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奢侈品事件”激怒全网:这是专门收割有钱人的陷阱?

2022-05-23   桌子的生活观

原标题:长沙“奢侈品事件”激怒全网:这是专门收割有钱人的陷阱?

今天的文章,得先从一只LV包包说起。

两年前,罗小姐的男朋友在长沙国金中心的LV专柜买了一只价格为18700元的手袋送给她。

收到这样昂贵的礼物,不论是谁,想必都会特别开心。

可是,当罗小姐拿着手袋回家后,却总觉得不太对劲,怀疑自己和男友买到了假货,于是就把手袋送去了专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这不检验还好,检验结果一出来,罗小姐瞬间绷不住了。

这只手袋,居然是假货!

要知道,这只手袋可是在LV的专柜购买的,而大商场的专柜一般都是品牌授权或者直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买到假货,实在不可理喻。

很快,愤怒的罗小姐就将那家LV专柜告上了法庭。

这件案子在这几天得到了宣判,法庭判决LV专柜退还罗小姐货款18700元、赔偿三倍包款56100元。

“专柜公然售卖假货”,“维权获得五万多赔偿”……

一时之间,这则叫做“长沙市民起诉LV专柜售假获三倍赔偿”的新闻刷爆了全网。

网友们议论纷纷,反应非常激烈:

“如果专柜都卖假货,那还有哪里可以买到真货?”

“这种售假行为一直存在,他们图的就是消费者对专柜的信任…”

“我就想知道,商场和有关单位,会对他们进行处罚么?”

这件事情上了热搜之后,闹得沸沸扬扬,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波也随之引发了。

据潇湘晨报报道,罗小姐送检的检验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自从售假事件宣判之后,送检订单突然暴增。

有人拿出十几个包,甚至还有人拿出几十个包送过来检查。

中检湖南的客服说:“都是几十个几十个地往这边拖。”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专柜售卖假货的新闻,在网上一搜一大把。

比如去年上海静安区一家Gucci专柜,柜员金某把假包换真包卖,上演了一出 “狸猫换太子”。

还有深圳罗湖的警方曾经破过一起商铺售假案,2600余件假冒奢侈品牌的手表皮具被查获。

如果只是卖假货,有点常识的人还可以防范,但最可怕的是,这群不法分子不仅对商品造假,甚至连包装、证书、发票和交易票据这些东西,他们也全部都做了全套。

这样一套“假货组合拳”下来,如果不送去专业的鉴定机构,普通消费者真的很难辨别真伪。

不仅仅是国内,国外也一样。

某女星在境外70万买的包,竟然是假的。

还有一个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告诉桌子,那些去国外旅游扫国外商场打折货的,也有很多买的是国内的假货。

他们好不容易去国外旅游,买便宜的打折奢侈品,可是没有想到,人家都是在国内成批量买的假货空运到境外,然后再卖给中国的游客。

游客们见到五折六折的名牌包包就扑上去,可是他们不知道,那些卖给他们几千几万块钱一个的包包,都是几百元甚至一百多元进来的。

这就是奢侈品行业的乱象,从商品到包装,从证书到票据,从国内到国外,这里面有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链,他们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只等有钱人往里面钻。

他们管这个叫:“杀猪”。

其实,这些事件和新闻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心心念念的“奢侈品”,很可能只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然而,拆开这些骗局的假象之后,我们最应该反思的是:那些售价高昂的奢侈品,是否值得我们去追捧?

我们看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悲剧:

杭州某女教师,为了满足自己购买奢侈品的欲望,骗取学生70多万元,最后不得不由老母亲出面含泪替女儿还账。

涂磊主持《谢谢你来了》中的某男子,为了跻身“上流社会”,举债买奢侈品,最终父母不得不卖房子替他还账,老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江苏女护士欠200万网贷,只为买奢侈品,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要养。

一个90后女孩烧炭自杀,而要她命的,是她根本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根据麦肯锡中国发布的《2019 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报告》指出:

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而90后更是每年花费 2.5 万元购买奢侈品。

中国,是世界上奢侈品购买的主要国家。

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购买奢侈品?

因为他们往往是被炫耀式消费的心理占了主导。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 “金钱羞耻”,他们把自我的价值等同于向外界展示财力的价值。

简而言之就是,我背的包包值多少钱,我穿的衣服值多少钱,那么我这个人就值多少钱。

于是,他们陷入商家的陷阱,不计一切代价向别人展示自己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奢侈品,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已经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可是,把商品的价值等同于自己的价值,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也是一个天大的悲剧。

周润发穿65块钱的T恤,那么他就只值65元?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一场消费不过200元,那么他就只值200元?

这种虚荣又物化的思想,就是很多人可悲的来源。

你用奢侈品去装点自己的门面,殊不知,最终它反而会成为你的累赘和压力。

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为了让同事看得起自己,花了大半年的工资去买了一个名牌包。

有天上班乘公交时,她背后有两个人开始对她的包包评头论足,认为她背的是假包。

他们的理由是:背得起这种包的人,怎么可能来挤公交呢?

同事们也对她议论纷纷,说她买了一个假包充面子,是一个虚荣又物质的女孩。

后来,她换回了自己那300块钱的包包,一身轻松。

很多人看不透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外界评价,并不取决于外在表象,而是取决于他的内在实力。

如果你内在能力不行,即使你拥有再多的奢侈品,在别人眼里也就只是虚张声势。

开法拉利不丢人,挤公交也不丢人,但是你强行拿着公交卡去刷法拉利的车门,才是真正的丢人。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一个有名望的长辈家里做客。

这个长辈,修养很好,对于文学和历史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出名出书也比较早,赚了很多钱,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们来到他的房子,到处都是书,都被他家的书香气给感染了,等到他上楼拿东西的时候,几个朋友在那里讨论他的家具。

他们说这个沙发看起来像红木的,应该要十几万,那个桌子是简欧款式的,应该要五、六万……

而等到他拿完东西从楼上下来的时候,他说他的家具都是在附近某某市场买的,不过两三千元,大家都哄然大笑。

你看,重要的不是你拥有的东西,而是你这个人。

实力不行,即使拥有真正的奢侈品,也会被认为是假货。

实力牛逼,即使是拥有很平常的东西,也会被认为是奢侈品。

蒋勋曾经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闲聊,问大家都喜欢什么名牌。

有人说:“我喜欢阿玛尼。”

有人说:“我习惯古奇。”

有人说:“我喜欢香奈儿。”

一位朋友问蒋勋:“你喜欢什么品牌?”

蒋勋回答说:“我只是喜欢纯棉、纯麻,因为我觉得它们很温暖,材料本身有触觉上的记忆,排汗吸汗的过程也非常舒服。名牌不适合我,因为我喜欢自在。”

后来他解释说:“自我价值是不被流行所干扰。一旦你刻意去追求什么大牌,一旦你刻意去附和什么标准,你就已经失去了自我价值。

真正的自我价值就是做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知道生命该用什么方式去活着。”

其实一个人最大的品牌,那就是自己。

为什么很多女孩子,明明有一堆奢侈品,仍然不够自信?

为什么有的女孩即使穿着朴素的衣服,却显得落落大方,自信从容?

真正重要的东西,与奢侈品无关,更不是金钱,而是一个强大的自我。

最后用中国女舰长韦慧晓的一句话结尾吧:

戴一块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自己身价百倍,我对这样的价值观完全不感兴趣。

我想要的是,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而身价百倍!

参考资料:

潇湘晨报《长沙LV专柜售假事件后,大批顾客去验货,有人带几十个包送检!》

百家号@九派新闻《胜诉!长沙市民起诉LV专柜售假,获得三倍赔偿并退货》

百家号@潍坊网警巡查执法《Gucci店员用假包调包真货,以低价出售,半年获利近6万元!》

金羊网《“全套造假”高仿名牌藏身罗湖口岸3商铺》

百家号@南充政法《满店歪货!南充某奢侈品专柜售假被查封!还骗取巨额……》

抖音@PP整集放映厅

优酷@狗子酱不吃蔬菜《涂磊情感节目《谢谢你来了》:买奢侈上瘾,完全不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