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有五险一金要划算得多。
我曾经在一家私企担任HR时,就遇到一个进城打工的车间员工,自己不愿参加单位购买五险一金的情况。
我对其反复多次劝说,讲明道理,帮他算账,叫他主动要求参加公司购买社保。
但是,他都以从农村进城打工要租房子、孩子小、老婆没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不够用为由,主动放弃公司为其购买社保。最后,我也只有无奈地放弃劝说他了。
因为公司为员工购买社保是属于强制性的。当员工自己主动不愿意购买社保时,就必须写一份自己主动放弃公司为其购买社保的申明,签字画押,装入个人档案,存档备查。
就拿这位不愿购买社保的车间员工为例,如果以月薪4000元为标准,说说他与购买了五险一金的同事相比,吃了多少亏吧。
一是养老保险:一般情况下,规定用人单位缴纳20% 。他一个月就要比同事少800元,一年就是9600元。时间越长,吃亏更多。这还没有算今后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的差距。
二是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规定用人单位缴纳6% 。他的医保账户一个月就要比同事少240元,一年就是2880元。
三是失业保险:一般情况下,规定用人单位缴纳0.5%至2% ,个人缴纳1% 。如果工作中途失业一次,单位购买了社保的同事,可以享受一年、每个月在1000元以上的失业金。合计12000元左右。他没有参保,就不能享受。
四工伤保险:规定用人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万一发生工伤,可以得到应有的赔付。不购买则没有。
五是生育保险:规定用人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因为他是男员工,不存在此项。
六是住房公积金。一般情况下,规定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所在公司是按每人每月70元缴纳的,即单位缴纳部分,每月少收入70元,一年少收入840元。而且还没有考虑个人购房贷款的优惠和方便。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位员工放弃公司购买五险一金后,所受到的损失,从短期看,不划算;从长期看,更吃亏。
一是单位缴纳社保。即: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带有强制性。
二是个人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两种,没有失业、工伤、生育三项保险待遇。个人购买社保,属于自愿性质。
一是用人单位缴纳。一般情况下,按照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为月缴费基数,以单位职工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为:
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20% ,员工缴纳8% 。
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6%,个人缴纳2% 。缴纳的2%保费全额划入医保个人账户,随时可以使用。
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0.5%至2% ,员工缴纳1% 。
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生育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二是以个人身份缴纳。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则全部由个人负担。
养老保险费: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一般是以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照18%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采取自主选择缴费、政府补贴、个人多缴多得的原则。
医疗保险费:缴费标准按照参保地规定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及基数参保。
员工失业期间的社保缴纳,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也可以找代理公司代缴。找代理公司代缴好处是,可以保证五险都可以续上不中断,和在职员工享受同等社保待遇,但个人承担的费用支出也要多出不少。
一是退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在职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女工人从事有毒有害工种年满45岁时,可以退休领取教养金。
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女性,一般需年满55岁时才能领取养老金。
男性参保人员退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都是60岁,没有单位的和个人的区别。
二是享受三项保险待遇有不同。在用人单位参保的,有失业、工伤、生育三项保险待遇。以个人身份参保的,就没有这三项保险待遇。
三是在医保待遇方面有不同。在用人单位参保的,个人医保卡每月都有数额不等的医疗费进账,可用于自己到定点药店购药。以个人身份参保的,就没有医疗费进账。
综上所述,员工在工作期间,千万不要只图眼前拿到手的钱多一些,就放弃参加社保。
如果自己放弃参加社保,无论是从目前来看,还是从长远来看,特别是从今后退休享受退休金待遇来看,都是很不划算的,更是没有保障的。如果只图眼前利益,一定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作为员工,一定要有一个意识,就是入职后,一定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按时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这既是有关法律的规定,也是对自己有一个基本保障的必备条件。
在职时参加社保,无论是从增加个人的经济收入上、还是对自己平时看病和贷款购房保障上,以及今后退休生活保障上,都是很有好处的,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