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和帝舜这两个五帝本纪中五帝之二。分别被称为贤明的帝尧。仁孝的帝舜。
帝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贵为天子,帝尧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在帝尧年老选择继承人时,却不考虑自己的孩子。而是选择了舜。
舜,名重华,是颛顼的六代孙。
在看了史记五帝,发现他们继位,都不是子承父业。
而尧有九个儿子。却不选择自己的儿子。而是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以此来观察他的德行。
舜被推荐掌管政事二十年,代行天子之权八年。
而帝舜,在读到这个人物时,不是因为他的仁孝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吸引我。而是他和他的父母的关系。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瞽叟喜欢象,常想把舜杀了,而舜总能巧妙地躲过灾难。舜有点小错,就会遭到瞽叟的重罚。尽管这样,舜始终恭敬地侍奉父亲,后母,照顾弟弟象,一天比一天谨慎,不敢有一点懈怠。
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的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小心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始终友爱兄弟,孝顺父母。
读到这里,实在是让我疑惑,从帝尧的让位。这在中国古代皇帝中都是不存在的。不管儿子好坏。最后继承人都必须是自己儿子。除非没儿子,才不得已从皇亲国戚那里选。
但是在上古时代。这好像不止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
虽然帝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
但是这句话我感觉站不住。难道9个儿子都不会反抗,当时的帝舜可是平民百姓。
更令人疑惑的是帝舜,父亲,后妈,弟弟不止一次想杀他。
帝尧赐给了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了他一把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羊。
瞽叟让舜登高去修补谷仓,然后在底下放火焚烧仓库。舜用两顶斗笠护住身体并将它们当作翅膀,纵身跳下了仓库,逃离了火海。
瞽叟又让舜去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从这里可以看出,舜已经不止一次被暗杀。才能如此熟能生巧,先做好防护。舜挖到深处时,瞽叟和象就往井里倒土,舜从旁边的暗道逃出。
瞽叟和象认为舜这次必死无疑,两人欣喜若狂,赶紧回家里,分割舜的家室,财物。象分得了舜的两位妻子,和一把琴。而瞽叟则分得了舜的牲口和仓廪。象正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这时,舜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安然无恙地站在象的面前。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念的我好伤心!”舜说:“是呀,你可是我的好兄弟呀!”舜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
读到这里我是毛骨悚然。这太不符合常理了。除非一个人是蠢得要命,才会如此愚忠。
但是很多事,表明舜可是聪明的人。如此看又觉得这个人心机特别重了。绝对不像表面那么容易的。
从很多历史情节来看,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人,一点也不比现代的人差。
但是为什么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呢,即是是愚忠。一个人都要无数次杀你。害你。即使是父母兄弟。都不会愤怒的吗?
而且帝尧还觉得这是好的。这表达了什么。太奇怪了。
舜登临帝位之后,乘着有天子旗帜的车子去给父亲请安。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为诸侯。
帝舜把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四凶流放到边远地区。证明他是懂得善恶之分的人。
而一次又一次的放过父亲后母兄弟。难道只是顾念亲情。还是做给别人看呢?
而且推广这种思想也很奇葩。我认为这种思想是不对的。这样会寒了那些真正善良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