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美军王牌部队被志愿军玩到怀疑人生:中国人太狡猾了

2022-06-27     这才是战争

原标题:这一仗,美军王牌部队被志愿军玩到怀疑人生:中国人太狡猾了

上篇文章讲到志愿军40军118师352团在金鹤山、325高地一线与美军骑兵第1师第7团和希腊营的战斗,325高地是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次阵地的反复易手全部以白刃战来宣告结束,惨烈之极。

我们再来看下东侧354团的战况。

进攻354团的是美军骑兵第5团,这里的战况和西侧不一样。

美军骑兵第5团是一支非常牛的部队,朝鲜战争的第一年,它一直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最强的一个团,该团3营最强,其I连更是被称为“美军第8集团军第一连”。该团步兵的战斗力不弱于志愿军任何一支部队,他们的绝活是能在可变定时引信的炮弹和炸弹的弹幕后跟进发起冲锋,志愿军当时都未必能有部队能做到(志愿军很多部队能做到在炮弹弹幕后跟进,但可变定时引信的炮弹和志愿军的野炮、山炮、迫击炮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军骑兵第5团向来的作战风格是凶猛迅捷、机动灵活,所以美军各种救援行动,无论是沃克还是李奇微,都是把任务交给骑兵第5团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军骑兵第5团之前与志愿军的战绩。

在云山战斗中被俘的美军骑兵第1师中士弗朗西斯

第一仗,1950年11月2日,云山战斗救援被志愿军345团包围的美军骑兵第8团3营,阻击的志愿军343团在1营营长、教导员被美军炮弹吓得脱离阵地的情况下,力挫美军骑兵第5团,加上配属的骑兵第7团1营,美军伤亡高达450人。

第二仗,1950年11月28日,美军骑兵第5团奉命南下归建阻击志愿军42军,在三所里遭遇飞兵奔袭的志愿军38军113师338团,338团硬是拦住了美军南下的步伐,守住三所里。但是要注意到,美军实际作战主力是一个营,主力绕道龙源里抵达顺川。要注意的是,一个营的美军与338团激战一天,在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并不落下风。

美军骑兵第1师中尉韦斯特在金良场里

第三、第四、第五仗,美军骑兵第5团突然向西机动,越过土耳其旅,击破了志愿军50军150师449团1营(1951年1月26日)。随后向北机动,经过两次三天苦战(1951年1月26日至28日和1951年2月2日至4日),攻克志愿军112师、113师的草下里南山、西官厅北山阵地。草下里南山和西官厅北山均被中美两军视为经典战例。

第六、第七仗,美军骑兵第5团在岩月山、350.3高地一线与志愿军38军114师342团激战,攻克342团全部阵地。1951年2月9日至11日,岩月山342团2营、3营几乎全部打光;1951年2月12日,350.3高地1营几乎全部打光。342团虽然奋战完成了阻击任务,但全团几乎打完了。

第八仗,1951年2月15日,美军骑兵第5团突破志愿军39军116师阻击,成功抵达砥平里。

美军骑兵第1师对志愿军42军的进攻

第九仗,1951年2月23日上午,美军骑兵第5团2营对志愿军42军125师573团3营和126师577团3营的468.3高地进攻连续受阻,下午,美军步兵以在可变近炸定时引信炮弹和炸弹的弹幕后跟进的战术,攻克468.3高地。

砥平里战斗失利后,42军首先投入阻击,42军打得是相当好的。1951年2月24日,英军第27旅的澳大利亚营和加拿大营两个营围攻志愿军42军125师375团1连的614高地,围攻4天拿不下,等到志愿军撤退后,英军第27旅才登上614高地。614高地战斗,也就是用机枪打飞机的一级战斗英雄关崇贵成名的战斗。

澳大利亚营步兵的战斗力也是很强的。这一对比非常鲜明,一边是一个加强营(美军骑兵第5团2营配属B连,顺便说一句,3月2日,42军击毙该营营长,报了一箭之仇。)击败志愿军两个营;另一边是两个营拿不下志愿军一个连。敌军和志愿军是一样的,各个部队之间的战斗力差距是极大的。

这张中国网络经常可以见到的照片,原始出处也是骑兵第1师对志愿军42军的进攻

第十仗,1951年2月27日至3月1日,美军骑兵第5团2营继续进攻42军125师375团6连的317.6高地,6连只有67人,硬抗了4天,除了奉命去营指挥所的指导员和1个通信员、3个炊事员外,连同副营长、连长在内其余人员全部牺牲。42军虽然后来在白马山一线与美军第3师、韩军第9师团争夺连续失利,但实际上在运动战期间,42军打得是相当好的。跟38军汉江南岸阻击战一样,42军连续两次在砥平里以北一线阻击(砥平里战斗前和砥平里战斗后),也伤了元气。

与志愿军的十次交锋中,美军骑兵第5团交战对象大部分是志愿军王牌部队,美军骑兵第5团的战绩是8胜2负,其中一次轻松获胜(对50军),一次较轻松(468.3高地),六次苦战获胜。这个战绩在美军所有部队中是首屈一指的。骑兵第5团能有这样的战绩和团长柯罗姆贝茨上校是分不开的,这个不得志的美军上校其实是一员悍将(后来晋升为准将,5年后以准将退役)。在柯罗姆贝茨离任后,美军骑兵第5团的风头完全被骑兵第7团盖过,在与47军139师415团的交锋被打得狼狈不堪。

美军骑兵第1师师长帕尔默少将和第5团团长柯罗姆贝兹上校

第十一仗,美军骑兵第5团将要面对的对手是志愿军354团,这是打响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枪的部队,团长褚传禹,政委陈耶。38、39、40军被称为林彪手下三只虎,354团虽然是王牌师118师的团,但排名在最后,在抗美援朝战争前只能勉强算林彪手下最小的老虎。正是抗美援朝战争让这个团战绩斐然,加平一战,354团3营在被英军第27旅包围的情况下杀出重围,此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3月13日,美军骑兵第5团换下英军第27旅。14日,其2营和3营分别渡过洪川江。刚刚渡江,美军先头I连就遭到志愿军的迫击炮打击,伤亡9人。于是美军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发起进攻,可4.2英寸迫击炮和81毫米迫击炮刚刚开火,就遭到志愿军120毫米迫击炮锁定,4.2英寸迫击炮火力指挥中心所有人员全部伤亡;81毫米迫击炮排伤亡10人。

美军3营营长帕尔齐亚莱少校判断已接触到志愿军的主抵抗线,他命令I连停止进攻。3月15日,美军集中火炮和航空兵一次又一次攻击城峙山高地群,只用少量步兵进行侦察,试图查明志愿军兵力火力部署,事后美军称:“除了大炮和迫击炮射击,中国人几乎没有透露他们的兵力和位置。”以至于美军在60年后说:“不幸的是,3月15日,3营对中国人阵地的了解不如几天后那么多。”(美国陆军历史研究中心)

经过侦察后,美军骑兵第5团团长柯罗姆贝茨上校和3营营长帕尔齐亚莱少校判断,当面志愿军为一个团,团预备阵地为城峙山一线,498.8高地、383高地、380高地为志愿军一个营阵地,360、300高地为前沿抵抗线,400、383、380高地为预备阵地。

因此美军制定了极为精密的进攻计划。我们来看一下美军的作战地图。

美军骑兵第5团的进攻是围绕洪川至春川的29号公路进行的。3营在公路的东侧,目标是城峙山;2营在公路的西侧,目标是425.6高地和296高地。其中3营是主攻方向,我们看图可知,美军3营分为两路,L连在西侧,分别夺取K、L、M、N、Y目标,这是美军主攻方向,二梯队连I连在L连夺取Y目标后投入战斗,夺取498.8高地;K连在东侧,分别夺取A、B、C、D、E、F、G目标;最后合击T目标(城峙山,542高地,美军标错了)。L连和K连分别得到第70坦克营A连一个排,工兵一个排,火器连两门75毫米无坐力炮的支援,榴弹炮、迫击炮的前方观察员全部前出到突击排。

美军决心用一天时间攻击前进3.4公里,拿下城峙山。这个攻击速度,其他美军部队未必能做到,但骑兵第5团是有信心的。

美军要玩真格的了,对于354团来说形势就严峻了。此时,39军116师正在354团身后通过,向春川转移,115师即将在16日晚退出战斗向春川转移。如果美军骑兵第5团按照他们的计划在16日攻克城峙山,那115师麻烦就大了,他们会被美军陆战1师和骑兵第1师包围于洪川、城峙山以东地区。

一天之内打下城峙山,美军骑兵第5团是有这个能力的。

美军骑兵第5团的作战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凶,这个特点和林彪手下的小老虎——志愿军40军是一样的。看起来中美两军最凶悍的部队将在城峙山展开生死对决,用我很喜欢引用的张辽的话来说就是:“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褚传禹

354团团长褚传禹不是这么想的,任务很艰巨,但他不想硬拼,他打算跟这支美军最强的部队好好玩玩。

怎么玩?

充分利用警戒阵地。

在朝鲜战争中,利用警戒阵地打出经典战例有好几个,我已经写过两个。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美军第7师第32团就是利用警戒阵地成功迟滞了人民军第45师团的攻势;第二阶段,韩军第6师团用连一级的警戒阵地迟滞了志愿军63军整整一天,为下一步击败63军奠定了基础。砥平里战斗的失利,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第一个晚上志愿军攻击部队被美军第23团战斗队的警戒阵地所迟滞,未能进攻美军基本阵地。

这一手,美军、韩军玩得很溜,但志愿军也会。354团现在就要给美军上上课。

3月16日晨,美军骑兵第5团开始进攻。至中午,美军L连才进至M目标(360高地),K连才进至C目标(300高地),在几乎没有战斗的情况下,仅仅前进了不到900米。

我们来看美军作战地图,美军没有标记三角形的高地上,都是没有志愿军部队的。那为什么向来突击迅猛的美军骑兵第5团进展这么慢?

A目标、K目标,美军没有遭到打击。但当美军两路分别进至B目标、L目标时,C目标(300高地)和M目标(360高地)上的志愿军警戒分队及前出到B目标、L目标的战斗小组开火了。关键并不在于他们的开火,而是警戒分队引导炮兵进行了射击。

打过来的炮弹除了60毫米迫击炮外,还有大量的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弹,甚至还打了两发105毫米榴弹炮弹。除了这些炮弹,前出的重机枪也猛烈射击。

美军骑兵第5团和志愿军作战的战斗经验很丰富。他们知道志愿军一个连的话,很难得到除了60毫米迫击炮以上的支援,一看这个火力,美军立马判定,C目标(300高地)和M目标(360高地)均为志愿军一个连。美军两路的突击排立马停止行动,开始召唤自己的炮兵火力。

等到炮兵火力突击后,美军步兵才向B目标和L目标前进。等美军占领了B目标和L目标后,美军骑兵第5团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因为这两个高地上都是志愿军连一级的防御工事。因此判断,志愿军防御的连队已退守C目标(300高地)和M目标(360高地),需要加大火力打击力度,于是美军叫来了航空兵。

需要注意的是,美军遭到的轻武器射击,K连挨的是左侧360高地上的轻机枪,L连挨的是右侧300高地上的轻机枪。这使得美军给炮兵、航空兵指示目标时出现了一定的混乱,而且沿360高地西侧公路、300高地东侧公路行进的美军坦克没有了用武之地。比如打K连的志愿军轻机枪是在360高地东侧山脊的,在360高地西侧公路行进的坦克打不了,在300高地东侧行进的坦克隔着300高地打不到。

志愿军警戒分队的这个战术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明显是针对美军坦克设计的。相比炮击和空袭,坦克直瞄火力对志愿军机枪的威胁才是最致命的。褚传禹充分研究了地形和美军的作战特点。

而且当360高地和300高地正面的美军L连和K连逼近360、300高地后,志愿军警戒部队却不向美军开火,而是放弃阵地向383、380高地转移。

于是战火开始向383、380高地蔓延,最终经过美军飞机7次空袭后,黄昏,美军L连向383高地西侧迂回的部队发现志愿军撤离了383高地。而K连却没能占领遭到6次空袭的380高地,止步于E目标。顺便说一句,3月16日,是美军远东空军出动飞机架次达到历史新高的一天,一共出动1123架次。

3月16日,美军骑兵第5团3营在爬了一天山、挨了志愿军一天炮弹后,L连前进了1300米,K连前进了1600米。美国大兵一会爬山、一会散开战斗队形、一会隐蔽,累成了狗。本来美军一个营后面有240人的韩国劳工队(实际人员基本是韩军),但看着一个一个连绵的山头,崎岖的山路让韩国人纷纷偷懒,实际美军一个连只有35个韩国人跟随,美军抱怨:三天没吃上热食。

美军骑兵第5团团长柯罗姆贝茨上校的一天之内拿下城峙山的作战计划破产了。

而且美军承认,中国人的伤亡极小。因为美军发现,在每个目标的志愿军阵地都太坚固了。

美军骑兵第1师称,这些阵地是他们见过的最漂亮、最坚固、最精密的防御工事,直到1951年10月,他们看见了47军的半坑道坚固阵地。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不是一句空话。在40军部队处于二线的时候,他们下大力气修建了防御阵地。美军骑兵第5团3营进攻中标定的这些目标点,很多阵地上没有志愿军防御部队,但都有坚固工事,看起来很浪费,其实一点都不浪费,这些坚固的工事保证了354团警戒分队每一个战士都能得到有效保护,这种保护甚至是超额的——一个连阵地容纳了一个班、一个战斗小组。

我在47军夜月山战斗中说过,美军第3师师长索尔少将发现47军的工事极为坚固,只有155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弹或1000磅的重磅炸弹直接命中才能摧毁。354团的工事就坚固到这种程度,因此40军后来在总结中得意地说,这是坑道工事最早的雏形,让部队伤亡极小。

但光有坚固的工事是不够的。354团另一个办法就是大量的迫击炮支援,警戒分队的作用其实是发挥引导炮兵的作用。志愿军354团的防御阵地在美军的作战图上标记得很清楚了。城峙山是核心阵地,498.8高地(美军标记为499高地)、383高地、380高地是前沿警戒阵地,以班为战斗单位。志愿军警戒分队又在警戒阵地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在360和300高地上派出单兵和战斗小组的警戒分队,对美军进行迟滞作战。

美军后来登上383、380、360、300等高地后均发现,在志愿军阵地上用的是美军的野战电话系统,还有大量的信号枪弹和彩色烟雾手榴弹。等美军真正靠近的时候,落下来的手榴弹通常只有40到50颗,根本不可能是连级防御部队,再加上美军目测到从360、383高地撤离的只是志愿军小部队,这让美国人非常恼火。

使用警戒分队进行迟滞作战,这是美军非常拿手的战术,早在李奇微来到朝鲜前,美军就发现,阵地攻防中对付志愿军夜袭,要利用警戒分队尽可能的拖延时间,拖到天快亮,只留给志愿军攻击部队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少的进攻美军基本阵地的时间。这点时间,志愿军是来不及攻克美军基本阵地的,而天一亮却是美军转守为攻的大好时机。而在机动防御中,充当“警戒分队”角色的是装甲部队,白天退30公里后停下来形成装甲防御圈,引诱志愿军追击部队在天黑赶到后攻击,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追击部队根本攻不破装甲防御圈,反而会遭到美军火力大量杀伤,这就是“磁性战术”。

所以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在描述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战术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的战术和我们是一模一样的。”

等美军想明白自己被志愿军警戒分队拖了一整天后,自然极为光火。但迟滞作战也需要空间,现在美军L连已经逼近498.8高地,美军3营营长帕尔齐亚莱少校决定在3月17日合击498.8高地,一举突破中国人的防线。

但K连首先要拿下380高地,在美军地空火力一个上午的狂轰滥炸后,K连于12时30分登上了空无一人的380高地,志愿军警戒分队早就在16日晚上撤了,美军白轰了半天。随即K连立即向西北攻击前进,准备会同I连夹击498.8高地。

然而I连的情况却不妙,400高地上原有的志愿军警戒分队在I连进攻前就撤了,可当美军I连越过400高地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雷区,498.8高地和400高地之间全是地雷。原计划美军是要在I连身后所有支援武器全部跟进的,这下不行了。美军I连骂骂咧咧退回了400高地,那天下午,志愿军绝大部分炮兵火力都对准了在雷区里的他们。美军只能自我安慰说,这使得雷场遭到了巨大破坏。

美军骑兵第1师第8工兵营扫雷中

美军只能以炮兵、航空兵猛烈突击498.8高地,但会有什么结果美军其实已经知道了,这里的中国阵地太坚固了,中国人躲在里面很安全。

3月17日,本来应该是关键的一天,115师部队正在354团身后向春川转移。结果354团再次不费吹灰之力就挡住了美军。

17日晚,354团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39军部队全部渡过了昭阳江。现在他们要执行军长温玉成给他们的新的任务,掩护40军主力向春川转移。

这个任务就轻松了。3月18日,美军狂轰498.8高地,并于中午占领此山,但美军自己都清楚地知道,中国人就留了一个前哨。下午,美军按照计划合击城峙山,山上还是只有一个战斗小组,但美军又骂娘了,中国人在山上兵没几个,可到处都是地雷,而且还是以迫击炮弹为诱发装置的雷区。等美军辛辛苦苦爬上山,中国人又不见了。然后美军又发现,山中的溪水还不能喝。我都无法想象美军无能狂怒的样子。

3月19日,美军连续占领空无一人的750、577、700、850高地,连354团的影子都没看见。354团留下的少量阻击部队招呼炮兵开几炮后,就又消失的无影无踪。354团再次轻松完成掩护40军主力转移的任务。接下来就是39军掩护40军了。

城峙山战斗,志愿军354团轻松完成掩护42军、39军、本军40军主力转移的艰巨任务,此战是志愿军以警戒阵地迟滞美军进攻的杰出范例。

但我却还要说个题外话。

3月19日天黑前,美军骑兵第5团I连占领了850高地。褚传禹突然决定要收拾一下美军,给美国人点颜色看看,但褚传禹又舍不得派出大部队出击,于是7连4班奉命夜袭刚刚占领850高地的美军骑兵第5团I连3排。美军警戒哨没有发现夜袭的4班,8个警戒哨,1人被割喉,7人被活捉,4班随即扑向美军,I连3排吓得连滚带爬跑下850高地。“美军第8集团军第一连”的一个排被一个班的志愿军击败。

林彪手下最小的老虎用行动证明,之前的战斗,我不是怕了你们美军精锐部队,只不过是不想硬拼,真要比谁更凶悍,咱们大可试一试。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8ca8a112cebba86297aa854046b9e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