力较强,擅长提前潜伏热门题材类小票。
建泓时代也表示,时光二号产品近期净值上涨较快的原因是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宏观和市场环境下,根据投资框架把握了短线机会。
06
切忌盲目跟风
不过市场人士提醒普通股民,切忌盲目跟风。
2022年6月,马斯克多次透露有望在2022年9月30日前公开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原型机,引爆了A股的人概念。
绿地6月以来最大涨幅超过170%,、、、巨轮智能等相关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有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切入特斯拉机器人零部件和本体制造的环节。
不过目前炒阶段智能机器人更偏叙事炒作,概念股在上良莠不齐,强如埃斯顿等确实有实际业绩支撑,而巨轮智能则更偏游资炒作。
巨轮智能于2022年4月30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59%;实现归母414万元,同比下降36.8%。
巨轮智能在最新异动公告中也表示,公司近期未发现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内外部经营环境也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