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今天和老铁摆个十年的龙门阵

2022-10-18   成都地铁

原标题:来来来,今天和老铁摆个十年的龙门阵

你在地铁里,有过怎样的故事?

过往十年,又有过哪些记忆尤深的感触?

地铁如同一座地下的城市,

千万人在这里交汇、擦肩,

出于起点,又归于原点。

它便捷、通达,也充实、温暖。

他们在地下城市的人潮人海中,

经历着自己的故事,也创造着共同故事。

车厢门向左右开启的一刻,故事就开始了。

近日,成都地铁发起#我与成都地铁这10年#互动征集活动,广大网友分享了十年来他们切身感受到的成都地铁发展变化。

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乘客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01

十年影像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2010年,成都地铁正式开通试运营,如今,成都已成为开通13条线路、运营总里程558公里的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来来往往的地铁站内,数以千万的乘客在这里相逢,共度一段旅程。

这些乘客,有心地将这些点滴变化记录了十余年。

77岁的童先生与成都地铁“渊源”很深。早在1号线开建时,他就参加了站名征集活动,并获得成都地铁颁发的精美礼品。

成都地铁为童先生颁发奖品

2010年1号线建成通车,童先生通过参加成都地铁联合华西都市报的活动,乘坐了成都历史上的第一班地铁专列。活动中,拍摄的一组记录91岁的罗老太携全家四代人乘坐地铁的照片,在成都晚报获奖并专题刊发。

童先生作品获媒体报道

童先生退休后不久,7号线开建,而地铁站就在他所住的小区门口。童先生从他家的视角里,见证了成都地铁7号线建设的全过程。

原来的成都中环清水河大桥(作者:童华池 摄于2012年12月14日)

施工中的成都中环清水河大桥(作者:童华池 摄于2015年9月6日)

地铁7号线建成通车后的成都中环清水河大桥(作者:童华池 摄于2022年6月3日)

“由于7号线是成都的首条环线地铁,仅这条线就给我和我的家人,以及更多的市民,带来极大的方便。7号线通车那天,童先生在站台拍照留念。

成都地铁7号线通车,童华池首日乘坐(作者:童华池 2017年12月摄于龙爪堰站站台)

童先生说,那座桥的地底下,纵向是地铁7号线,横向是现在正在施工的地铁17号线。而交叉路口的地下便是两条地铁相交的龙爪堰站。“这里一度是地面,地下,空中,水中同时施工,太复杂了!成都地铁的艰难奋斗史,在此可见一斑。”

地铁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十年的光阴流变,城市生活的各种变化,都能在这些照片中找到线索。

网友@soliteory是摄影爱好者,从第一次拍摄有轨电车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当时买相机的初衷就是为了拍雪山,毕竟在成都西门看山要容易些,后来发现电车作为前景,竟然和雪山是如此的搭配,也更能体现雪山下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画面感。”

作者:@soliteory

作者:@soliteory

作者:@soliteory

“有轨电车经常坐,远方的雪山时常拍,把这些融合在一幅画面里,让更多的人喜欢成都,爱上这座城市。”soliteory说。

作者:@小峰的视界

“成都地铁,生活一脉”。对于网友@小峰的视界来说,成都地铁早已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真正的融入了生活。参与日常摄影征集,他更多地抬头,看天看路看风景,发现了生活之美;参与官微十年拍照,他认识了更多的粉丝,发现了交流之美;参与新线试乘体验,他得以第一时间探秘新线,发现了活动之美;参与每月粉丝互动,他获得了来自成都地铁的很多礼物,发现了周边之美。

作者:@小峰的视界

“我想,脉动的不仅是地铁列车和城市律动,也是我跟成都地铁不尽的缘分。”小峰说,十年弹指一挥间,他与成都地铁的故事还远远没有讲完,“期待下一个10年,期待更好的我和你。”

02

一城一人一故事

“地铁是有人情味的”

@落日之辉乘坐地铁已有六年,在他的眼中,地铁是最能够代表城市飞速发展的符号,透过这个窗口,能观察到城市日异月更的变化。但相比起那些庞大、抽象的象征意义,让他感触更深的是,地铁拥有自己的生态,从这幅地铁浮世绘中体悟普通人的酸甜苦辣、生活的百态和冷暖,感知最真实的人间。

与成都的邂逅从2017年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了六年。这六年时间,见证了成都地铁从0到到五百公里的成长道路,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从刚上车时车厢的空旷,到高峰时间的渐渐拥挤,每天按部就班的一趟旅程、一节车厢,我看到了人生百态。

拖着工具的打工者,思考未来;背着书包睡眼朦胧的学生,天真烂漫;提着公文包的白领,行事果决;戴着耳机的年轻人,洒脱隔绝;相互依偎的情侣,时而沉默、时而欢脱;两鬓白发的老者,三两结伴……

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这便是众生相,这便是最真实的人间。

希望幸福的城市一直幸福,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满足。希望未来更美好,人生不蹉跎。——@落日之辉

“我心中真的挺感谢地铁,它让我遇见了很多故事,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但我就是希望幸福的城市一直幸福,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满足。”

十年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又是如此的短暂。与地铁相伴的路越长,越能体会出地铁的“人情味”——这里有青春:那些时光、那些经历,被揉进乘客的岁月,安放在最好的年华里;这里有信任:在你归家时搭载你,令你深信人间值得温热;这里还有你:关乎爱与梦无问西东的付出,以及山海可平的执着

03

“轨道上的城市”

让市民幸福满溢

十年擘画,接力攻坚,蓝图变现实。

随着成都地铁应运而生,全新的绿色出行方式在成都生根发芽、深入人心。如今,地铁线网在成都四通八达,“轨道上的城市”让市民出行和生活越来越便捷,让市民幸福满溢。

“当初第一次坐地铁,还是退伍那天,穿着军装,跟战友一起踏入车厢,感受着人们投来目光,有点意外,有点忐忑,毕竟没坐过地铁,在想自己是不是有哪点不一样,但大家目光中充满了和谐和善意。”网友@不茫不忙的豆豆说,后来经常坐地铁出行,看见了各样的礼让座位,爽朗的“你坐”,真诚的“谢谢”;各样的因为没站稳碰着别人,歉意的”抱歉”,宽怀的”没事”;出门在外,与人和善,在地铁上切实地感受到了成都人民包容的幸福。

忠实铁粉@不茫不忙的豆豆参加活动所获奖品

晚高峰的地铁,所有人都行色匆匆、步履一致地奔波往返。这支庞大的队伍穿过大厅、走过通道,又四散开来,继续以各种方式奔赴向这座城市的东南西北。2019年高考结束后到成都读书的刘先生,也在此收获了他稳稳的蓉城幸福生活。

2019年高考完后来到成都求学,当我在成都东站下车后,人特别多,不知道是坐公交还是出租车,一个好心保洁阿姨叫我去坐地铁,说“孩子去坐地铁吧,地铁不堵车”,于是我就跟着指示牌去了地铁口,从来没有坐过地铁的我站在购票机前,犯了难,不知道怎么购买票,怎么选择自己的目的地,然后就去询问了地铁安保叔叔,叔叔很耐心的给我讲解了怎么购票,怎么刷卡进站和出站,还有换乘的方法,很幸运遇到了他。现在来往学校频繁,我已经对购票程序特别熟悉了,现在我都是刷脸进出站。——刘先生

十多年来,一条条城市动脉给予市民乘客更多对生活的期待。如今的成都地铁,已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而是用情服务市民、用心打造精彩城市的生动载体。点点滴滴的真情服务,串联起成都的日常,让王鹏宇感到“轨道上的成都”幸福满溢

作者:王鹏宇

记得2012年第一次来到成都,第一次感受了地铁,当时觉得离自己很远,但从2018年上大学开始,成都地铁就成为了我必须的交通工具。在成都这几年,我见证了成都地铁10号线、5号线以及6、8、9、17、18号线开通。

同时,作为一名喜爱旅游的人,我很肯定成都地铁推动了成都旅游业的发展,管是高升桥站侯祠,熊猫大道站附近的大熊猫基地,还是草堂北路站附近的杜甫草堂等,都深度塑造着市民的幸福生活。

在大学期间我还收藏纪念票。买了各种开通的纪念票和节日纪念票。些时候自己可能真的用不完,但作为地铁粉,爱成都地铁就成为了自己的一大爱好!——王鹏宇

04

新十年的起点

成都地铁一直在路上

十年,可以见证3652个日出,可以让大树长成参天模样。

十年,可以把地铁运营里程变成558公里,让线网单日客运量突破722万次。

未来十年,成都地铁还有更广的追求。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他们对未来又有什么祝福?

网友对成都地铁的祝福

祝成都地铁12岁生日快乐,谢谢你们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我们成都市民永远爱着你,永远喜欢着你,加油加油加油!——张先生

很感谢成都地铁带来的便利,同时感谢一线的地铁工作人员和在建线路的工程人员的辛苦付出,成都地铁未来可期!——士多

成都地铁越来越好,期待和你的下一个十年。——刘先生

“更多的百变和美好”“祝愿成都地铁红红火火,更上一层楼”……一句句祝福信息纷至沓来。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憧憬,成都轨道集团加速轨道营城,一直在路上。乘着地铁列车,千万成都市民“驶”向美好幸福的未来。

小彩蛋

恭喜网友@童先生 @小峰的视界 @落日之辉 @不茫不忙的豆豆 @刘先生 @王鹏宇 @soliteory @张先生 @士多,在参与#我与成都地铁这10年#互动征集活动中,获得精美礼物一份,记得注意查看手机留言哦~没中奖的小伙伴也别气馁,地铁君还有更多精彩的活动等着大家~

温馨提示:

成都地铁IP创意设计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快带着脑洞和创意来参加吧!

编辑︱晋晋

校对︱小川

责编︱皮蛋

8号线二期列车编组下线!

‍‍

“成都工匠”主题列车,首发上线!

加速轨道营城 通向幸福生活

精彩视频

点个在看,相约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