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儿总要妈妈帮着挖耳朵,也挖不出东西,去了医院真相大白

2019-08-02   南夕妈妈

文|南夕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妈妈带着五岁的小文参加了朋友们的烧烤聚会,小文跟着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儿在草地上跑来跑去,高兴极了。

可是到了晚上,小文就老是用手抠耳朵,要不就烦躁的使劲揉,揉的耳朵都红了,见到妈妈就说耳根痒,让妈妈帮着挖,先开始,妈妈们以为孩子白天吃多了肉,喝水又少,上火了,就拿着棉签帮她挠一挠耳朵,小文还是揉个不停,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妈妈拿着手电帮她照着看,耳朵里很干净啊,可孩子总说就像小虫子爬的一样。

​看着孩子烦躁的样子,爸爸赶紧开车带着小文去医院挂了急诊。到了耳鼻喉科室,大夫发现,孩子的耳朵里有个小虫子,赶紧给她耳朵里滴入了一些麻醉的药物,十几分钟后,大夫从小文的耳朵里取出了一只已经被麻醉死掉的小瓢虫。

大夫说,小虫子进入耳朵里很正常,也不用过于慌张。

耳朵内的耵聍,也就是俗称地的耳屎会对耳道和鼓膜起到保护的作用,耳屎质地比较粘稠,会阻碍小虫子的行动,它发出的气味也是一般小虫子不喜欢的,如果孩子的耳朵痒,家长要先用手电筒确认是不是进了虫子,特别是孩子在野外玩儿过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用棉签、耳挖勺的工具取出虫子,防止虫子收到惊吓向里钻,损伤鼓膜。有些小虫的脚上长有钩刺,容易造成耳道的损伤,引发炎症。

在家庭中首先可以进行一些基本措施

01.昆虫具有趋光性,可以用手电照射耳道,让孩子平静的躺好,手电照射一段时间后,小虫有可能自己跑出来。

02.可以在耳朵中滴入一些橄榄油或者婴儿油,保持一段时间后,小虫被淹死后,低头控一下让橄榄油流出,死去的小虫子也会跟着一起流出来,或者这时再前往医院,让医生帮助取出。

什么虫子容易进入人体呢?

只要是小虫子,个头儿不大的都容易进入人的耳朵、鼻腔等地方,尤其以飞蛾和蚊子等小型的飞虫居多。

有报道称,小蟑螂也非常喜欢在人的耳朵里安家,因为人耳朵里的耵聍发出的味道,是小蟑螂所喜欢的发酵的气味,而且耳道里避光且温暖,是个不错的“栖息地”。

​另外,还有除了能够进入鼻腔和耳朵的小虫子,还有一种小虫子,叫“蜱虫”,能够钻入人的皮肤,形成肿块,这种虫子对孩子的伤害更严重一些,家庭处理的难度也更大,发现被蜱虫叮咬,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避免虫子进入孩子身体?

预防大于治疗,平时尽量减少带孩子去蚊虫比较多的地方活动,特别是野外的草坪,如果有烧烤聚会的场合,需要孩子参加,应该提前给孩子做好喷防蚊虫的药水,或者佩戴手环等措施。在野外的环境中尽量少的裸露孩子皮肤,长裤和长袖的衣服比较合适。

家中如果饲养宠物,平时要注意宠物的卫生除虫,外出遛狗也要注意不要让自家狗狗在卫生比较差的草坪上活动。

一旦孩子的耳朵里进了虫子,家长一定要重视,不要任由虫子在孩子的耳朵里自生自灭,因为这样有时造成孩子耳朵卫生环境变差,造成耳部疾病的发生,但是也不必要过于紧张,狭窄的空间,又有耵聍的保护,只要及时处理,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影响的。

互动小窗口:家长们的小宝贝身体里进过虫子吗?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

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你的烦恼和困扰有所帮助。

我是南夕妈妈,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