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界500强全球前三,人均GDP却居德国之后,原因在于一大一小

2022-03-07     瀚舟观察

原标题:日本世界500强全球前三,人均GDP却居德国之后,原因在于一大一小

根据《日经中文网》的报道,日本12月26日公布的国民经济年度推算显示,2018年日本的名义GDP为4.9564万亿美元,占世界整体GDP的5.7%,创下历史最低水平。90年代中期,日本的GDP曾经一度占世界GDP总量的20%。在人均GDP方面,日本去年达到3.9182万美元,在经合组织排名第20,落后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主要西方国家。

整体来看,日本GDP排在美国,中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三。日本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同样名列全球前三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根据《财富》500强的数据,日本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为52家,远超过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同样是制造强国的德国,世界500强数量仅有29家。那么整体实力依然强劲的日本,为什么会在人均GDP数据上落后?数据显示,去年德国人均GDP为4.76万美元,英国为4.29万美元,法国为4.15万美元。

在产业结构上,英法两国都是以服务业为主导,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已经非常低,而德国和日本类似,都是以制造立国,保留了大量的产业经济,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例都超过了20%。德国的汽车,机械,化工产业高度发达,日本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反映在人均GDP数据上,日本却落后德国8400美元,差距很大。

产业结构虽然接近,不过有一点日本和德国却大不相同。日本企业大都是综合经营模式,规模越大的企业,经营范围也就越广。大的财团就不说了,就企业而言,比如日立制作所,旗下经营业务涵盖了信息系统,电子电器,发电设备,化学工业,医疗影像设备,铁路交通设备,建筑机械,电梯等等;

东芝旗下则包括了数码家电产品,半导体,电梯,电力设备(包括核电,火电,水电),医疗设备(包括CT扫描仪,核磁共振设备等),此外,东芝还是日本五大军工企业之一。日本每一家大企业经营业务都非常庞杂,行业跨度极大,这种经营模式在西方国家中非常少见,好处是企业规模会越做越大,坏处就是容易造成市场垄断,不利于市场创新和企业长远发展,如果在美国,恐怕早就被拆解。在其它国家,企业生产大多是集中在少数产品和行业领域,无论是在投资决策还是技术创新方面,相比日本的综合业务集团,都更有优势。

除了产业结构的弊端,日本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小企业非常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了日本企业总数的九成,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50%。小企业过多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劳动生产率低,大中型企业往往采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更高。日本的每小时劳动生产率为47美元,仅为美国的2/3,在西方主要国家中排在最后。

总的来说,日本大企业太大,小企业太小,一大一小两个原因是日本人均GDP落后的主要原因。日本世界500强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不过国际竞争力已经落后于主要西方国家,人均GDP落后也就不奇怪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c913cfbb12d35410fd3255b54c34b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