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骑车、垃圾分类……来为北京冬奥会积攒绿色能量吧

原标题:走路、骑车、垃圾分类……来为北京冬奥会积攒绿色能量吧

健身后来张自拍、在朋友圈晒晒步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打卡”今后也将与北京冬奥会紧密相关。

7月2日,北京冬奥组委推出了“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将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低碳做法都纳入“奖励范畴”,通过为每位参与者设立低碳“账户”,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低碳行动,为实现低碳冬奥贡献力量。换句话说,支持北京冬奥,每个人都有了参与平台。

一、小程序怎么玩?

去年6月2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发布,为深入落实绿色办奥理念,积极倡导全社会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创造奥运会碳普惠制的“北京案例”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

感觉有点遥远?“低碳冬奥”小程序的推出,将北京冬奥会一下子拉到了大众身边:动一动手指,在手机上记录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低碳做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低碳达人,同时为北京冬奥会尽一份力。

听起来有点“悬”,玩法却并不难。小程序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计算方法,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十几种低碳行为,采用统一规范规则记录下来,并换算成碳积分。用户可以通过截图上传信息、授权获取微信步数、自主打卡确认、冬奥知识答题等多种方式赢得碳积分。

每种低碳行为减排效果不同,可兑换的碳积分数量也有所不同。比如步行,每1步可以获得0.02个碳积分,每人每天获取碳积分上限为200个;拍照参与1次光盘行动可以获得174个碳积分,乘坐一次公交出行可以获得209个碳积分 ……

兑换碳积分最多的方式是购买绿色家电。参与者在购买能效等级为1级(国际先进水平)和2级(比较节电)的家电后便可以参与活动,购买1台绿色家电可以获得23000个碳积分,奖励非常丰厚,不过门槛也不低。

总体原则是,贡献1g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获得1个碳积分。当参与者拥有了足够的碳积分,便可以兑换小程序商城中的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在低碳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参与者还有机会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达人。

二、碳中和是什么?

对于收集来的碳减排量,北京冬奥组委将设立碳中和专项基金进行“储存”,用来实现赛时碳中和,助力低碳冬奥目标的实现。

所谓碳中和,是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活动期间所产生的碳排放,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会和体育赛事的青睐。以往,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多是通过林业、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项目等方式进行碳中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碳中和行动就随处可见。通过整体的“绿色规划”,北京奥运会达到了碳平衡,为世界贡献了一届环境友好的奥运赛事。从那时起,国内赛事对于环保、可持续理念的认知和追求有了质的飞跃。

北京冬奥组委此次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推广“低碳冬奥”理念,希望为全民参与冬奥筹办搭建平台,人人提升环保意识,减少碳排放,在助力冬奥碳减排的同时,也将在全社会掀起绿色低碳生活的新风潮。

三、碳减排有多重要?

事实上,倡导低碳生活,不仅关乎一届冬奥会,也关乎你我的平常生活。

日前,学者David Goldblatt对外公布的一份报告引起了广泛讨论。报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体育的影响,文中写道,按照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发展态势,到2050年,超过一半的昔日冬奥会东道主将不具备再次举办冬奥会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山地环境变化,降雪量减少,雪融化速度加快,不仅使冬季运动的发展面临挑战,更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探索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刻不容缓。

从上世纪90年代,国际奥委会开始认真对待环保问题。1996年,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条款被正式加入到《奥林匹克宪章》。2014年,积极拥抱改革的国际奥委会,将可持续性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写入《奥林匹克2020议程》。今年3月,国际奥委会又明确提出,2030年后的奥运会都需做到“气候正影响",举办地要以碳中和和碳补偿等方式,将碳排放降到最低。国际奥委会将为各地实现碳“零排放”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可持续性已经从以往办赛的“高标准”转变为考核的“硬指标”。

5月27日,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训练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竣工,成为北京市今年第一个竣工的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新华社)

作为与环境接触最为密切的国际赛事之一,冬奥会在其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都要接受严格的环保测评。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全面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从申办到筹办全过程,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

随着《工作方案》的深入推进,北京冬奥会在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所有场馆均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制定出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国家速滑馆等四个冰上场馆将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这是奥运级别赛事首创,将在比赛期间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张北地区的清洁能源发电成功接入北京电网,张北的风和光将点亮北京冬奥场馆……

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北京经验”,也是在向全球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果。人人都能成为参与者,为冬奥建设出一份力,北京冬奥会由此打开一片新天地。而从中受益的,终将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