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终究不是茅台

2022-04-01     快消

原标题:海天终究不是茅台

文丨李欢欢

在外部环境的多重压力之下,海天味业上市以来的年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

“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

“报告期是公司三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极其困难的一年,这一年外部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在2021年业绩报告中如此陈述。

事实上,自2014年2月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海天味业的业绩就一直保持着双位数增长,尤其是净利润,增长率多数时候在20%以上,在资本市场也素有“酱油茅”之称,市值最高时达7000多亿。那,是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和业绩表现让海天味业发出如此感叹?

财报显示,海天味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0.04亿元,同比增长9.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三大核心品类,酱油、调味酱、蚝油分别实现营收141.88 亿、26.66亿、45.32亿,同比增长8.78%、5.61%、10.18%;另外,包括醋、料酒在内的其他品类实现营收22.11亿,同比增长13.37%。

客观来看,在“2021年财报数据普遍不好看”的大背景之下,海天味业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成绩算得上是“优秀”。放眼望去,目前已公布业绩报告和预告的几家同行公司均出现了2021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海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调味品相对刚性的必需消费品属性,和其在餐饮渠道的竞争优势。

“不优秀”,是跟过往的成绩比较而来的。作为中国调味品市场的绝对领头羊,从2014-2020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双位数增长,即使在业绩下滑严重的2016年,也保持着营收10.31%、净利润13.29%的增长水平。此次增速直接跌破双位数,不免引发外界关注。

与2016年业绩增速突然放缓,系公司主动所为,只为调节调味酱、蚝油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所不同的是,海天味业此次业绩增长放缓主要是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海天盈利影响较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净利润增速明显小于营收增速。

财报显示,2014-2020七年间,海天味业的净利润平均增速比营收高5%,而2021年净利润增速却比营收增速少了5%,中间这10%的差距主要是被上涨的原材料吞噬。海天的管理层也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调味品行业在去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

财报显示,海天味业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和运费,除了运费,其他三项成本均在2021年出现了显著提升。其中,包括大豆在内的直接材料是重灾区,成本上涨幅度达到了18.17%,制造费用、直接人工项目也分别提升了13.21%、9.74%,三项成本的上涨幅度均超过了营收增长速度。

成本端的压力直接拉低了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其中,酱油的毛利率同比减少4.47个百分点至42.91%,调味酱毛利率同比减少4.68个百分点至39.52%,蚝油的毛利率则微降0.75个百分点至34.61%。2021年,海天味业的整体毛利率减少3.73个百分点至39.78%。

“逆境博杀,挖潜增效”

其实,受中美贸易战、美国自然灾害、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原材料大豆的价格上涨给海天带来的成本压力从2019年就已显现,只是前两年的上涨幅度可以通过压低销售费用率等举措进行消化,保证了净利润水平。

2021年,当费用率压缩到了极限,但大豆的价格还在上涨的时候,海天不得不违背“2021年产品不提价”的承诺,于2021年10月12日宣布,对酱油、蚝油、调味酱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上调3%-7%。

涨价之后,海天味业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优异,营收增速恢复至22.85%,但第四季度的超预期表现并不能完全抵销全年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进入2022年,大豆、包材等大宗原材料依然处在高位,现有提价无法完全覆盖成本上涨,利润危机依然存在。

对此,海天味业管理层在业绩交流大会上表示,公司将继续发起逆境搏杀,通过各种措施挖潜增效、消化成本。

具体的消化措施,除了对核心产品进行提价,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多化布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在核心业务之外的调味品领域寻找新增量,另一方面,积极布局与调味品相关联的粮油米面、复调等领域。这些应对举措的效果,有的已经开始显现,有的还有待验证。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海天味业2021年的业绩亮点,除了蚝油的业绩增速和毛利率依旧坚挺之外,包括醋、料酒在内的其他类产品营收增长高达13.37%,规模已达22.11亿,仅次于调味酱的26.66亿。其中醋和料酒的营收超过12亿,初具规模,管理层表示,公司正在加速这两个品类的发展,以构建新的增长点。

除此之外,海天味业还在2021年陆续推出了大米、大豆油、玉米油、复合调味料、中央厨房等新的业务品类,这些新业务的营收贡献额财报并未具体披露,不过,粮油米面的毛利率一向低于调味品,且目前市场由“油茅”金龙鱼把持着,海天短期之内恐难有大的突破。

另外,在渠道方面,海天味业于2021年下半年加强了对社区团购、时达到家平台、内容电商等新零售渠道的布局和发展,效果初显。2021年,海天味业线上渠道营收达7.04 亿元,同比增长85.2%。虽然目前线上的营收规模与线下228.9亿元的规模差距较大,但社区团购等新渠道,未来仍将是传统调味品很重要的渠道,合理利用会带来进一步增长。

不过,海天味业在财报中也指出,由于社区团购的恶性竞争对产品价格的冲击,以及公司为拓展线上业务投入了不少市场费用,2021年线上渠道的毛利率同比减少了13.22 %至37.31%,低于线下渠道39.86%的毛利率,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总体来看,一系列挖潜增效的举措要全方位发挥效应还需要时间积累,而大豆的价格什么时候能够回落也不明朗,但“2022年计划实现营收280亿元,利润74.7亿元,营收利润双12%增长”的目标已经摆在了海天味业的案头。不得不说,在守得云开见月明之前,海天还要继续承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b61ac9b06aa5882660de40adfe379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