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团圆,最辛苦的是大人,最幸福的是孩子们,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有长辈发的红包可以拿。一般长辈给孩子包红包都是图个吉利,红包给多少钱都是可以的,但是一些长辈的做法却会让孩子感到伤心。
“奶奶,妈妈说你就是小气鬼,每年给的红包都不如我姥姥给得多”
玲玲5岁了,长得聪明可爱。她又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奶奶家过年了。奶奶家在农村,虽然条件很差,可是孩子来了,感到一切都是很新鲜的。
孩子们最高兴的就是除夕夜收红包了,比一比谁得到的红包大也是孩子们的乐趣。玲玲得到了爷爷奶奶的大红包,她打开以后,结果里面只有一张粉红色的人民币。可是,叔叔家的堂哥也有红包,她看见里面有好多张。
童言无忌,玲玲对奶奶说:“奶奶,你为什么偏心,哥哥的红包比我的大多了。妈妈说你就是小气鬼,每年给的红包都不如我姥姥给得多。”孩子说完之后就出去玩了,大人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奶奶非常愤怒地看向儿媳妇,想要得到她的解释。结果,玲玲妈妈说:“我以前开玩笑是这样说过,不过这也是事实,我妈不管哪一年都是公平对待孩子们,我哥哥家的孩子有多少钱红包,玲玲就有多少钱红包,您这样偏心确实不好。”
婆婆被气得面色发白,嘴里就直说:“哥哥大了,会花钱就多给一点,玲玲年龄小,又不会花钱,要那么多钱干嘛?我这给红包,还给出毛病来了,这真是花钱不讨好,以后再也不给他们包红包了”。
其实,玲玲奶奶说得还真没错,像她这样包红包,还不如不包,孩子不高兴,也会伤害大人之间的感情。红包代表着吉利,也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这钱既不能脱贫,也不能致富,有多有少,却能让孩子伤心。虽然红包钱数不代表什么,但是,奶奶给的红包钱少,姥姥给的红包钱多,也能证明孩子在老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过年了,家长给孩子发红包是过年的仪式感 还是挺重要的。但是,给孩子发红包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不要弄巧成拙,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给孩子发红包,选择合适的数目。
红包里包多少钱,这没有规定。长辈给孩子包多少钱,还要看自己的经济状况。好事成双,2、6、8都是比较吉利的数字,至于后面跟几个“0”,就看自己的经济条件了。
要当着孩子的面把红包交到孩子的手上。
说是给孩子的红包,但是最好也要当着孩子父母的面给出去,一个方面这是属于大人之间的人情往来,另一方面也怕孩子不能妥善保管红包,需要大人帮忙来打理。
最后,就是孩子多的情况下,给红包不要偏心。
红包就是图个吉利,如果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红包最好钱数都是一样多的。如果有多有少的,孩子不高兴不说,大人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
发红包、收红包都是一件高兴事,红包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得到红包以后,如何处理这一部分钱,也是挺重要的。有的父母就是,红包经过孩子的手,直接就进了自己的钱包,看起来非常简单,却不利于孩子财商的培养。教会孩子从小管理好自己的红包,是父母应该给孩子上好的一课。
父母帮助孩子建立专属的压岁钱账户,让孩子学会理财。
现在许多银行也有这样的业务,就是给孩子的压岁钱建立一个属于孩子的账户,每一年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办理业务可以带孩子一起去,让孩子也长一长见识,知道在银行办业务的程序。
孩子自己保管红包,养成孩子存钱的习惯。
孩子的红包怎样处理,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上初中了,父母就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自己保管。孩子自己有一部分时间管理,也能逐渐养成他存钱的习惯,妥善保管贵重物品的责任感。
父母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红包,教育孩子有计划地消费。
孩子自己拿着钱,会不会乱花钱,是很多家长的顾虑。其实,孩子早晚都得学会自己花钱,我们在小的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合理地花钱。过年收的压岁钱,是一个不错的锻炼孩子管理钱、消费钱的机会。
长辈的红包里,包含着对晚辈的期许,希望孩子能理解这一份感情和苦心。