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垃圾快乐”的孩子,对大脑的伤害可不是一点半点,要重视

2023-05-01   樊村聊教育

原标题:沉迷于“垃圾快乐”的孩子,对大脑的伤害可不是一点半点,要重视

电子产品的时代已经到了,任何公共场合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低头族”,他们当中有年轻人,有中年人,有老年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孩子。

他们手里捧着手机、平板,保持着同样一个姿势,时不时露出幸福的微笑。孩子们的快乐,已经变得很简单了,那就是妈妈让我玩手机。

电子产品偷走了孩子的时间和专注力

牛牛是一个4岁的男孩,妈妈工作挺忙的,奶奶是照顾他最多的人。牛牛有时候不听话,但是奶奶有一个法宝可以“制服”他,那就是平板电脑。牛牛不喜欢吃青菜,但是奶奶说:“不吃青菜,就不给你玩平板了”。牛牛听了,立刻就把青菜吃进去了。吃过午饭,牛牛立刻就从奶奶手里拿到了心爱的平板电脑,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孩子只要为了玩平板电脑,都可以很听话,只要有平板,孩子就是快乐的。可是这样的快乐是“垃圾”的,是会让孩子上瘾的,是有很大伤害的。

电子产品已经很容易地俘获了很多孩子的专注力,他们沉迷于游戏、动画片的垃圾快乐里,大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

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手机的显示屏画面以高频率的波动形式出现,声音、画面不断传入孩子的大脑,孩子神经系统的节奏被干扰。本来孩子的神经系统节奏是舒缓的,但是这些高频率的电波不停地干扰孩子的正常节奏,神经系统不断发出快速信号,孩子的身体也随之出现大量的活动。所以,经常玩手机、看电视的孩子,他们出现多动症的几率会更高。

一些育儿专家,早已经见证了一个个孩子的悲剧,所以他们纷纷表示,要让孩子对电子产品说:NO。外国专家建议禁止3岁以下的儿童看任何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孩子自制力有限很难抗拒,帮助孩子抵制电子产品,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让孩子远离这样的垃圾快乐。

一、爸爸妈妈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爸爸妈妈教育孩子:不许玩手机了!孩子反驳说:你自己还玩手机呢!很多家长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会非常生气,但是自己却经常是手机不离手。

年轻人离不开手机,工作、生活离开网络都不能运转。孩子时时刻刻在观察爸爸妈妈,并且模仿他们。我们教育孩子不能玩手机,如果自己却做不到,孩子也不会心服口服地听爸爸妈妈的话。

二、爸爸妈妈多给孩子一点高质量的陪伴。

樊登曾经说过,孩子的成瘾性人格和从小缺少爸爸的陪伴有关。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累,在带孩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给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吃零食,只要他老老实实不闹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爸爸妈妈陪伴孩子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运动,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有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三、爸爸妈妈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郭晶晶经常因为“教子有方”上热搜,她带着孩子去农田插秧,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辛。她带着孩子参加公益活动,让孩子从小懂得奉献自己的爱心。

爸爸妈妈多带着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孩子的视野不断开拓,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知识、锻炼身体等等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四、爸爸妈妈引导孩子培养一些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

沉迷于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没有什么好的兴趣爱好。所以,只有这些电子产品,能够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快乐,所以他们更容易手机上瘾。

爸爸妈妈在平时可以引导孩子多培养一些有意义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方面的游泳、轮滑、篮球、散打等等。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在活动上,就会转移对手机的迷恋。

五、爸爸妈妈制定规则,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方面用到电子产品,所以我们不可能全面杜绝孩子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但是,当孩子接触到这些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应该制定一些规则,严格控制孩子的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让孩子形成依赖手机、电脑娱乐的习惯。

要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脑,爸爸妈妈先成为孩子的亲密伙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