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张爱玲曾言: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夜色里的一丛篝火;爱情是烈日下的清泉; 爱情是暴雨下的屋檐。爱情这一词让人们的心中充满无限的遐想,人们可以为爱情做出很多事情,一如张爱玲所说,愿意放弃一切,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发出张爱玲一般的感慨,但是却有人做到了,为爱情放弃一切。
田晓菲1971年出生,从小就是个神童,她2岁读书,5岁写作,7岁立志要考北大,13岁上北大,27岁成博士,在学习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爱情,她为爱改国籍,嫁给了大自己24岁的外国教授欧文。神童一词对于田晓菲来说,并不陌生,她从小被叫到大,已经习惯了,也承认这个称呼,毕竟很少有孩子能够在13岁的时候被北京大学录取,13岁就能够就读大学的孩子,称得上是神童。
田晓菲还记得自己七岁那一年,在家中找到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照片拍得很有感觉,只有一面沉静的湖泊,仿佛在等人探寻,她询问母亲,得知这是北大的风景,便立誓要考入北京大学,去寻找那一片湖泊,田晓菲为了尽快找到那片湖泊,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跳级,年仅13岁的她在天津中学就读的时候,被北京大学的教授发现是个好苗子,那年田晓菲永远无法忘记,她被北大破格录取了。
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学子们纷纷来看究竟是怎么样的天才能够被破格录取,在北大读书的日子里,田晓菲没有因为自己没接受过高中的教育而要求特殊对待,而是自己在课前课后进行扎实的基础学习,这份精神让许多人对她肃然起敬,更让北大欣慰,在她大三的时候,她发表了她当年求学的经历,命名为《十三岁的际遇》,并被选进了教科书里。
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家以为田晓菲会在北大继续深造,毕竟对于年轻的她来说,母校总是有额外的感情,但田晓菲选择了去哈佛深造,她想要更宽阔的舞台,来实现她的求学之梦,在哈佛读书的田晓菲还是异常优秀,27岁成为了博士,本来她的求学之路应该更长,但是在哈佛学习的时候,她遇见了大自己24岁的教授,欧文。
田晓菲被欧文所深深吸引着,欧文作为教授,他的知识涵养和谈吐风度,都在田晓菲年轻的心中留下来深刻的印象,田晓菲会时时刻刻想着她,田晓菲明白自己这是爱上了一个大她24岁的男人,但是田晓菲无所谓,她从小被称作神童,她的思维告诉她,爱情无关年龄,只要是爱情,你都可以抓住她。
于是田晓菲向欧文深情告白了,欧文其实早已经注意到这个学生,但是他的内心还有道德的枷锁,田晓菲不止是他的学生,还是比他小了24岁的小女生,他不能够说服自己,但是当田晓菲向他深情告白的时候,他感动了,他觉得一个女孩子都能如此勇敢,自己怎么能够懦弱下去呢?于是他拥抱了他的爱情。
爱情之后便是婚姻,但是两个异国人谈婚姻又何尝容易呢?深思熟虑之后,田晓菲决定自己放弃国籍,加入美国国籍,与欧文结婚,在放弃国籍之前,田晓菲特意说服自己的家人,让他们同意自己与欧文的婚事,万事俱备后,他们两个人在1999年于美国举行了婚礼,成为了一对神仙眷侣。
结语
田晓菲为了爱情放弃了国籍,她和欧文在一起,自己的精神能够愉悦,她和欧文拥有许多共同话题,他们可以一起在学习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对人类世界做出贡献,能够共同进步的爱情令人艳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