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不可思议!67%的网友【 关注 】亿房网后,都买到适合自己的房了!
一轴、双核、四区、多廊 长江新城这些地方亮了!
好消息,8月22日上午,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公布《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长江新城控规已获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
大家期待已久的长江新城规划终于走下蓝图,进入大力建设期!
《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已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现将主要内容对外公布。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四环线,面积约58.8平方公里。
主要规划内容:
1、规划结构
控规构建“一轴、双核、四区、多廊”的空间结构。
一轴:为沿新区大道-高线公园延展的城市发展主轴;
双核:为谌家矶、武湖超级TOD核心区
四区:为青年活力乐居片区、总部基地服务片区、产城融合创新片区及国际交往服务片区;
多廊:为垂江生态廊道和水系连通廊道。
长江新城起步区规划结构图
2、编制单元划分
控规共包含7片编制单元,以府河为界,将江岸区(主城区)划分为A0101和A0102两个编制单元,黄陂区(新城区)划分为C0601、C0602、C0603、C0604、C0605五个编制单元,对编制单元主导功能、“五线”控制、强度及高度控制、设施用地等要素控制,增加特色管控要求,包括弹性控制、混合用地、城市设计、地下空间等方面,作为规划建设的管理依据。
3、各编制单元主导功能
A0101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区级商务办公中心、区级商业、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居住和城市公园。
A0102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公园。
C0601承担的主导功能是:研发孵化、工业和生态。
C0602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工业和生态。
C0603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公园。
C0604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工业和发展预留区。
C0605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商务商业、公共服务、居住和公园。
4、公共服务设施
控规在落实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布局18处邻里中心,小学23所、初中8所、高中5所、九年一贯制公校1所,满足服务需求。
长江新城起步区用地规划图
长江新城战略定位 遥想武汉未来三十年
长江新城自首次被提出,就受到各方强烈关注。这种关注源自武汉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源自武汉逐梦国家中心城市的格局追求,也源自人民群众对武汉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
未来武汉将展现何种发展姿态?拥有怎样的眼界和胸怀?从长江新城的酝酿和谋划,建设和定位上,可以遥想武汉的未来二三十年。
一座城市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独一无二的亮点。打造武汉的最亮点,令其熠熠生辉,不仅有助于提高武汉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为武汉的未来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继“中国光谷”“中国车都”后,打造一张全新的世界级“城市名片”——长江新城,并将其定位为长江上的第二个“浦东”,体现出武汉对标先行者,奋力追赶的勇气。
浦东新区、珠江新城、滨海新区、雄安新区,各自均有独特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这正是新城、新区的战略地位。
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是复兴大武汉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也是优化武汉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
重点吸引高新高端技术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实现城市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江新城肩负的重大使命。打造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修复滨水岸线,让人们出门500米见绿,呼应了群众对生态宜居环境的向往。
长江新城出手不凡,展现出朝气勃勃的状态。“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东方芝加哥”,是武汉曾经到达的历史高位。长江新城让武汉从开埠的光辉历史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起步区效果图
今年2月28日,长江新城起步区建设已正式启动!
长江新城今年计划开工建设18项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70亿元,其中长江新城江滩公园于今年3月开建。
此外长江新城这些项目年内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包括:长江大保护府澴河生态修复工程,新区大道和长江新城第一小学、万达国际医院……
重点项目在长江新城集中签约 顶级医疗智能资源云集
去年12月18日,长江新城全球招商招才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现场集中签约16个项目。
中信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央企区域性总部及研发基地入驻长江新城;万达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国际顶级医疗教育资源将在长江新城落地;
鑫苑集团国际创新示范园,中运漕河泾科技产业园,上海三盛宏业数创智慧谷,迪马睿升、百分点、北理工新源智能科技产业园区等智能产业项目云集。此外,史迪威国际战略咨询集团将积极引进国际级文化IP入驻长江新城,打造长江新城文旅名片。
其中数创智慧谷项目,占地500亩,5年内计划投资100亿元,将引入超过60家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社区等科技企业,同时对本地中小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
根据规划,长江新城将突出创新驱动,集聚高端高新资源,聚焦以节能环保、新能源为重点的“绿色经济”;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智能经济”和以脑科学、基因工程、医疗健康为重点的“生命经济”。此次签约的项目均与上述产业相契合。
200亿!武汉大手笔引进国际健康城落户长江新城!
今年5月18日,武汉长江新城大手笔引进武汉国际健康城项目,投资不低于200亿元。项目包括国际人才港、生命科学创新园、智慧医疗产业园、健康管理中心和海外华人华侨总部基地五大核心板块,涵盖医药研发、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医疗教育等,致力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健康医疗示范区、医药医疗人才聚集区和健康领域国际化平台。
如今,大健康产业已经被武汉列为第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武汉市计划建成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成为一座大健康产业之城、幸福之城。
武汉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区空间布局图
专家期盼:打造成武汉新标志 宜居宜业之城
“希望长江新城能成为武汉的新标志。”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在长江新城全球招商招才大会上说。
范恒山说,武汉的新标志应通过长江新城来体现。新城市设计不可一味追求高楼大厦,应着力打造城市品质,将绿色发展体现在布局之中。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埃尼奖获得者王中林认为,打造一个国家级新区不是打造一个园区,重要的是筑巢,人才引进是第一位的,应营造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态。科技创新有很多硬件要求,大的科研设施、测试设备、孵化平台,以及创新的文化,资源的保障,科技服务的体系缺一不可。
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张文彤表示,未来长江新城将集中建设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一批顶级科研机构,创建一批创新型大学,培育引进一批科创企业,吸引一批高端创新人才,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武汉的全球科技要素集聚能力。
大鹏展翅 未来的长江新城潜力无限
契合未来发展趋势,长江新城起步区将自然融入城市,成为宜居宜业之城,鼓励产业创新,以国际化视野打造最美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